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蔡俊
大健康产业,正风起云涌。
今年上半年,行业延续了2023年以来的多事之秋。资本市场的医药股估值下坠、反腐持续推进后,各细分领域各有各的事件。总体而言,变化来得更加猛烈。
这种猛烈,市场观点分为短期性的回调和长期性的扭转等两种。回调是基于前些年部分板块业绩增长快、估值过高,认为有短期性的调整必要。扭转是基于大趋势的判断,认为时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背景下,各家上市公司的业绩,以及布局都很有看头。
创新药:大浪淘沙现真金
创新药的大周期下,前些年不少企业曾激情进入,但不少黯然离场。大浪淘沙后,真金逐渐显现。
今年上半年,恒瑞医药的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36.01亿元、34.32亿元,各自同比增长21.78%、48.67%。强劲的业绩增长,展现出该企业的稳健发展。
作为创新药的领头羊,报告期内恒瑞医药的创新药收入(含税)66.12亿元,同比增长33%,并获得对外许可收入1.6亿欧元,两项创新收入总和占总营收比重过半。市场能感知的是,该企业不断加码创新药的同时,严格管理销售费用,深化了创新的品牌形象,进而摸索出创新药出海的新引擎。
报告期内,恒瑞医药研发投入38.6亿元,同比增长26.23%,有13个自主研发的创新分子进入临床阶段,在连云港、上海、美国和欧洲等地设立14个研发中心,全球研发团队达5000余人。同期,该企业销售费率下降至28.96%,若在营业收入中剔除对外许可收入,销售费率下降至低于32%的水平。
创新药行业从风起云涌到泡沫刺穿,仍走在一个完整的周期中。眼下,第一梯队的企业形成了高研发投入、高销售产出的正向循环,但这不意味着竞争已落幕。
今年上半年,百济神州的营业收入为119.96亿元,同比增长65.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77亿元,较2023年同期-52.2亿元有大幅收窄。其中,创新药百悦泽在美国、欧洲、中国等地区上市,同比增幅均在30%以上。而早前投入巨大的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报告期内分别为66.28亿元、41.7亿元,同比各自增长12.68%、22.4%。
百济神州离扭亏为盈,几乎只剩一步之遥。但创新药的最终竞争力,并非“烧钱”二字能简单总结。在创新药估值寒冬的大背景下,指望雄厚资金“大力出奇迹”也要重新掂量。更何况,创新药企的融资也并非一片坦途。
7月,荣昌生物披露定增修订档方案,拟募资额上限从25.5亿元调减至19.53亿元,用于RC18、RC48等新药研发项目。今年上半年,该企业的营业收入7.42亿元,同比增长75.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亿元,亏损较2023年同期的-7.03亿元有所扩大。截至同期,该企业货币资金6.76亿元,三大费用合计超5亿元。
这一点,贝达药业也曾有相似经历。2021年到2022年,该企业尝试上市港交所、定增等运作,但均未有结果。接连受挫后,唯另寻路径,即转向银行贷款和自我“造血”。
今年上半年,贝达药业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5.01亿元、2.24亿元,各自同比增长14.22%、51%。业绩增长的两端,净利润是降本增效的结果,收入是核心产品和新增产品的发力。
创新药企的资金夯实之路有些许荆棘,但围绕产品技术的迭代还在继续。贝达药业的核心产品EFRG-TKI,同行有科创板上市的艾力斯研发出第三代产品。今年上半年,该企业的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5.76亿元、6.56亿元,各自同比增长110.57%、214.82%。
但业绩向好也有暗流在涌动。此前,7月艾力斯披露一起仲裁,复星医药子公司要求其赔偿2.55亿元,理由是前者认为该企业早前的主动解约违反协议,当下“案件尚未开始审理”。两家曾签订约定,复星医药子公司独家推广艾力斯伏美替尼片的相关权益。
这一切的众生相,都发生在创新药的退潮期,充满了资本运作、纠纷等事件。短短半年,一切未有定数。
2023年,复星医药的创新药子公司复宏汉霖净利润5.46亿元,首次实现全年盈利。谁曾料半年后,形势反转。6月,复星医药公告将私有化该企业,并将估值列为主要原因,认为“受全球宏观经济、医疗行业、港股整体趋势等因素影响,H股股价水平未达预期且交易量较小,复宏汉霖自上市后亦未通过股权融资筹集资金,同时作为上市公司的优势未能充分体现”。
向大健康大消费时代过渡
时代的一粒沙,对任何一家企业都可能是改变命运的机遇。集采的持续推进和新冠红利的消退,倒逼上市公司适应新气候,对业务方向、产品创新、战略抉择重新考量。眼下,是冷静判断市场前景、提前布局新业务、穿越周期的关键时刻。
作为医疗器械的第一梯队,乐普医疗在向内和向外的维度上做出变革。向内,集团对港股上市的创新药子公司乐普生物寄予厚望;向外,则继续运作拆分上市。
今年上半年,乐普生物营业收入1.33亿元。其中,抗癌药普佑恒的销售收入9480万元,同比增长115.4%。截至同期,该企业货币资金余额5.14亿元。之所以成了集团的希望,来自其IO+ADC联合疗法、IO+溶瘤病毒联合疗法。据悉,乐普生物是国内少数几个能依靠自有产品搭建研发平台的企业。因此,乐普系或押注了热门靶点ADC的爆发可能。
