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宫朝元图:元代壁画艺术的最高典范

探文化古今 2024-04-29 09:18:34

这些壁画曾被切割再复原,上面的青绿色仍然鲜艳如昨。六十多年前,因为修建三门峡大坝,为了防止水位升高被淹,永乐宫整体迁移到了现在的位置,搬迁重建耗费了整整十年的时间。

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东壁(局部)

01

永乐宫的故事

永乐宫兴建于元代,原名叫做“大纯阳万寿宫”,原本是为纪念八仙之一吕洞宾而建的元代宫观建筑。这里保存着大量古代壁画等艺术瑰宝,其风行于十三世纪的全真教绘画风格,和以“营造法式”为蓝本的元代建筑艺术,堪称“举世双雄”。

俯瞰永乐宫

其建筑布局具有特殊风格。在长达五百米的中轴线上排列着宫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五座主体建筑,设两道宫墙间隔内外。其中宫门为清代所建,其余四座大殿均为元代遗构。

永乐宫里的吕祖墓

至于永乐宫的历史,可以追溯至金代的吕祖祠。吕祖祠是当地道士为纪念祖师吕洞宾而修建。吕洞宾的名其实叫吕岩,洞宾是他的字,号纯阳子。生于唐贞元年间,河东蒲州永乐县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运城市芮城县。

在蒙古、金、南宋逐鹿中原之际,全真教借助各方政治力量使其发展成为北方最大的宗教势力。就像在《射雕英雄传》里颇有江湖面子的全真七子一样。

永乐宫山门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当时的全真教掌教宋德方到永乐镇拜谒纯阳祠,看到全真祖师的生祠如此简陋,荒废失修,决定重建。四年后吕祖祠起了一场大火,火灾被认为是革故鼎新之兆,于是永乐宫由观升宫。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永乐宫三大殿土木工程最终完毕。

永乐宫三清殿

永乐宫目前最为珍贵的壁画部分,从题记基本推断可知三清殿和纯阳殿完成的时间分别为元泰定二年(1325年)和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重阳殿壁画没有画工题记根据分析应该不会晚于元末。

永乐宫龙虎殿牌匾

永乐宫的建设直到壁画完成的过程中,元朝统治者对全真教的政策对其修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支持到打压,修建过程跌宕起伏,基本历经了元朝整个时期,成为元代国祚的有力见证。

元 大朝重建大纯阳万寿宫之碑

02

整庙搬迁?

听你言我把头点,永乐宫就是不简单。你且歇歇喝口水,我再给咱往后谈。

为了拯救这个无价宝,免使神宫被水淹。党和政府作决定,决定把神宫迁龙泉。

这段朗朗上口的唱词,来自1964年永乐宫俱乐部编写组编写的“永乐宫对口快板”,反映的正是十多年前永乐宫的搬迁场景。

壁画揭取前,中央美院教授陆鸿年在临摹壁画

当时,因其原址属三门峡水库工程淹没区,永乐宫需要搬迁整体建筑和巨幅壁画,看来“‘八仙’真是要‘过海’”,只不过各显“神通”的却是我们的文物工作者。

中央美院、浙江美院师生在三清殿临摹壁画

那时,壁画揭取在国内无先例可循。没有经验,没有外援,全靠自力更生。古老的大锯、手摇式揭取机、木质板壁台,所有工具都是专家根据实际情况动手制造,而后仅用四个月时间完成壁画揭取。

壁画揭取前,技术人员对原壁画裂缝进行加固

在搬运时,为确保文物安全,工作人员将木箱装车,用木框压牢,空隙部分用旧棉花和木渣填塞严实,依次进行搬运。开始运输时先用人力车做途中振动试验,再改用汽车,并为此专门修建了一条沿河公路。

壁画运输场面

从1956年年底至1966年,永乐宫迁建工程历时十年终于完成。

03

朝元图:值日神仙来觐见

在永乐宫建筑群中,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里都有大幅的壁画。主殿三清殿中的壁画面积最大,其中的“朝元图”是整个永乐宫壁画的精华。“三清”是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和太上老君的合称。

