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榘上将是三野出身,在华东战场上打过不少硬仗,如洛阳战役、开封战役、淮海战役,虽然作为参谋长,可上级将他作为军事主官使用。

新中国成立后,被评为正兵团级,授予上将,并且担任工程兵司令员长达二十三年。
1975年从一线改为军委顾问,很多人不清楚为什么。随着特殊时期结束,各单位展开揭查批,他受到审查。
从他儿子写的文章中可以了解到,在特殊的年代,很多人思想“左”,总怕阶级敌人“复辟”。因为革命的成功是多少先驱牺牲换来的。因为害怕犯错误,所以在执行斗争路线上是坚定不移的。

从职务来说,不少人在特殊时期受到冲击而离开位置,他不仅没有降职反而升职。在1969年被选为中央委员,后成为军委办公会议成员之一,参加军委日常工作。
1975年,改任军委顾问,区别在于没有决策权,只有建议权。随着特殊时期结束,有一段时间受到审查。儿子回忆里说:有些问题他是承认的,也有些问题是夸大和不存在的。
八十年代,他的待遇所居住的房子漏水,让相关部门进行修缮,却没有被理会。这让他感到不快。平日需要去医院看病就诊,应该配备的专属小汽车,换成吉普车。总之,该有的待遇在打折扣。他表示不满,找到杨得志总长反映情况。
俩人都是从井冈山上下来的战友,资历差不多,杨得志对战友们都是关心照顾的,得知陈士榘反馈的问题。委托总后勤部政委周克玉帮助解决。
或许有人不明白总参谋长能指挥总后政委吗?

从职务来说,大家都是大军区级正职,可总参、总政负责人作为军队军事、政治方面的主要负责人。而且他们都兼任其他职务,杨得志担任军委副秘书长,军委日常工作由秘书长,与四位副秘书长具体负责。
在总后负责人的干预下,陈士榘的待遇算是恢复了。
至于因为什么造成的,或许审查的结论迟迟没有下达,有人也不愿靠近的缘故吧。后来,有了结论,待遇不变,依然是大军区正职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