今年上半年,乐普医疗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3.84亿元、6.97亿元,各自同比下降21.33%、27.48%。业绩下滑,与该企业仿制药板块的收入下滑有关,但这不影响其向外的资本运作。2023年以来,乐普医疗向秉琨医疗注入资产、引入外部机构投资,整体估值12亿元,计划登陆深交所,目前处于上市辅导中。
处于阵痛期的大健康市场,宣告了一个旧时代的终结。目前,整个市场逐渐从专业、单一的单品打天下向宽泛、广阔的大消费过渡。谁能给行业提供一个成功过渡的样本,谁就能引领整个市场穿越新周期。
今年上半年,胰岛素第一梯队的通化东宝营业收入7.4亿元,同比下降45.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亿元。业绩下降主要受到主营产品的集采影响,商业客户对库存进行控制与调整,影响该企业发货,并对原供货价与集采实施价格之间的差额进行一次性冲销或返还。同时,通化东宝终止研发一款项目,计提了相关损失。
通化东宝面临的阵痛,也是行业共性。对此,该企业释放的信号也相当明显,即瞄准慢性病的药物研发,领域包括糖尿病、痛风/高尿酸血症,布局了降糖、减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适应症。
另一家国产胰岛素的大厂甘李药业,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3.15亿元、2.99亿元,各自同比增长6.92%、122.8%。该企业表示,国内胰岛素制剂产品销量保持稳定增长,以及持有的金融资产收益上涨驱动了业绩。2022年,甘李药业也出现亏损情况,主要因素也是产品价格下降、库存一次性价格补差等。
报告期内,甘李药业的GZR18完成了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试验。该药与司美格鲁肽为同款品种,可用于减重和糖尿病治疗。慢性病药物,或是当下医药企业迈向大健康时代的共通密码。
旧时蜜糖,彼时流年不利
开年以来,最不平静的就属连锁药房板块。实控人留置、套取医保、收购扩张,各家上市公司的境遇串联一起,仿佛一张浮世绘,描绘出从激进到急刹车的时代烙印。
3月,大参林公告称实控人之一柯金龙被刑事拘留,并以涉嫌单位行贿罪被提起公诉,茂名的全资子公司也被立案调查。此前,该企业撤回18.97亿元的定增计划。
6月,一心堂公告被国家医保局约谈,并开展自检自查工作,向国家医保局提交整改情况报告。之后,该企业接连披露多项新举措,如回购股份、收购超80家药房及其存货等。
7月,老百姓公告实控人、董事长谢子龙被湖南省监察委员会留置并立案调查,并表示该事件与公司无关。
一连串事件的背后,或隐藏了连锁药房激进扩张的代价。2023年,第一梯队的上市公司均迈入万店时代。大参林、老百姓、益丰药房等药房规模均超13000家。狂飙时代,各家使出跑马圈地的招数,有加盟扩张也有收购兼并。
今年上半年,大参林、益丰药房、老百姓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3.45亿元、117.62亿元、109.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各自为6.6亿元、7.98亿元、5.03亿元。三家企业的营收均同比增长,但大参林和老百姓的净利润同比下降,理由也近乎一致,即新店数量增加并处于培育期,导致销售费用率增加。
而前些年赚的盆满钵满的疫苗板块,批签发决定上市公司业绩已是一种常态,但今年以来降价风潮席卷行业。这种变化若是长期性、根本性,或将深刻扭转厂家的研发、销售、估值等底层逻辑。
首当其冲的,便是曾经火爆的HPV疫苗。8月,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官网发布公告,沃森生物的子公司以2794.65万元中标101.62万支双价HPV疫苗。以此计算,每支中标价格仅为27.5元,远低于当初上市时约300元的价格。
HPV疫苗有双价、四价、九价等品种。国产双价的另一个厂家万泰生物,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3.66亿元、2.6亿元,各自同比下降67.19%、84.7%,大幅下滑是受到产品市场降库存的因素影响。
同时,降价的风也影响了龙头智飞生物。今年上半年,该企业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82.6亿元、22.34亿元,各自同比下降25.31%、47.55%,并表示部分地区、部分产品的市场推广工作未达预期,下半年管理处将带头攻坚克难,强化应收账款管理。截至同期,该企业应收账款余额254.7亿元。
而流感疫苗的代表华兰疫苗、水痘疫苗的代表百克生物,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35亿元、6.18亿元。华兰疫苗同比下降76.25%,造成因素有2023年甲流疫情推动的业绩基数高,以及今年四价流感疫苗的价格调整。相反,百克生物的增速达10.15%,报告期内有放量销售的带状疱疹疫苗加持。
或许,市场站到了一个大时代转变的路口,从创新药到医疗器械再到疫苗,一切变局才刚开始。(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