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在中国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基层村书记是最贴近土地、贴近百姓的一线干部,他们的名字,往往鲜为人知。
但是有两位非凡的“80后”村书记,他们不仅让所在的村庄脱贫致富,成了全国闻名的示范村,还分别当选中央候补委员、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那么,他们是谁?又是什么让他们从普通村官的行列中脱颖而出?
【乡村振兴】
施金通的家乡,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贫困村,这片土地位于湘西深山之间,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甚至村民养的牛都不能太肥壮,因为没有水泥路,大货车根本开不进来。
村里的人世世代代靠几亩薄田过活,生活一直在温饱线上挣扎,施金通就出生在这样一个艰难的环境中,从小,他就对贫穷的滋味刻骨铭心。
1997年,施金通考上了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那时,村里人对“大学生”这个词充满敬畏,整个村子里甚至都找不出第二个考上大学的年轻人。
村民们以为他会像很多人一样离开这片穷山沟,去大城市谋生,但是施金通的选择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毕业后,他放弃了城市的机会,毅然回到了十八洞村。
“如果连我都走了,那这个村子该怎么办?”施金通后来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说过,他心里清楚,改变十八洞村的命运,不可能靠等、靠要,只能靠村里人自己干出来。
2005年,年仅26岁的施金通当选为十八洞村村主任,这个职位看似普通,但对他来说,却是施展抱负的舞台。
他上任后,开始逐一走访村里的每一户家庭,了解他们生活中的难题,“穷”和“封闭”是村民们最常提到的两个词,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修路,成了他当选后面对的第一个挑战。
但是村里不仅没有钱,村民们对修路的意义也并不理解,尤其是一些年长的村民,对修路抱有很大的质疑,面对质疑,施金通挨家挨户地做思想工作。
有一次,他跟村里一位老人谈了足足四个小时,直到老人同意让出自己的土地用作修路,为了让村民放心,施金通甚至把自己家里最肥沃的一块地拿出来,换取了几户村民的支持。
最终,十八洞村的第一条硬化路在施金通的努力下修建完成,这条路不仅让村民们能够方便地进出村庄,还为外界的资源进入提供了可能性。
修路期间,施金通一边忙着协调村民,一边自己卷起裤腿,跟着工人们一起干活,村民们被他的干劲和诚意打动,纷纷加入到修路的队伍中。
但施金通知道,修路只是改变的第一步,就在这个时候,他偶然间注意到村里山坡上的野生金银花,它们漫山遍野地开放,却没有人关注。
他脑海中闪现出一个将金银花“变现”的念头,他开始琢磨:如何把这些花变成一门产业?金银花茶的生产需要资金,而村里连启动的本钱都没有。
施金通想尽办法,四处借钱,东拼西凑,才凑够了5万块钱,他用这笔钱成立了村里的第一家农民合作社,注册了“十八洞”商标,开始尝试通过电商平台销售金银花茶。
让人意外的是,金银花茶一经推出,便因其优良的品质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很快供不应求,尝到甜头的村民们看到了希望,纷纷加入合作社种植金银花。
但仅靠卖金银花就能彻底改变村里的经济状况吗?施金通又是否有其他资源,为十八洞村找到第二条发展道路呢?
【十八洞村的“逆袭”】
修路、种金银花已经让十八洞村有了脱贫的希望,但施金通想要的,不是短期的“温饱”,而是长久的“发展”。
十八洞村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与外界隔绝多年保留下来的原生态环境和苗族文化,这些资源,在外人眼里,是一块没有开发的“宝地”。
施金通敏锐地意识到,依托这些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可能是村子走向致富的第二条路,说干就干,施金通再次提出了一项让村民难以理解的计划,改造村里的溶洞,打造旅游民宿。
村里原本天然形成的溶洞,是村民们用来避雨和储存东西的地方,几乎没人认为这些“破洞”能用来赚钱。
但施金通不这么看,在他眼里,这些溶洞不仅是大自然馈赠的资源,更是吸引游客的一张“王牌”。
为此,他开始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同时动员村民将部分溶洞改造成客房,他和设计团队一起研究溶洞改造方案,确保既保留溶洞的原生态,又能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的住宿体验。
经过多方努力,第一批溶洞民宿终于建成,并开始接待游客,这一独特的旅游项目很快就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前来体验“夜宿溶洞”的新奇感受。
不仅如此,施金通还组织村民展示苗族的传统歌舞、服饰和手工艺品,把苗族文化变成了吸引游客的亮点。
曾经不起眼的十八洞村,一跃成为了网红村,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不仅民宿经营红火,村民的农产品也开始在游客中畅销,游客来了,钱也来了,十八洞村的经济明显活跃了起来。
然而施金通并没有止步于旅游业的发展,他开始谋划另一项大工程,引入外资,打造“产业集群”。
他先是在村外开辟了猕猴桃种植基地,将那些闲置多年的山地充分利用起来,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
同时,他还成功吸引了一家矿泉水企业投资,为村里建设了一条矿泉水生产线,这不仅解决了村里许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让十八洞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长。
到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突破了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达到200多万元,这一成绩,让施金通在全国脱贫攻坚的舞台上崭露头角,也让他在2022年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施金通还提出了一个更长远的目标,“百年十八洞”,希望村子能够在未来百年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并逐步实现现代化。
