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没想到,刚宣布对华征税54%,不到5小时,中方反让美失声

晋之云 2025-04-10 17:25:50

文/编辑:晋之云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美国商品要涨价了!

2025年4月7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中国及全球多国商品加征50%关税。此举立即引发全球关注。

从中国到日本,从加拿大到老挝,几乎没有国家能够幸免。

重振美国制造业,减少贸易逆差,巩固选民支持,然而,现实与特朗普的愿望背道而驰。

高关税引发盟友不满,美国国际影响力下降,国内物价上涨,经济风险增加。

最终,关税政策非但未能达成预期目标,反而致使美国经济困境加剧,国际孤立态势愈发严重。

世界被“税王”震动

特朗普当天表示,如果中国坚持对美国的反制关税措施。

将在已经公布的对华商品关税基础上,进一步增加50%的关税。

这意味着中国商品所要面临的综合关税将高达54%,此情形几近于中美贸易的彻底停滞。

特朗普措辞强硬,他说如果中国不立即取消34%的关税。

美国将从4月9日起开始加征额外的关税,并且拒绝就关税问题与中国进行任何谈判。

白宫明确表示,不会暂停此前加征的关税,这一表态意味着美国在贸易问题上的立场更加坚定。

这样的否认也让一些国家原本期望贸易紧张关系能够缓解的想法彻底落空,他们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应对策略。

美国政府短期内不太可能在贸易问题上做出让步,相关各方需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关税战并非只针对中国,美国的盟友如日本、韩国、加拿大,甚至一些小国如赞比亚、老挝,也被加征了关税。

这意味着许多国家都受到了影响,没有谁能置身事外。

就好像特朗普似乎“一个都不放过”,摆出了一种要和全世界对抗的姿态。

美国采取了一种范围广泛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许多国家对此感到非常意外和不解,特别是美国的盟友们。

他们原本以为事不关己,甚至可以从中获取利益,但最终的结果却让他们始料未及,他们也被卷入了这场风波之中,成为了事件的参与者,无法置身事外。

这样的转变让他们措手不及,原本的计划也因此被打乱。

特朗普政府的做法表面上看简单直接,实际上包含许多方面的考虑,一直说要发展美国的制造业,让工厂搬回美国,还以此为理由打贸易战。

然而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已经很久了,一时半会也是改变不了的,提高关税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搞不好还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这样做可能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带来负面影响。

此外,特朗普坚持“美国优先”,一切都以美国的利益为先,其他国家的利益似乎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他好像把盟友当成实现美国目标的工具,不太关心盟友的想法。

还有人分析认为,特朗普可能想让世界变得更乱,这样美国就能像一战和二战那样,通过战争来赚钱,再次从中获利。

全球贸易体系面临重塑

特朗普政府发起强硬攻势后,世界各国的反应各不相同。

中国反应迅速,不到五个小时就采取了反制措施,“中国的反击闪亮登场”,中国宣布对美国商品加征相同比例的关税,以此回应美国的举动。

不仅如此,中国还限制包括稀土在内的稀有矿产出口,这些矿产对美国至关重要,可谓精准打击了美国的薄弱环节。

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以及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各国都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评估自身可能受到的影响。

同时中国不会因为外界的施压而改变立场,已经做好了应对各种困难的准备。

这也再次说明,向中国施加压力或者发出威胁,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只会适得其反。

中国的态度很明确,有能力应对挑战,不吃“威胁”这一套。

美国盟友最初抱着观望态度,但发现自己也躲不过美国的关税制裁,态度随之大变。

欧盟虽然批评美国的贸易政策,不满其单边主义做法,但仍在观察局势,同时准备反制措施,计划分两批在4月9日和5月15日生效。

欧盟对中国的态度也很复杂。

一方面认为中国是重要的贸易伙伴,另一方面又对贸易不平衡感到担忧,表明欧盟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找平衡点。

日韩等国家尝试以外交手段向美国示好,希望能得到关税豁免待遇,但结果并不理想,他们的努力最终没有达成目标。

日本用尽各种讨好方式,虽然设想很美好,但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豁免并未到来。

这意味着单靠示好并不能保证获得美国的特殊优待,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往往超出预期。

美国国内同样承受着巨大压力。

关税政策让东西越来越贵,百姓日子不好过,公司开支也会遇到新的麻烦,也造成“美国居民生活成本急速增高”。

持续的贸易战不仅让美国在国际上形象受损,更让国内矛盾加剧,存在社会分裂的风险。

美国民众不断抗议,强烈反对特朗普的贸易政策,认为其损害了自身利益,这些抗议表明民众对贸易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感到不满。

更重要的是,高关税并没有让美国经济更好,反而让市场更害怕,导致股市动荡不安。

况且“美国经济形势的市值,又下跌2.5万亿美元”,高达36万亿美元的巨额债务。

不是靠打贸易战就能解决的,经济一旦衰退,债务问题只会更严重。

这种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没能振兴经济,反倒可能让情况变得更糟。

面临的风险

特朗普政府持续施压,中美经济关系可能出现更深层次的割裂。

双方互征关税的做法,正在导致贸易额减少,甚至有可能完全停止。

因为美国更依赖从中国进口商品,而中国对美国商品的依赖程度较低,所以双方很难找到一个都能接受的贸易协议,让关系恢复平衡。

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使得中美贸易谈判更加复杂和困难,持续下去,两国经济可能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美国生产的大部分产品并非我们所需,而我们真正需要的产品,美国却不愿意出售。

更重要的是,中美两国之间的信任已经大打折扣,沟通变得困难。

双方对抗的情绪越来越强烈,这些情况都在为两国经济关系疏远埋下隐患。

中美互信受损,沟通渠道受阻,对抗情绪加剧是脱钩的重要因素。

对于中国来说,中美关系的变化也可能带来新的机会。

中国可以借这个机会加快人民币走向国际,逐步减少对美国国债的依赖。

尝试新的贸易支付方式,比如用黄金、石油或高端芯片来换取人民币。这将有助于中国在国际经济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中国还可以加大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力度,开辟更多元化的市场,这样能减少对美国的过度依赖。

同时,中国应该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刺激消费和投资,这样可以提升整体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中国经济可以变得更加稳固,更能应对外部挑战。

对美国来说,和中国脱钩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和潜在的危险,美国很难在短时间内重新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并且摆脱对中国产品的依赖。

美国国内除了大豆和土豆的生产原材料到成品的全过程都在美国完成。

其他产品很多都需要从国外购买,这意味着美国的产业链并不完整。

制造业空心化的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美国想要重新振兴制造业会变得更加困难,需要付出更长时间的努力。

多极化趋势的兴起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冲击。

也对原有的世界秩序造成了影响,许多国家对美国推行的单边主义政策表达不满。

美国的盟友们感到失望,关系也渐渐疏远,这导致美国的国际影响力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崛起,在世界经济和政治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网——商务部回应美威胁升级对华关税: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环球网——美方威胁进一步对华加征50%关税,中方:若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京报网——美国威胁进一步加征50%关税?商务部: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证券日报——刚刚!就美方威胁进一步对华加征50%关税,商务部回应!

大皖新闻——外交部再回应美方所谓对等关税

0 阅读:37

晋之云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