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看邯郸常跃进师友的文章,他们有《邯郸晚报》七读翁,定期相聚,其情其景令人羡慕。说起来我也有恰巧七人(七家)的定期聚会
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精神备受全国人民的关注,出台的各项稳经济保民生促消费的措施更是深得民心。会议提出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
老工友、老同学到一起一聚,普遍吐槽人老了真不容易,别说逢年过节了,就是平日的周末,儿女们带孩子回家,成了给父母的脸、成了
这是“广东的重庆女人”师友的文章中提到的,这位85岁上吊自杀的老人和她原来在一个公司工作。老人有一儿一女,老公以前在城里
我的一个亲戚家,当公婆的正和儿媳妇就买三室房还是两室房展开争论,这是为什么呢?须从头说起,老两口企业退休,养老金都不高。
看到一篇读后扎心的散文诗,大意如下:一位98岁的老母亲住在养老院,在她生命即将终结之时,对院长说想在家中离去。但这个临终
我退休至今17年了,除2014年南京的四叔去世,去那里奔丧外,我没走过其他亲戚,包括兄弟姐妹。上个月去俄罗斯旅游,因在北
动不动就是“断崖式”,这种吓人的话在网络上寻常可见。而且还有一种说法是人过了60岁、70岁更会“断崖式”衰老。这种话语有
我今年69了,入头条近7年了。经常在网上见到同龄人亦或比我还年轻的人,常在探讨:老了怎么办、有了大病怎么办、儿女不孝顺不
说实话看了这位儿媳妇的微文真让人哭笑不得,当然感到她是个直爽人,有些话说的还是有道理的。在如今金价疯狂上涨、正处高位的情
选择去俄罗斯旅游,是听从了相约一起出游的好友之建议。他认为目前俄罗斯对我们比较友好,而且美西方正在制裁它,没有美西方的游
说老人再婚就是彼此所图,为了利益,其实年轻人头婚,又有几个不谈钱、不谈房子车子、不看对方经济地位的?其实老人再婚的前提应
看了一段据说是很通透的话,但是让我透心凉:一定要记住,人老了以后,不会再有谁跟你亲近了,因为你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你不要
那天因为老家一同学的岳父去世,几个市中的同学一起过去抚慰,中午自然少不了一场聚会。席间大家都很关心那位丧偶近两年的同学,
我是56年的猴,今年69岁了,如果认真算起来,这辈子一共坐了两次飞机,但第一次的经历与现在比,也实在上不了台面。那是19
早上与第一波(包括昨晚10点以后)的条友互动完,暮然抬头一看,今天是上头条的第2355天,还差几个月就7年了。而且今天恰
集聚名人效应的《我的后半生》终于落幕了,虽然某些剧情经不起推敲,但用老人再婚这个热门话题来吸睛,也确实让人有可推敲之处。
这次在俄罗斯和北京旅游,见惯了很多吐槽自己老公的大妈,特别是在涅瓦河大街上,一位陕西的女士因为没找见自己的老公,于是跟着
人不能太精明,算计来算计去,光想找个又文雅又能干的后老伴陪侍自己,只想得到自己想要的,而且又不想给予对方想要、且自己有的
这次去俄罗斯旅游之前,在主页上一透露点信息,便有交往好几年的条友好心劝我:这么大年纪了,养老金又不多,还是老实呆在家里颐
签名: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