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四川一地主老汉到公社,被告知:你叔叔是秋收起义总指挥

沙沙小月肖呼 2025-04-19 12:02:25

1977年那会儿,四川自贡的卢定义老爷子被公社的几个同志叫到了他们办公室。早在解放那会儿,卢定义老爷子就被归为了地主家庭,身份背景不太光彩,挨批斗的事儿没少经历。卢定义老爷子心里头直打鼓,生怕这回过去又是场鸿门宴。

可是,工作人员跟卢定义老汉说,他早已过世的小叔叔卢德铭其实是秋收起义的总指挥,他作为烈士的亲属,能领一份抚恤金。这话让卢定义老汉震惊不已,他打小就知道小叔叔是在战乱中没的,但压根儿没想过小叔叔竟然是红军烈士!

【青年才俊壮烈牺牲】

一九二七年,南昌那边闹起义后,卢德铭前辈就听了组织的,从原先在江西的工作岗位,跑到江西和湖南交界的地儿,帮着毛主席一起搞秋收农民起义。结果,就在那次打仗的时候,卢德铭前辈挨了一枪,壮烈牺牲了,那时候他才二十二岁,真是可惜啊。

卢德铭前辈虽然年纪轻轻就牺牲了,但他在江西那一带,作为红色队伍的开创者和早期很关键的军事头头,为红色力量壮大和江西红军的发展,立下了大功,这事儿可不能忘。下面我来给大家聊聊这段以前的事儿。

【卢德铭老前辈领导江西抗敌】

江西那块的抗日游击战打得挺不容易,一直都在找对的打法,路上遇到了不少坎坷。虽然抗日这事儿挺复杂的,但卢德铭老前辈一直坚守着跟敌人联手抗敌的原则。

在这一时期,卢德铭前辈通过实际行动不断改进并寻找合适的工作路子,最终使得他和他所带领的抗日队伍,跟其他抗日力量走到了一起,主要是形成了协同作战、设立共同指挥机构的情况。这就意味着,双方开始搭建起了初步的抗日合作框架。

抗敌游击队刚开始那会儿,卢德铭前辈他们和抗敌红军试着一起打过仗。不过那时候,这种联手多是大家自己想着来的,时间也短,就是临时搭个伙,没有啥明确的方针或者支持他们长期这么干的政策。

卢德铭前辈带着他的抗日队伍,跟抗日红军一拍即合,决定联手打仗,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都明白,当前的战斗形势太严峻了,只能这么做。另外,那时候的政府也怕老百姓拿起枪来反抗,或者武器落到抗日队伍手里,所以他们就强行把老百姓家里的枪都给收走了,好方便他们去打仗。

面对敌军那强大的兵力、残忍无情的攻击,还有切断我们反抗武装弹药供应的狠招,很明显,联手作战、把所有反抗的力量都拧成一股绳,是对抗这个共同大敌的最佳办法。

另外,联合作战也是考虑到卢德铭前辈直接指挥的抗日武装以及红军自身壮大的需要,这样做对两边都有好处。一开始,卢德铭前辈亲自带的抗日队伍,在1928年初就已经发展到了十几支。

不过,他们的军事力量还没强到能在抗日队伍里说了算的地步,而且经常跟其他抗日红军闹矛盾,甚至动手,这对抗日游击队的发展和抗日游击战的推进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卢德铭前辈在以前的战斗中发现,敌人进攻时都是有条不紊、计划周密的,而咱们这边反抗的时候,经常是乱糟糟、没个头绪,敌人就瞅准这个空子,用逐个打败咱们的战术。碰到敌人这种打法,咱们要是还分散着打,那肯定得吃败仗,最后全得垮掉。

再者,江西的红军为了保持并加强打敌人的力量,肯定得走联合的路子,跟党带着的抗日队伍一起对抗敌人。有些队伍呢,就想着跟卢德铭老前辈领导的抗日队伍联手,好让自己的力量变得更大。

敌人用了狠毒的办法到处疯狂攻打反抗力量和伤害普通老百姓,弄出了好多“没人地儿”,这样一来,不少抗日红军的生活用品和打仗用的武器来源就断了不少,他们的生存遇到了大麻烦。

他们觉得,单凭自己这点零散的力量,在对抗中根本没法保全,日伪军的“围剿”让他们难以招架。于是,有些抗敌的红军队伍就开始主动往附近的组织靠,想找组织帮忙解决军需问题。有的直接开口要钱要枪,有的则提出让组织去跟苏联那边谈谈,弄点枪支回来。

另外,这些队伍不太会或者根本不懂怎么建立稳固的后方营地,结果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这样一来,他们也就缺少了扎实的群众后盾,很难自己站稳脚跟。所以,他们最后选择了加入党的抗日游击队,以此为依靠。

