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还是在头条上看到这条消息:日本外科医生石飞见证了200个老人的死亡,结果却发现,“老死”也许并不痛苦,他们也许是最幸福的!

这家日本养老院很特殊,他们不对老人进行任何的抢救,眼睁睁看着老人死去。记者为此进行了探究,科学家还检测了100多位临终老人的大脑,他们发现:
当人自然老死时,各个器官都会慢慢的衰竭,大脑细胞也会慢慢地死去。这个过程可以持续2一4天。在这几天里病人会渐渐地感受不到身体上原有的病痛。
这是大自然给人设计好的本能,所以大多数老人临终都是安祥的,因为他们感受不到病痛了。

说到这使我想起我的父亲,2017年他以90高龄辞世,临终时就是这种状态。没有任何的病状,用俗话说就是“老病”。慢慢地不再吃饭,时而清醒,但大多数时间是昏睡。昏睡中还有时自言自语,与去世的亲人在说话,还叫着他们的名字。
最后那天,持续昏睡,没任何的痛苦,只是拉了几次,用老话说是“净肠”了。最后呼吸越来越弱,走得非常安祥。
话说回来,如果送医院抢救,割喉、电击等行为,却会激起大脑的活动,使人的痛苦加倍。

但若按传统观念,老人临终不送医院去抢救一番,一怕死在家里房子不吉利,二怕被亲友指责为是心疼钱,被骂为是不孝之子。
所以总的说来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当事者即老人自己的想法最重要。在这一点上我想我们50后大都想得非常开。与同年代条友交流互动时都表示真到了最终一刻,一定事前嘱咐好儿女,一坚决不进ICU,二不许插管电击。
请让我们有尊严且不痛苦地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