三清殿

所谓“朝元”就是道教徒朝拜三清的意思,白居易的《寻郭道士不遇》诗里就有写到过:“郡中乞假来相访,洞里朝元去不逢。”诗的意思就是说白乐天想找这位道士,可是人家朝元去了不在。

三清殿内景

永乐宫内,唯龙虎殿和三清殿的屋顶为庑殿顶,其门庑和主殿等级显示尊贵地位,其余则是歇山顶,以示宫宇崇高、三清至上的意境。

三清殿内景

作为永乐宫的主殿,三清殿显得杂乱的梁架因在清代重修时经过改动。三清殿单檐庑殿顶,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八椽。殿身之高,大大超过了间宽,与宋制“柱高不超过间广”的形制相悖,可见并没有完全按照宋式标准营建。

明间、次间位置在古建筑中的示意图

殿顶以黄绿蓝三彩琉璃剪边,正脊两端有高达两米八的鸱吻,吻尾朝上微卷曲,打破了宋金时尾端前伸之规制,开始出现卷尾吻形成前的雏形,殿顶五条绚丽斑斓的屋脊别具风格。

元 三清殿鸱吻 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藏

前檐五间和后檐当心间装隔扇,四壁无窗。檐下斗拱庞杂密集,补间斗拱每间两朵,六铺作单抄双下昂,重拱计心造。阑额及柱侧角升起明显,这里的规制和宋代《营造法式》是相合的。

三清殿匾额

殿内采用减柱法,于后槽设八根金柱,设三堵扇面墙为三清塑像神龛,其余金柱皆减去。殿内分内外槽,内槽缩小占据中央偏北的三开间。前檐两尽间砌墙,余下五间皆装隔扇门采光及人流出入。

减柱法示意图(以朔州崇福寺大殿为例)

三清殿南立面

金柱之上都用五铺作斗拱,与檐柱斗拱共同承托明栿、檐椽以及平棊藻井。三清殿内的藻井,因搬迁时被整体吊装并未拆解,仍旧保留着原始状态,算得上是元代小木作的精品。一共有六个,以檐椽为界,内间有三个,外间也有三个。

三清殿藻井

星辰的人格·北壁

三清殿《朝元图》是永乐宫里最精彩的壁画,里面描绘了286位神祇,其中位于北壁的神祇多与自然中的星辰相关,是星辰的人格化形象。

三清殿壁画分布示意图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法天象地”的哲学观念,古人将自然世界与人类活动联系在一起,将自然事物拟人,逐步构成了我国庞大的自然崇拜神祇系统,像什么风神雨神雷神之类,都是这样。

《朝元图》中共有八个主神,分别为东山墙壁上的玉皇大帝和后土娘娘,西山墙上的东王公和西王母,后檐墙壁上的勾陈星宫天皇大帝与紫微中天北极大帝,扇面墙东壁外侧上的南极长生大帝,扇面墙西壁外侧上的东极青华太乙救苦仙尊。

北壁壁画局部

既然说到星辰,就得把紫微大帝专门拿出来说一说,紫微大帝做人的时候,是周武王姬发之兄伯邑考,被纣王所害后魂归封神榜,封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司掌群星。

紫微大帝,戴皇帝冠的就是

冠冕细节

华盖细节

紫微大帝像位于永乐宫三清殿北壁东侧,他神态肃穆,端坐于宝座之上,做帝王相,上衣下裳,头戴十二旒冕冠,垂天河带,外戴曲领方心,手拿笏版,下戴赤色敝膝,穿赤舄(xì),首罩光环。

紫微大帝的赤舄

汉代赤舄复制件

他东侧有头顶圆光,手持笏(hù)板,微向西侧,做帝后装扮的一对男女立像,男性为日神,女性为月神。其中日神戴通天冠、佩戴曲领方心,垂天河带,配剑,着赤舄;月神戴龙凤花插冠,胸前佩戴璎珞,肩戴批帛符合宋代王公大臣装束规格。

