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全民减肥、追求苗条的时代,一瘦真的能解千愁?“千金难买老来瘦”真是绝对的吗?你可错了,生活中还有那么一部分人,而对消瘦的身板,正苦恼惆怅于如何才能“长胖点”。事实上,增重比减肥要难多了。
消瘦的标准消瘦与肥胖一样,都是亚健康的一种。人体内的肌肉、脂肪含量过低,体重指数BMI小于18.5即为消瘦。(BMI=体重(kg)/身高(m)2)
消瘦的危害消瘦者不仅容易疲倦、体力差,而且抵抗力低、免疫力差、耐寒抗病能力弱,易患多种疾病。
(1)消瘦的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
(2)消瘦的青年人常伴有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肠胃疾病,记忆衰退等。
(3)消瘦的女性易出现月经紊乱和闭经,不孕不育,易流产。
(4)消瘦的儿童则有营养不良和智力发育的问题。
消瘦的原因(1)遗传因素:医生建议可以观察家人体型和自身状况,如果家人体型也都纤瘦,而自己成长状况和健康状况也都无碍,应该就属遗传因素。
(2)内分泌问题: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等,也会导致营养无法吸收。
(3)肠胃问题:如胀气、肠胃吸收不好、乳糖不耐症等;因为无法吸收某种营养素,便会导致腹胀、便秘等现象,同时也就吃不胖了。另外,如果偏好吃生食,可能会因为体内滋生寄生虫而导致快速消瘦。
(4)情绪影响:精神容易紧张、忧虑、焦虑的人,比较不易吃胖。
(5)压力因素:生活压力大(如工作压力、经济压力),对心理、生理都有影响。
(6)生活作息不佳:包含失眠、工作时间过长、运动量少等。
(7)细胞病变:如癌症,会造成体重直线下降。
(8)饮食习惯:特别喜欢高纤维、低热量,并且低糖指数的食物。
健康增重
科学饮食
打破高纤维、低热量的饮食习惯:改以适量纤维质与高热量饮食。例如同样是蔬菜,番薯叶、龙须菜就含有较高的热量,可以多吃。
肉类摄取适量就好:肉类含有丰富蛋白质,而消化蛋白质反而需要更多能量,所以多吃肉不一定会长肉。
多吃淀粉类与糖类等高糖指数食物:糖指数高的食物,容易吸收也容易囤积(因为会刺激胰岛素分泌,让能量易被囤积),同时还会刺激食欲。巧克力与高脂肪食物容易有饱足感,反而会妨碍下一餐的摄取,不建议多吃。
调整肠道:若是因肠胃道吸收或蠕动不好,而致使容易胀气、饱足感维持过久,可考虑使用药物;若是因为肠胃道酵素不足,可多吃凤梨、木瓜,藉天然酵素帮助消化,或是将食物先以酵素腌渍半小时,稍微分解后再煮食。
调整作息
调整作息对吸收力有很大影响。消瘦族如能在餐后小睡,可以刺激胰岛素和糖类转化酵素分泌,帮助储存脂肪。吃东西时最好同时喝点东西,水分可以帮助营养被细胞吸收,刺激食欲。果汁是最好的选择,不然边喝汤或边喝其他饮品也行。
积极的心态
要保持身心的愉快,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工作中的紧张和压力、生活中一些小事的想不开、超出人体负荷的“疯狂”学习或工作等,都会使人愈加消瘦。相反,愉快的心理状态、和谐的人际关系则有助于增肥,正所谓“心宽体胖”即是如此。
合理运动
别以为不动就容易长胖,适当的运动才能帮助热量进入细胞,而且变得更健美。当糖分被肌肉组织吸收后,体内血糖降低,才会更有食欲(许多人减肥失败,就是因为运动后食欲大增,摄取比消耗得多)。
大运动量运动、短时间运动和快速爆发力运动都能起到增肥效果,也是欲减肥的人最应忌讳的。
最好少参加其它运动项目的锻炼,特别是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如长跑、踢足球、打篮球等。因为这些运动消耗能量较多,不利于肌肉的增长,而且会越练越瘦。
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出个胖子。无论增肥还是减肥都要循序渐进,只要养成更佳科学合理的起居饮食,困扰我们的体重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们也会生活得更健康。
膳食一度,您的膳食指导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