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营系统中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是何级别,所管的营有何不同?

程思雨柔 2025-01-09 11:50:24

清朝绿营系统中,参将、游击、都司、守备这几个官职级别究竟有何区别?他们所管辖的营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这些官员在绿营体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一、绿营将官的基本分类

清朝初年,为了镇压各地反清起义,顺治帝诏令在北京、南京、四川、广东、福建、湖广、山东、江宁、江西、浙江、陕西等地征募汉军。这些汉军就是后来的绿营。与正黄旗、镶黄旗等满洲八旗不同,绿营将领都是汉人,戴绿翎帽,因此得名。

绿营系统沿袭明朝的建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大区,每个大区设提督一人,为一省绿营兵马的总司令。但在一些特殊地区,如河南、山西、山东三省,则不设提督,而以巡抚兼提督之职。而安徽、江西二省虽设有提督,但权力实际上仍掌握在巡抚手中。可见,巡抚和总督一样,都是兼领绿营兵权的。

在提督之下,是分守各个重镇的总兵。可以说,总兵就是一镇之主帅。在他的统领下,有数个驻防要地的协,协的最高长官是副将。

再往下,就是本文要重点谈到的参将、游击、都司、守备了。他们是绿营体系中的中层军官,最高可以统领一个营。一个营,就是古代军队编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通常有五百人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都是管营的军官,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的地位还是有所不同的。他们的品级有高有低,所管辖的营屯驻的区域重要程度也不尽相同。营的等级越高,守备的地方就越重要,其统领的军官品级也就越高。

比如,参将的品级最高,为正三品。所以,他们一般镇守的都是北京、南京一带十分重要的营寨。像是通州、山海关、古北口等地的守将,往往都是参将。而稍次一级的游击为从三品,他们守卫的多是内地的一些关隘重镇,如山东济南等地。

都司和守备在绿营体系里属于最末席的营官。都司为正四品,守备为正五品。他们所部的营多半驻扎在边远地区,或是县一级的卫所,地位略低,兵力也较为单薄,常只有一二百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朝后期,随着湘军、淮军等地方军队的崛起,一个营的编制逐渐趋于固定,大多是五六百人,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大小不一。

参将、游击、都司、守备虽然在绿营系统里同属掌管营级单位的中层军官,但因为所守卫区域的军事战略地位不同,品级和兵力也就有所差别。一个省所属的绿营通常有数个总兵镇,镇下辖数个协,而一个协之下,又分为若干个高低不等的营。如此层层节制,纵横交错,构成了清朝绿营森严的军事体系。

二、绿营各级驻军单位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绿营将官按照高低不同,分别管辖着省、镇、协、营、汛等不同的军事单位。这些军事单位的设置,可不是随意而为的,而是清朝统治者根据各地军事形势的重要程度来编制的。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各级军事单位都是如何分布的。

先说最高一级的"省"。大清王朝初年,天下分为十八省。每省都设提督一人,是全省绿营军队的最高统帅。不过,也有几个省的情况比较特殊。比如山东、山西、河南三省不设提督,而以巡抚兼提督之职。再如安徽、江西二省名义上有提督,实际上军权在巡抚手里。这些都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总的来说,提督驻扎的城市都是全省的政治、军事中心,属于战略要地。

在省之下,就是"镇"了。全国分为若干镇,每镇由总兵官一人统领。总兵官通常驻扎在边疆要塞或者兵家必争之地,下辖数个区域。这些区域内又分布着诸多营、寨、堡、台、汛等军事堡垒。总兵官每年会带领属下将士巡视各堡,以检查军备,操练士卒。一旦边境告警,他们就会率部开赴前线,随时准备迎敌。

再往下,就是"协"。每个镇之下,都设有数个协。所谓"协",就是用来协助镇守的军事区。一个协相当于一个旅,通常由副将统领,兵力在三千人左右。副将的属下是参将、游击等高级将领,他们各自为政,分守一方。有的驻守边墙,有的把守关隘,有的镇压贼寇,各司其职。

