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个敌人叫“三思而后行”

白莲笑笑 2025-02-15 11:46:55
人们常说什么精神内耗,那么什么叫精神内耗?网上有句话说得好: 言未出,结局反复演百遍。 身未动,心中已过万重山。 行未果,假想灾难愁不展。 事已过,过往仍在脑中晃。 我们也常说“三思而后行”,却不知道子曾经曰过:“再,斯可矣。” 凡事都有个度,慎重如果过了头,藏在衣服里的怯懦就露了头。 做事,从动念头那一刻开始,过一两天,再回过头咂摸咂摸,发现还是要做,那就做。不要考虑来考虑去,瞻前顾后,轻则贻误战机,重则功败垂成。到头来也只是一个想法上的巨人,行动上的懦夫。 从小时候起,家长都一直说我比较毛糙。这一点我认。毛糙归毛糙,但是行动力是没的说,干事的时候总是雷厉风行,效率也高,结果也还可以。 工作时间久了,也没少因为雷厉风行的性格吃亏,这其实是正常的。后来因为怕吃亏,所以就不那么雷厉风行了。结果可好,做事效率也慢慢下来了,也还是没少吃别的亏。 慢慢发现,人生这道选择题,无论怎么选,都还是会有遗憾。吃亏就吃亏,只要是自己选的,亏了也认。如此一来,竟也又回到了最初的模样。 人还是要尊重自己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要太过于在意性格特点带给自己的所谓的后果。大千世界之所以会花花绿绿、万紫千红,也恰恰是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同。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与生俱来的特点都不认可,别人又怎么会认可呢?可以装一装,可以扬长避短,但是总是不长久。最能长久的,还是自己特点自身发生的变化。 我们也常说,这事我负责。大多数情况,都只是说说而已,内心却很少有过“去负责”的想法。甚至连负什么责,怎么负责,都没有搞清楚。这种所谓的负责,和信口开河没什么两样。 真正负责的人,就像依照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性格特点运用到极致,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干事。事干成了,自然好。如果没有干成,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事干成。这恰恰是我们需要自己思考的东西。而不是为干不成找后路,更不是口头上说去负责。 时光清浅处,一步一安然。这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方法。无论我们是修心,还是做事,都要坦然一些,都要释然一些。所有的行为都是想法的延续。行动上的迟疑,都是想法不够坚决。谋定而后动,说的是要多做准备,而不是去考虑要不要去做。 百丈悬崖终有底,唯有人心不可测。其实我们很多时候连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都认识不到,也时常为此产生错误的预判。即使是后来发现了,也已经晚了。 精神上的内耗,往往在义无反顾的行动中都会一一被扫除。这就是我们内心的心魔,看似并不存在,其实已经生根很久。只不过是它们给自己贴上了一个好听的标签,把自己叫做“三思而后行”。
0 阅读:3

白莲笑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