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将进酒》历史版本概述

大林品诗词 2024-03-31 23:18:43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床头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云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吾桐为俊才,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宜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

钟鼎玉帛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死尽,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701—762)的这首《将进酒》,国人大都随口能诵,而且每每吟诵此诗,都是心潮澎湃。严羽(约1192—约1245)评曰:“一结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徐增(1612—?)说:“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千古无双!”1900年在敦煌石窟被意外发现的唐人抄卷中,这首诗出现了3次之多。这充分说明,太白此诗甫一问世就被广为传抄,并一直流布至今,这样的诗作,实在不多见。

然而,这首诗却存在很多的异文和异读,而且争议很大。从诗题到正文,从文字到读音,都是异论纷纷、歧见多多。为了弄清本诗的本来面目,笔者遍查唐诗古籍,包括敦煌文献等各种关于《将进酒》的资料。但却发现,本诗异文之多之乱,远远超出了此前的想象。为了少生枝节,异体字之类的细小问题姑且忽略,不作辨析,比如“尊”与“樽”“罇”、“岑”与“琴”、“才”与“材”、“惟”与“唯”、“鐘”与“鍾”、“哥”与“歌”、“销”与“消”、“酤”与“诂”“沽”等等。

一、 早期的版本及异文情况

无论考证还是欣赏,敦煌的3种写本,即伯2567(鸣沙山石室本)、斯2049(甲卷,英藏)、伯2544(乙卷,法藏)都是喜爱或关注《将进酒》的人所应该知道的,而且最好是原汁原味,因为它们确为唐人的手笔,没有经过后人的窜改,因此在理论上最接近原作,具有最高的校勘及文献价值。其中伯2567的字迹最为清晰,与后世版本也最为接近。该本的诗题为《惜罇空》,正文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床头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云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罇空对月。天生吾徒有俊才,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与君哥一曲,请君为我倾。钟鼓玉帛岂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贤圣皆死尽,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斯2049和伯2544均无诗题,两本只有七字不同,即斯2049中的“金尊对月”“丹丘生”“沽尔”“鬥酒十千”“换美酒”在伯2544中为“金尊对”“丹丘住”“诂儿”“斗酒千千”“好美酒”。两卷笔迹不同,应非一人所写,但诗文应为一源。这两个版本与伯2567差别较大,比如伯2567中的“黄河之水”“奔流到海”“朝如”“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吾徒有俊才”“且为乐”“会须”“岂足贵”“古来”“陈王昔时宴平乐”“恣欢谑”“同销万古愁”在斯2049和伯2544中均分别为“黄之水”“奔流到海岸”“朝下”“如生得意须尽官”“天生吾桐有俊才”“宜为落”“回须”“起足贵”“故来”“秦王筑城宴平落”“紫欢谑”“同欢万固愁”。其中,“古来”即“故来”,因为“古”通“故”。《说文》:“古,故也。”敦煌的这3个版本,有几个重要的相同之处,即同为“床头明镜”,同为“青云暮成雪”,“为我倾”后面都没有“耳听”二字,而且都没有“(将)进酒,杯莫停”这一句。

敦煌的3个写本均为手抄的卷子,并未编辑成书,抄写可能是为了学习或吟诵。而《河岳英灵集》则为殷璠(唐人,生卒年不详)历经数年精心辑编而成的书籍,这也是流传至今唯一编于唐代、最早收录《将进酒》的正规文献,版本价值自不待言。《河岳英灵集》中诗题为《将进酒》,诗正文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一作听)。钟鼎玉帛不足悦(不,一作贵),但愿长醉不用醒(用,一作愿)。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日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且须酤酒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笔者检索到了《河岳英灵集》的3个古籍版本,即宋刻本、四部丛刊明翻宋刊本和清文渊阁四库写本(下文简称“四库本”)。上面所录出自明翻宋本,“不足悦(不,一作贵)”应为“不足悦(悦,一作贵)”之讹。宋刻本中没有小注,“请君为我倾(一作听)”为“请君为我听”,“不足悦(不,一作贵)”为“不足贵 ”,“陈王昔日”为“陈王昔时”,“且须酤酒”为“径须沽酒”。可以推断,四部丛刊翻刻的底本应该是另一种宋本。四库本中的《将进酒》也没有小注,而且“丹丘生”的后面多出了一句“将进酒,君莫停”,“请君为我倾”的后面多出了“耳听”二字。也就是说,宋刻本、明翻宋本与敦煌写本比较接近,四库本与现行版本基本一样。从这一部典籍的两种版本中,已可窥见本诗的变迁。