北壁壁画详解

他们身边就是五星了,五星在我国的天文历法学中为:岁星(木星)、镇星(土星)、太白(金星)、辰星(水星)和荧惑(火星)。

日、月、五星及四曜

顶部三位从左到右:计都、紫炁、罗睺

中部四位从左到右:月孛、水星、金星、火星

底部四位从左到右:日、月、木星、土星

日月二神

其中岁星位于月神右后侧,为文官形象,手持果盘,戴束发冠;岁星右侧是镇星,为一老者侧身形象,左手执金印,头上饰以牛头,戴貂蝉笼巾。

朝元图木星、土星

木星手里有果盘,土星披着黑纱,手里“杖锡持印”

木星身后为太白,女相,抱一琵琶;太白左侧为辰星,也为女相,左手执札,右手执笔, 头上装饰以蹲坐的猿猴;太白右后侧是荧惑,为武将形象,怒目圆睁,手持兵刃,头上饰以驴头。

朝元图水星、金星、火星

水星左手持卷,右手持笔,冠上圆饰内绘有以蹲坐的猿猴;金星手持琵琶戴凤钗;火星头冠里有驴头,左手持绿色弹珠,右肩倚单戟

罗睺星君

紫炁星君右侧为神首罗睺星君,手执长剑,身穿戎装,冠上有龙头;左侧为神尾计都星君,怒目圆睁,身上批帛飘起,似凶神恶煞,头上有骷髅。

神尾计都星君,下方红脸的是月孛星君

水星左后侧头上盘蛇,赤脸批发、怒目圆睁的形象即为月孛星君。

金星水星二星身后为文官装扮的紫炁星君,施展某种手势,似乎正在作法。紫炁星君身后有两个青面獠牙、面目狰狞的武将形象,

紫炁星君

值得注意的是,除紫炁(qì)星君之外,其余星君皆不束发,与七曜里同主杀伐的荧惑星君形象也不同,似乎是其身为外来者的原因所导致。

《朝元图》壁画中的星官部分所呈现的其实是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即现代物理学中客观存在的三维空间,本质上属于广义的物质世界,但是其神祇形象所反映出的精神层面的信息,也是道教的“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外化。

神仙穿什么·东西壁

接下来看看西壁东华上相木公青童道君(东王公)及诸神,这一部分主要说一下神仙们的服装。

东王公(东华上相木公青童道君、东极大帝)

黄圈处为方心曲领

您往他们的领子上看,这种领,叫做“方心曲领”。是一种佩戴在官员颈项的 礼服“标配”,多用于宋代。其正面结构为下缀一方形框的圆形饰物,背面为白罗结成的蝴蝶结垂在背上。“天圆地方”的观念在我国古代影响至深,而“方心曲领”也正是这一观念的具体体现。

明 范仲淹画像 南京博物院藏

黄圈处可见“方心曲领”

不过到了元代,拥有了自己的服饰体系,男性公服多从汉族习俗又兼有蒙古族服饰特点,“方心曲领”就没再用了。

再看看梓潼文昌帝君及青龙君侍臣,他们穿的是宋代的常服,也被称为公服、从省服,宋代常服是圆领宽袖长袍,袍长到脚面,戴直脚硬幞头,束革带,着乌皮靴。此种服制在官员平日上朝或内外办公时穿着。

梓潼文昌帝君

宋代常服的颜色也像唐代品色衣一样有区分品位高低的作用,官品三品、五品、七品、九品及以上分别对应紫色、朱色、绿色、青色。

青龙君及侍臣

宋代官帽以展角硬幞头“长翅帽”特征最为鲜明,“长翅”用铁制成且向两侧平伸极长。这是宋太祖赵匡胤为防止大臣们上朝立班时私下交谈,故将幞头后脚加长,形成“长翅”,这样一来朝臣彼此便存在一定距离不便交谈。此种官帽一般仅在上朝或正式活动时佩戴。宋代,天子由六冕省为二冕,官员的冠冕由其官职高低决定。

宋太宗赵炅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黄圈处为展角硬幞头“长翅帽”

壁画中的女性人物华冠丽服,服饰多为礼服,属上衣下裳制。西壁的金母元君上着交领左衽的广袖罗衫内穿青纱中单,云凤纹延边贯穿领口、袖口等处;下着下裳配以下摆为红色蔽膝与饰有金带组绶大珮的青色百褶,足服分别为饰有云纹的龙头高舃与凤头高舃。

