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投研:股票估值的第三个维度

极简说商业 2025-03-17 13:32:51
本文是《极简投研》的第470篇文章。文章仅记录个人思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一、看不见的估值 此前与大家分享了五种估值法方法,包括DCF、PE、PB、PS、PEG。这些方法林林总总,看似毫不相关,然而,其实存在一个共性:这些估值方法都是建立在某些财务数据之上。 DCF估值法建立在折现率、自由现金流之上,PE估值法建立在净利润之上,PB估值法建立在净资产之上,PS估值法建立在营业收入之上,PEG估值法建立在PE之上,也就是净利润之上。 拥有如此共性的如上五种估值方法,我称之为,“看得见的估值”,而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则是“看不见的估值”。 所谓看不见的估值,是指估值并不建立在任何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之上,完全基于未来的业务前景。 例如,孙正义投资于马云的阿里巴巴,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就靠马云的一张嘴,就卷跑了孙正义2000万美元,马云在大忽悠的时候,哪里有什么估值,哪里有什么净利润净资产营业额,完全是在展望业务前景,完全是在讲故事画大饼,最终,孙正义2000万美元的初始投入,换来了阿里巴巴34%的股权,换来了最高达2900倍的回报。 这就是看不见的估值。 二、股票估值的第三个维度 股票估值有两个基本维度——价值和价格。 价值是你得到的,价格是你付出的;价值,是未来净现金流的折现值,价格,是市场先生每日的报价。 除此之外,其实股票估值还有第三个维度——极限价值。 极限价值,是价值的极限,是股票价值最高能涨到哪里。 三、举例 某只股票,价格是200亿,价值是100亿,极限价值是2000亿。虽然按照一般的安全边际理论,不应当建仓,毕竟价格大于价值,但是按照极限价值理论,应当建仓,虽然此时买贵了,但是无妨,未来不会亏,此时此刻,立刻上车才是最重要的。 某只股票,价格是100亿,价值是200亿,极限价值是200亿。此时此刻,价值=极限价值,因而这笔投资只有价格回归价值的收益,并没有价值增值的收益。 第一个例子,就是成长股投资法,即费雪投资法;第二个例子,就是格雷厄姆的烟蒂投资法。 四、应用 通过如上例子我们得知,当我们给企业进行估值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价格和价值,而且还要考虑极限价值。 极限价值这一概念的引入,会重塑之前的整个估值体系。如果极限价值很高,那么此时买贵些无妨,如果极限价值很低,那么此时买得便宜则十分重要。 根据此前分析,DCF、PE、PB、PS、PEG是看得见的估值,而极限价值是看不见的估值,它的估值,不在于眼前的业务和业绩,而在于未来的业务和业绩。因而,估算极限价值,需要有前瞻性,有大局观,能够穿透时代的迷雾,并拥有某种理想主义精神,不会被眼前的蝇营狗苟和短期得失所牵绊。 大家不知道我正在说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我正在说什么,毕竟我就是一个窑洞里面的证券分析师,大家就直接看早期的马云吧。 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这些平凡人无能为力,至少,当一家公司虎落平阳无人问津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选择雪中送炭,并陪伴它逆流而上;当一家公司门庭若市人声鼎沸的时候,我们并没有锦上添花,而是选择功成身退,离开嘈杂的人群,急流勇退。 在二级市场,我们能做到的也只是如此,如果日后做强做大,也想尝试一级市场,帮助那些天马行空的梦想家,实现他们的梦想,甚至成就一段佳话。 赞赏,是最真诚的认可!
1 阅读:33

极简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