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特朗普对中国船舶征天价费用,一旦实施美国贸易或陷末日

昭华文使 2025-03-25 15:01:25

彭博社3月24日报道,美国特朗普政府计划对中国建造的商船征收高额费用。

具体方案包括对中国制造的船舶每次停靠美国港口时收取100万至350万美元不等的费用,这一金额根据船舶吨位、建造方及运营公司情况而定。

这一举措可能比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更具破坏性,或将全球贸易推向混乱;批评者将在周一的听证会上指出,这项政策可能给美国贸易带来严重危机。

——【·造个船也能变成政治武器?·】——

这什么概念?一艘中型货轮的价值也就几千万美元,这一停靠就得交出船价值的近10%!

听起来比例不高?别闹了,美国现在几乎不造商船,全球商船99.99%都是别国造的!

一位看透世事的航运业老炮儿直言不讳:这就是拿大锤子砸全球贸易!贸易末日要来了,各位快跑啊!

听证会前,航运业的大佬们已经气到脸色发紫。

世界航运理事会CEO克拉梅克的表态很是愤怒:这种回溯性的、每次停靠收百万美元的方案纯属疯狂!受伤的只会是美国自己的消费者、企业和农民,物价会飙升,就业岗位会消失。

新奥尔良贸易委员会的布尔乔亚透露,很多航运公司已经开始偷偷撤离美国市场,要么取消合约,要么推迟谈判。

这就像你开了个餐厅,突然政府说:用中国产的锅炒菜,每炒一盘收你100美元,结果厨师们都开始找借口不来上班了。

更可怕的是,这政策会把正常的航运模式彻底打乱。

集装箱船一般像公交车一样沿海岸线停好几个港口,现在呢?一次停靠就要交350万,谁还敢多停?

结果就是,所有货物都会涌向洛杉矶港等少数几个大港,场面会比新冠疫情时期还要混乱!

世界航运理事会主席克拉梅克的预言:这会绝对扰乱美国经济,洛杉矶、长滩和纽约等港口会陷入前所未有的拥堵灾难。

当然,总有那么几个唱赞歌的。

美国制造业联盟主席保罗就站出来力挺:中国不公平!美国造船业需要保护!全面实施这政策能恢复美国经济安全,打击中国不公平贸易,重振美国造船业!

——【·中国船舶制造业逆袭“吓坏了”美国·】——

要理解为啥美国这么紧张,咱们得看看中国船舶制造业有多猛。

1999年,中国造的船只占全球的比例才可怜的5%,二十多年后呢?直接占了一半以上!

同期美国的表现如何?惨不忍睹,2024年美国造船厂的产量占全球的比例是……0.01%!这连个零头都算不上啊!

中国船舶集团现在是全球订单量最大的造船企业,它对美国的这波操作当然不爽,直接怼回去说这违反WTO规则。

为啥各国船东都爱去中国造船?大西洋集装箱航运公司的经历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他们先去哪儿问?日韩造船厂,结果人家根本不感兴趣。

转头问美国造船厂,答案更绝:至少七年后才能交付!这生意还怎么做?

最后他们去了中国,不仅价格合适,还能按时交付。

该公司CEO阿博特的吐槽简,13年前做的正常商业决定,现在却要因此倒闭?当时美国船厂忙着造军舰,根本不理我们。

讽刺的是,那时中国船业在世界上还是个小角色,这叫什么事啊!

别以为这只是针对船的单一事件,这是特朗普系统性贸易战的新战线!

特朗普就职演讲时就放话了:不再让美国人民交税养活外国,而是要让外国交税养美国人民!这哥们说到做到,上任后马上开始放大招。

3月4日,中国商品关税提到20%;加拿大墨西哥商品关税25%;一周后,全球钢铁铝产品关税25%,要把全世界都收拾一遍。

有趣的是,这事儿还真不是特朗普一拍脑袋想出来的。

2024年3月,就在拜登任期的最后阶段,五个工会联名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请愿,要求调查中国的航运和造船业。

调查结果恰好在特朗普就职前几天出炉,认定中国确实在瞄准全球海运业并占据主导地位。

新政府一看,这不正合我意嘛,于是在调查基础上提出了更激进的措施。

更妙的是,这竟然成了两党少有的共识点。

2024年12月,国会就已提出两党法案,要通过培训计划和税收优惠解决美国船员短缺问题。

特朗普甚至计划签署一份霸气十足的行政命令——让船舶制造业再次伟大。

这名字取得……也是很有川普味儿。

特朗普还要在白宫设专门的造船办公室,已经提前想要把“航运霸主”这个头衔收入囊中了。

——【·谁会笑到最后?·】——

如果这一提案原版实施,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运费暴涨,某些货物运输成本增加两三倍,最终全由美国消费者买单,通胀率又要起飞了。

贸易路线也会重新洗牌,很多货物会改道加拿大或墨西哥港口,再用卡车运到美国。

这操作的离谱之处在于,美国港口不仅不会更繁忙,反而会失去生意!

据说油轮市场已经开始出现这种趋势,租船人不敢长期租赁中国相关油轮,生怕未来无法进入美国港口。

船东们现在像热锅上的蚂蚁—想买新船,怕被美国惩罚;不买新船,又只能用老旧船只。

去日韩造船厂?人家都排到2028年了!

更大的问题是:美国造船产能严重不足,就算马上全力扩建,也需要几十年才能满足需求。

这就是最大的悖论,即使成功打击了中国造船业,美国也无法立即补上这个空缺。

参考资料:

0 阅读:13

昭华文使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