除了施金通,还有一个村书记也非常的“亮眼”,不过相比施金通扎根家乡的选择,余静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与众不同。
【扶贫开局】
余静出生在安徽省六安市,2004年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毕业后,进入城市工作,先后做过教师和医院信息科的工作人员。
对许多人来说,这样安稳的职业已经足够令人羡慕,但余静却在2015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主动申请驻村扶贫,前往当时的贫困村,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担任第一书记。
初到大湾村,余静感受到的不是迎接希望的热情,而是迎面而来的寒凉和萧条,这个“空心村”留不住年轻人,剩下的只是留守老人和孩子。
道路坑洼不平,村民的房子破旧不堪,整个村庄显得死气沉沉,村里的贫困率高达28%,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
余静很快发现,大湾村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贫穷,而是缺乏信心,村民们早已习惯了贫困,他们对“改变”的渴望几乎微乎其微。
一些村民甚至认为扶贫就是“等着发钱”,有时候组织发给他们的家禽、家畜,转头就被杀了用来改善伙食。
要改变大湾村,首先要让村民重新燃起对未来的希望,她开始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修路便是她的第一步。
为了打通进村的第一条硬化公路,余静带领村民们开山劈石,一步步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烂路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
施工过程中,她几乎每天都泡在工地上,有时甚至跟村民一起搬运石头,渐渐地,村民们被她的坚持打动,开始主动参与修路。
有了路,村子通了车,村民们看到了改变的第一步,但是修路只是基础,大湾村依然面临着更大的问题,如何让村里的资源变成收益?
余静敏锐地发现,村里的土鸡蛋、野蜂蜜和高山云雾茶这些农产品,虽然品质优良,但因为缺乏销路,根本卖不出去,于是,她决定利用互联网打开销路。
余静开始自学直播知识,并组建了一支“村播团队”,将村里的特色产品搬上了电商平台,她一遍遍练习如何面对镜头,如何描述产品特点,甚至研究平台算法,尽可能让更多人看到这些优质的农产品。
第一次直播时,她的努力并没有立刻见效,观看人数寥寥无几,但余静并没有气馁,而是不断调整策略,增加直播频次,同时扩大与其他村落的合作,丰富直播产品线。
最终,这些努力得到了回报,土鸡蛋、野蜂蜜、高山云雾茶等农产品逐渐在市场上打出了名气,仅2020年一年,大湾村通过直播带货实现了180万元的销售额。
村民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后,开始主动参与直播,余静的“村播团队”从最初的几个人扩大到了十几人,成为大湾村的一大特色。
但光靠卖农产品,还不足以让村民真正脱贫致富,大湾村虽然贫穷,但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她能否利用这些资源为村子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全新突破】
2020年,大湾村终于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全村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这是余静和村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但她知道脱贫只是第一步,要让村庄可持续发展,必须为村民找到更多稳定的收入来源,于是,余静开始推动“非农业经济”发展,尝试将大湾村打造成一个“生态旅游村”。
她带领村民们利用大湾村的自然资源,打造农家乐和民宿项目,一开始,村民们对此并不感兴趣,认为这些“新花样”只是浪费时间和钱财。
但余静并没有放弃,她亲自设计农家乐的运营方案,还带头将自己的积蓄投入项目中,最终,第一批农家乐和民宿顺利建成,并成功吸引了第一批游客。
随着游客的增多,村里的旅游项目开始有了收益,村民们看到效果后,纷纷加入了农家乐和民宿的经营中。
短短几年时间,大湾村的集体收入突破了143万元,村民们的日子也逐渐富裕起来,村里的年轻人开始返乡创业,许多曾经空荡荡的院子,如今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2021年,大湾村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余静也获得了多个先进个人称号,她并没有因为这些荣誉而停下脚步,在她看来,乡村振兴是一条漫长的路,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做。
2023年,余静当选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从大湾村到更大的舞台,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要为更多乡村带来改变,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乡村不仅可以留住人才,还能吸引更多人扎根下来。
【结语】
施金通和余静,一个从苗族深山走出,一个从城市扎根农村,他们的故事不是孤立的,而是中国乡村振兴的一部分。
乡村并不是人才的尽头,而是施展才华的新天地,从中央候补委员到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他们用行动证明,基层的力量不可小觑。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铸就伟大,在这条乡村振兴之路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奇迹的创造者。
【参考信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9-18 《施金通》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7-09-30《“大湾村一户不脱贫,我坚决不撤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