众所周知,石油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关乎着各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尤其是对于俄罗斯来说,石油还是国内第一大支柱产业,其出口量直接影响大俄的钱袋子。
但随着美国对俄实施大批量的关税制裁,俄罗斯石油出口深受影响,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俄罗斯有消息传出,印度带头叫停俄石油进口,而中国也紧随其后。
要知道,中印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这一决定不仅使俄经济遭受重创,还可能引发全球能源市场的动荡,那么中印为何要这么做?俄罗斯又将如何打破困局?
俄罗斯的困境
全球能源市场风云变幻,美国挥舞制裁大棒,俄罗斯石油出口面临困境,这对被视为第一大支柱产业的俄罗斯来说,俄经济无疑是深受影响。
可怕的是,美国并没有停止对俄制裁的打算,2025年1月10日开始实施的新一轮制裁,更是剑指俄罗斯的石油运输生命线——“影子舰队”。
超一百八十艘运输油轮被列入限制名单,这给俄石油出口带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而另一边,美国还在不断的催促印度。
他警告印度只能接收10日以前的俄油轮装载的石油,并要求必须在2月27日之前把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卸下来,且在3月12日之前把账结了。
如果印度不照做,那么超过期限的任何交易都将面临制裁风险,也正是如此,印度炼油厂都在积极的寻找替代供应源,以确保不会受到制裁。
可想而知,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俄罗斯的处境愈发艰难,不过,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语气坚定,说即便某条路被堵,还有其他路可走。
但回归现实,实际上情况并不那么乐观,俄罗斯想要规避制裁带来的冲击,就不得不积极探索新的出口途径。
但制裁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俄财政收入受到严重挤压,这无疑对其持续的军事行动和经济稳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财政压力和战场局势的影响下,俄罗斯开始释放出和谈的信号,这或许预示着这场地缘政治博弈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而让人始料未及的是,面对美国对俄石油制裁的持续升级,不止是印度叫停了俄石油进口,就连中国也有了新动作。
中印的考量与应对
面对美国制裁和国际局势的变化,中国和印度都在调整各自的石油进口策略,据俄罗斯《真理报》1月28日给出的消息,两个国家因运费问题拒绝购买俄罗斯石油。
其中一个就是印度,这个对石油高度依赖的国家,在美国对俄石油的制裁下也正经历着一场痛苦的抉择。
据悉,印度排名第二的国营石油公司巴石油,已决定不再订购3月份的俄原油,这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考虑后的不得不这么做。
继续从俄进口石油,将面临被美国踢出美元结算系统的巨大风险,而转向中东或其他地区的石油供应,则意味着每桶石油成本将增加20美元。
这种两难境地,让印度的炼油企业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进退维谷,而且俄罗斯“幽灵舰队”的存在,也让印度的石油进口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
为了躲避追踪和制裁,这些油轮不得不采取各种隐蔽手段,例如关闭GPS信号,秘密交接货物,这使得石油交易更像是一场地下活动,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
但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巨大的能源需求(日均480万桶)决定了其不可能完全放弃俄罗斯的廉价石油,印度如何在制裁的压力和自身能源需求之间找到平衡,将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而除了印度暂停了进口俄石油后,中国也减少了俄石油进口,当然,这并非完全屈服于美国的压力,而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
毕竟二级制裁的风险不容忽视,如果中国的进口商继续大量采购俄罗斯石油,可能会面临无法与欧美等西方国家进行贸易的风险,面对欧洲市场的广阔前景,中企无疑得格外小心。
我国还得保持和其它石油出口国,比如中东和非洲国家的友好往来,过分依赖俄石油,对我国能源未来的稳定也不利。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中俄之间存在两条陆上石油管道,每年可以输送4000万吨原油,这部分石油进口并不受美国制裁的影响。
这条能源生命线对我国保障能源安全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它可以有效减少中国对海上运输通道的依赖,并提供重要的战略缓冲。
即使面临美国带来的压力,中国并没有完全放弃从俄进口石油,尤其是在海运方面,中国仍然在寻找规避制裁的途径。
但不管怎么说,中印的这一决定无疑直接影响着俄石油的出口量,从而影响到俄经济的增长。
俄罗斯的钱袋子正在收紧
就目前来看,虽然失去印度和中国这两个石油消耗巨头是暂时的,但对原本就“囊中羞涩”的俄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要知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俄乌战争已经持续打上了好多年,再加上老美不断对俄挥舞制裁大棒,俄经济早已遭受重创。
若不是靠着出口石油来赚得大量美元外汇,如今怕是连军队的开支都是个问题,而随着美国制裁的脚步加大,导致了全球油价和运费上涨。
大俄ESPO原油的价格已经上涨,失去了以往的价格优势,由于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油轮减少,不受制裁影响的油轮运费也水涨船高,中印两国转向其他供应源,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在这场对决里,俄罗斯显然是最大的输家,失去了中印这两个主要的买家,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将受到重创。
根据测算,俄罗斯每天的石油出口量将减少200-250万桶,每年损失的收入高达550-825亿美元,这对俄罗斯本就紧张的经济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俄罗斯的钱袋子紧了,这会让他们的军事动作和国家安稳受影响,还可能让他们在乌克兰那事儿上不得不做出更多让步,而这次能源较量让各国纷纷反思并调整自己的能源策略。
印度积极谋求供应多元化,将目光投向中东、非和美等地,以削减对俄石油的依赖,而我国则强化能源安全战略,加强中俄陆上管道作用,积极寻求进口来源多元化,应对复杂国际局势。
至于俄罗斯还得重新考虑自己的能源出口策略,赶紧开辟新市场,找新伙伴,好填补损失,保持在全球能源界的地位。
笔者认为
俄罗斯要想稳定经济和保持国际地位,关键在于能否成功开拓新市场和新出口途径来应对制裁,而中印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保障自身的能源安全,也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对各国而言,本次事件都敲响了警钟,过分依赖一个能源来源,容易让国家陷入不利局面,各国需要更加重视能源安全,制定灵活多元的能源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
参考资料:
俄罗斯真理报2025-01-28两个国家因运费问题拒绝购买俄罗斯石油(中国和印度因运费上涨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观察者网2025-01-13美国加大对俄罗斯能源制裁力度,分析师警告:中印炼油商将被迫转向、推高成本
《财经》杂志2025-01-23美国制裁俄罗斯石油出口,中方反对干扰和限制正常经贸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