镇、协之下,就是无数的"营"、"汛"了。所谓"营",就是古代军队编制的一个基本单位,通常有五百人上下。清代的绿营编制比较复杂,有的营只有二百多人,有的营则多达千人。营的长官从参将、游击,到都司、守备,职位品级各不相同。这要看该营驻地的军事地位而定。若是北京、南京等重镇,镇守将领往往就是参将;若是内地州郡,管营官就多为都司、守备了。

最小的驻军单位,当属"汛"。"汛",本义为巡逻、戍守之处。清代在边疆、沿海等地都设有汛,由千总、把总率领数十人驻防。一旦发现情况,他们就会迅速报告给营、协、镇,然后一级一级上报,从而做到军情畅通,调兵遣将及时。

绿营驻军单位由大到小依次为省、镇、协、营、汛。省是最高一级,由提督统领;镇、协、营则在省以下,分别由总兵、副将、参将等将领管辖;汛是最末一级,由千总、把总等小官把守。这种层层节制、环环相扣的驻防体系,是清朝统治者编制出来的军事防线,对于封锁边疆、镇压叛乱可谓功不可没。当然,这种制度也有其弊病,那就是驻军过于分散,一旦战事来临,难以及时集中兵力。这一点,在晚清中叶的中外战争中暴露得尤为明显。

三、绿营军官品级与权责

在绿营系统中,各级军官的品级高低不同,相应的权力和责任也就有所区别。品级最高的当属正三品的参将。他们多半统领着北京、南京等重镇的军营,除了负责守卫皇城御苑,还要防范奸细奸细,阻遏贼寇的入侵。政令军情,无不经由他们之手。可以说,千斤重担,尽皆压在这些参将肩上。

像通州、山海关、古北口等地,历来是北方防线的要津。驻守在这里的绿营,往往由参将统率。他们需要时刻关注周边动静,稍有风吹草动,便要立即采取行动。当年清兵入关时,山海关守将吴三桂被多尔衮收买,打开了山海关的城门。这件事对明朝的覆亡可谓影响巨大。由此可见,身处如此关键之地的参将,责任之重可想而知。

位于参将之下的,是从三品的游击。相较而言,他们的权责就小了许多。一般来说,游击所部的营多设在内地的州郡重镇,如山东济南等地。这些地方虽不比北京、南京那般举足轻重,却也事关一方安危,游击同样责无旁贷。他们除了要练兵防贼,巡查营区,还要随时应对地方官府的调遣,出力不讨好的事儿不少。

再低一级的都司和守备,品级就更次了。都司为正四品,守备为正五品。他们统领的军营多半驻扎在边远僻壤,或是一些小县城里,所部官兵动辄只有一二百人。这样的营区,说是军营,不如说更像个大号的警察局。都司、守备的日常工作,就是操练军士,巡查地方,平息小规模的动乱。若有战事,还得听从提督、总兵的调遣,随时开拔。这些最底层的绿营军官,地位虽低,却也绝非可有可无的闲员冗兵。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品级的军官所享俸禄也不尽相同。据乾隆二十五年的记载,参将一年俸银六百两,食米二百石。游击俸银略减,为五百两,食米一百八十石。都司为俸银四百两,食米一百五十石。守备又低一筹,俸银三百两,食米一百二十石。除此之外,他们每年还能额外得到一些制钱和衣料,算是各级军官的"隐性福利"了。

当然,这些俸禄只是表面功夫。事实上,不少绿营将领还有着大量的"灰色收入",比如克扣军饷,贪墨械料,甚至勾结地方豪强,鱼肉百姓。这些事儿司空见惯,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当年曾国藩挑选淮军将领时,就曾感慨"寻常绿营游击守备,十个有八个贪,尚有二个兼而有之,贪且不才"。由此可见,贪腐之风对绿营的腐蚀之深。

四、各级军官的驻军差异

绿营系统中,各级军官的驻防差异可谓天壤之别。有的镇守京畿门户,兵精粮足;有的戍边陲僻壤,孤立无援。这种差异的背后,折射出的正是清廷对不同区域军事战略地位的考量。

就拿北京周边的几个要塞来说吧,像通州、喜峰口、古北口这些地方,可都是扼守京畿的咽喉要道。清廷对这里可谓倾尽心血,屯兵十数万,修筑工事无数。镇守将领也是精挑细选,非一品的大员不得担任。这些将领掌管的绿营,动辄就是数千人,军械精良,粮草充足,战斗力强悍,足以与正规军一较高下。