另一方面,有些队伍急着要给敌对势力来个狠的,非得联手那些真心实意抗敌的伙伴不可。在以往跟敌人干架的时候,那些抗敌游击队、江西红军特别能打,赢了一场又一场,这让党和他们的队伍在大家心里的地位提高了不少,威信也涨了。原先有些对抗敌红军半信半疑的人,亲眼看到卢德铭老前辈是个真刀真枪抗敌的头儿,他带的队伍才是货真价实的革命队伍。

卢德铭前辈在江西地区为组建红军付出了很多努力。他那时一心扑在事业上,致力于发展江西的红军队伍。卢德铭前辈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为红军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付出和贡献,让江西地区的红军逐渐壮大起来。可以说,江西红军的创建和发展,离不开卢德铭前辈的辛勤耕耘。

卢德铭前辈直接带的打敌人的队伍和红军一起打仗时,他们有个方法。就是参加一起打的队伍都还是用自己原来的名字和编制,然后大家商量好,定个临时的打仗规矩,接着就一起安排部署,共同去打敌人。

江西的红军主动站出来领头,尽量把各种抗日队伍都召集起来,在合适的条件下,大家一起商量制定详细的联合作战计划。说到跟其他抗日红军一起定计划的条件,卢德铭老前辈觉得不能太苛刻,不然的话,就会犯下关门主义的错误,那可就糟糕了。

卢德铭前辈采取了灵活的策略,尽量放宽条件,让更多的力量能够团结起来,一起对抗敌人。为了让战斗更有胜算,有时候红军在打仗时,会临时找其他抗日武装一起上战场,跟敌人干一架。等仗打完了,大家又各自分开,继续干自己的活儿。

江西红军联手指挥部,是搞好上面合作阵线的关键平台。在敌人不断分化打击、耍手段离间的情况下,咱们成立了江西联手指挥部,这样就可以把抗日斗争搞得更有组织、更有条理、更讲合作。这样一来,大家就能拧成一股绳,更有效地对付和回击敌人的围剿。

卢德铭老前辈威望越来越高,军队也愈发强大,抗敌联合军指挥部的发展速度就更快了。江西各地呢,就照着江西红军军部的指示,瞅准自己的实际情况,跟周围那些抗敌的队伍紧密合作,搞起了小范围的联合军指挥部。

这样可以让指挥兵力协同作战更加精细,提升战斗时的应变和灵活度。江西那边抗敌的联合军指挥部,在一步步发展中,不管是人数还是实力,都在不停地加强和改进,慢慢从一个比较松散的军事联络小组,变成了很有分量的军事指挥中心。

江西各地慢慢搞起了江西红军的联合指挥部,你瞧瞧它们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那变化可不是一星半点,真成了大家公认的、管打仗的指挥中心。这样一来,打敌人就更顺手了,敌人好几次想攻进来,都被咱们给顶回去了。

联合指挥部对内部结构进行了扩充。现在,它们大多都包含了作战室和综合管理部。说到组织架构,联合指挥部把军事和治理功能结合到了一块儿,不光是负责军事上的联络和调动,还管起了教育培训、宣传工作这些事儿。

联合指挥中心明确了主力队伍、通讯方式还有行动范围,打造了一个稳固且持久的军事合作框架。这个指挥中心掌握着全面的管理大权,还有一套严明的管理规矩。就像是说,所有联军部队都得听总指挥中心的安排。

各队伍保持原来的架构不变,有需要整合或调整时再进行相应变动;放下武器就直接归到指挥中心,新的抗日队伍怎么组建,由总指挥中心说了算;打胜仗得到的战利品,按照人头来分,一部分上交给指挥中心,剩下的分给老百姓。

部队要是违反了纪律,那可就惨了,会先被劝导,再不听就给警告,严重的直接踢出联军,武器也给收缴了。个人要是当了逃兵,武器同样得被收走,而且打仗时逃跑的,胜利果实可没你的份儿。另外啊,联合指挥部还得帮衬着那些小部队,不管是在管理、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得给予支持。

抗敌联军指挥部扮演了关键角色,它把游击队还有江西红军周边的所有抗日力量都拢到一块儿,在这个指挥体系下,大家齐心协力,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有组织、有规模、协同作战的抗日高潮。

【结语:】

有句老话这么说:“英雄家里不一定出小英雄”。卢德铭老前辈一生都扑在了红色革命上,他侄子卢定义先生后来的大作为,还有给国家建设出的那份力,想来也跟卢德铭老前辈的教导分不开。你对卢德铭老前辈在红色革命里立下的那些大功有啥看法和评价?欢迎来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探讨探讨,共同进步。有啥疑问或者文章里没搞明白的地方,也请在评论区说一声,我们肯定尽快给你答复。

0 阅读:1

沙沙小月肖呼

简介: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