还有一种版本价值很高,那就是日本静嘉堂藏宋蜀本《李太白文集》。该本中诗题为《将进酒》,题下注曰“一作惜空樽酒”,诗正文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一作如) 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一作开。又云天生我身必有财。又作天生吾徒有俊材) ,千(一作黄) 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进酒君莫停(一作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一作玉帛岂足贵) ,但愿长醉不用(一作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一作死尽) ,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一作日) 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一作且须沽酒共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太白文集》也有四库本,但该本与宋蜀本完全相同,一字不差。

另外,景宋咸淳本(当涂本)《李翰林集》也是一个重要的版本。该本中本诗题为《将进酒》,正文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进酒君莫停(一本无此五字)。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一本无此二字)。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景宋咸淳本《李翰林集》与宋本《李太白文集》中的正文只有一字之差,即“不用醒”和“不愿醒”之异,但二本的夹注都完全不同:《李太白文集》中多达9处的异文均不见于《李翰林集》,而《李翰林集》夹注的2处异文却与敦煌卷子和宋本《河岳英灵集》等版本相同。

笔者视野所及,除敦煌写本外,收录《将进酒》的文献只有5个宋本。除了《河岳英灵集》《李太白文集》《李翰林集》,另两个宋本为郭茂倩(1041—1099)《乐府诗集》和姚铉(968—1020)《唐文粹》。宋本《乐府诗集》中的《将进酒》与《李太白文集》基本一样。《乐府诗集》元刊本和明毛氏汲古阁本与宋本也无大的变化。《唐文粹》除宋本外,还有元翻宋本、明嘉靖刻本、四库本、清光绪庚寅年刻本等很多版本。其中,宋本、元翻宋本、明嘉靖刻本和四库本《唐文粹》均为“请君为我听”,也都没有“将进酒君莫停”之句,但光绪刻本《唐文粹》却变成了“请君为我倾耳听”,并加入了“将进酒,君莫停”。显而易见,光绪刻本的编者作了窜改,其根据可能是流行的版本。

《文苑英华》两次出现本诗,一次是在第195卷的“乐府四”中,诗题为《将进酒(一作惜空酒)》;一次是在第336卷的“酒”类诗中,诗题为《惜空罇酒》。《文苑英华》虽然成书于宋初,但流传下来的宋本残缺不全,残本中没有《将进酒》。现存最早含有《将进酒》的《文苑英华》只是明刻本。《文苑英华》中的《将进酒》是个杂糅的版本,此中的“青云”和“死尽”与敦煌写本同,却又与《李太白文集》和《乐府诗集》一样加入了“(将)进酒杯莫停”。四库本与明刻本无异。

祝穆(?—1255)《古今事文类聚》有元刊本传世,这也是一个较早的版本。此中的《将进酒》有两个罕见的异文。比如“钟离玉帛”中的“离”字,“万斛愁”中的“斛”字。该书的明内府本和四库本均为“钟鼎玉帛”,但“斛”字也都保持未变。“斛”为量词,一斛为五斗或十斗,“万斛”极言愁闷之多。相比之下,“万古愁”反倒有些别扭,因为人生不过百年,任何人都不可能有“万古”之愁。

其他的文献及版本,诸如《李翰林集》《唐诗品汇》《唐诗镜》《唐诗解》《石仓历代诗选》《李诗选注》《全唐诗》《全唐诗录》等,都只有明代以后的,这些文献中《将进酒》的形态与《李太白文集》《乐府诗集》大同小异,亦即现在流行的版本。

笔者本次考证,共检索到了载有《将进酒》全诗的古籍版本达30多种,在此不再列举,下文会有提及。

(本文节选自拙著《唐诗正本——大数据视域下的唐诗新考》中的《李白<将进酒>中的异读和异文辨析》一文。全文共2万字。)

0 阅读:0

大林品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