金母元君

金母元君的龙凤花钗冠

金母元君的龙头高舃与凤头高舃

东壁的后土娘娘上着广袖罗衫内穿白色中单青色帔帛搭于肩上,袖口有云凤纹延边且加缀半圈锯齿状饰物;下着白色下裳加饰珍珠衔接红色蔽膝与青色百褶下摆,腰上围有白罗大带彩色组佩垂于中央,足服为饰有云纹的凤头高舃。

后土娘娘

后土娘娘的凤钗

后土娘娘的粉色凤头高舃

两位女性主神的服饰形制皆为后妃正礼服,做帝后妆饰,皆头戴凤冠。金母元君之凤冠名为龙凤花钗冠,珠翠摇曳,尽显华丽,后土娘娘的凤冠整体造型向中央集中,更为庄重一些。

04

神仙也要接地气

纯阳殿

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载称,吕洞宾飞升成仙后,宣和元年(1119年)被宋徽宗封为“妙通真人”,至元六年(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又封赠“纯阳演正警化真君”,武宗时(1308—1311年)更加封为“纯阳演化孚佑帝君”。永乐宫纯阳殿内的壁画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完成的。

纯阳殿

吕洞宾像

殿内壁画由东、北、西三面墙组成的《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南壁东西两梢的《道观斋供图》和《道观醮乐图》,北门门额上的《八仙过海图》,扇墙后的《钟离权度吕洞宾》共五十二幅“连环画”共同组成。

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局部 神化临晋瓜皮诗

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局部 瑞应永乐

道观斋供图局部

钟离权度吕洞宾

八仙过海图

重阳殿

重阳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六椽,单檐歇山顶,殿内减去前檐明间二金柱,后檐砌扇面墙三间,殿内前部留有较大活动空间,东西山面和后檐有宽大的墙面用于绘制壁画。

重阳殿

殿内东、西、北三壁绘王重阳画传故事,共五十个,自东壁起首,排列方式与纯阳殿类似。神龛背壁两边绘有五个故事,中央绘三清像。

叹骷髅

绘画内容是以王重阳降生、悟道,弃妻女出家以及后来他如何传教、立会,教化其弟子,直到死后如何埋葬为止。故事中虽然没有说他活了几百岁,但也是像变魔术一样的显示成仙的本领,如“指鱼为蟹”等,同时比纯阳殿增添一些描写地狱的场面来迷惑人。

南时作居图

描绘王重阳于金大定元年于终南山竹径中遇仙人,受学后,掘地为隧,起封土,在其中修行三年的故事,这就是著名的“活死人墓”

其中一些描写生活景象的片段非常有趣:第三幅“传授秘语”中画着一座酒店,酒保当门而立,一妇人迎面走来,旁边一个小阪,头上顶着一盘包子跑过兜揽生意,口中似在吆喝着什么,这些细节的描绘,将真实生活中的刹那情景重现在我们眼前。

重阳殿东壁 咸阳降生·传授秘语

有许多画的绘画技巧是相当高超,如西墙第四十四幅“却介官人",门前的那匹骏马,用笔转折有力,马童正坐在地上绑鞋带,神态极为自然。

纯阳殿西壁 却介官人

参考资料:

永乐宫壁画何以“封神”?《新华每日电讯》永乐宫壁画的技法与色彩构成 茹琪《美与时代》(中). 2020(08)浅谈永乐宫壁画的色彩艺术 成志勇 中国美术学院永乐宫《朝元图》冠饰图像研究与信息呈现 于诺童 山西大学永乐宫三清殿壁画《朝元图》五星形象研究 卫泊键《新美域》. 2023(04)“星辰的人格化”——浅析永乐宫壁画《朝元图》中的部分星官形象 卫泊键《新美域》. 2022(09)永乐宫《朝元图》的道教仪式模式 葛思康《美术大观》. 2022(01)波提切利壁画与永乐宫壁画中的线条 王诗怡《美术教育研究》. 2022(03)永乐宫壁画中的朝元队列 赵伟《美术大观》. 2021(12)永乐宫《朝元图》人物服饰中宋代服饰文化特征研究潘莹莹、侯珊珊、刘小杨《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2(09)永乐宫朝元图像与斋醮关系考 耿纪朋《美术大观》. 2022(0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