反观内地的州郡,镇守的绿营就小得多了。数百人的营,对他们来说都算是大的了。守备这些地方的军官,官品也多在四五品以下,算不得显赫。可即便如此,内地的形势也不是那么太平的。土匪流寇时有侵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都需要绿营将士来平定。就像河南光州的绿营守备朱云鹏,虽然只有二百多人,但在镇压白莲教起义时也英勇杀敌,立下了汗马功劳。

至于那些驻扎在边陲小镇上的绿营,境遇就更加悲惨了。他们远离京师,失去朝廷的庇护。兵力单薄,给养不足,有时甚至连自身都难保。有一年,新疆伊犁的绿营守备杨云翼率部出征,结果因官兵缺粮,竟然饿死了大半。杨云翼含恨而亡,部下也都自谋生路去了。像这样的悲剧,在八百里秦川的绿营中并不鲜见。

当然,绿营军官的驻防差异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那就是与地方官员的关系。按理说,绿营将领应当只听命于督抚提镇,不受地方节制。但实际上,不少驻防边远的绿营官兵为了讨生活,不得不巴结地方。守备、游击求县令老爷的照拂,参将、游击求知府大人的欢心,司空见惯。有些地方大员本身也兼有军职,更是把绿营将领当做自己的家丁来使唤。久而久之,绿营将领们的意志消沉了,斗志磨灭了,成了地方豪强们的帮凶,百姓的罪魁。

那么,这些情况出现的原因何在呢?说到底,还是清廷的驻防部署出了问题。将大量的兵力集中在京畿重地,而边远地区却兵单将寡,使得绿营将士的境遇天差地别。而督抚提镇们常年与属下将领不在一处,也很难及时纠正他们的徇私枉法之举。再加上绿营系统本身的流弊,如俸禄微薄,管理松弛等,更使得这支部队日渐腐朽,最终沦为"亡国之师"。

五、晚清军制变革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曾经雄踞一方的绿营将领们,终究难敌时代的洪流。19世纪中叶,随着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天朝上国的大门,绿营的式微也就不可避免了。

晚清时期,绿营虽然日渐败落,但它仍是清廷赖以维系统治的支柱。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绿营将领曾国荃、李鸿章等人挺身而出,起兵勤王,为平定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曾国荃还因此被封为"平逆将军",位极人臣。他率领的湘军所向披靡,成为晚清中兴的中流砥柱。就连慈禧太后也曾赞叹道:"若无曾剡浦,朕当何处栖?"可见其威名之盛。

然而,这毕竟只是回光返照罢了。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溃不成军,绿营系统的短板暴露无遗。在武器装备和军事理念上,绿营军队早已落后于时代。面对洋枪洋炮,他们犹如手无寸铁,一触即溃。济南之战中,直隶总督叶志超率领的绿营悍然迎敌,结果损失惨重。叶志超本人更是带伤率残部突围,最终客死他乡。由此可见,昔日雄风不再,绿营的没落已成定局。

当然,绿营的衰败绝非一朝一夕。早在道光年间,林则徐倡导"求变图强",就已洞察时弊。他痛陈绿营将士"日趋萎靡,一遇强敌,辄不能支",因而力主变革旧制,练新军购洋械。只可惜迂腐顽固的朝臣们对他嗤之以鼻,终究釜底抽薪。及至同治、光绪年间,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再次鼓吹变法,训练淮军、新军,这才为绿营的改革迈出了第一步。

随着新军的崛起,绿营在实际军事中的作用日趋式微。到了甲午战争后,清廷终于意识到非变革不可。于是废除绿营,改练新军,实行募兵制。从此,绿营成为了历史名词,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虽然旧日的烽烟早已散尽,但绿营将士们的身影却永远地留在了历史的画卷中。那些叱咤风云的将军们,那些戍边卫国的士卒们,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慷慨悲壮的绝唱。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