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从死不过是自欺欺人,从这个事例中我们能悟出什么道理

景同趣趣 2025-02-21 03:59:52

看了一个条友所写自己母亲的事例,让人抚掌叹息。在如今很多老人张口就说“小病从医、大病从死”,看似潇洒,但按老话说这是“火炭没落到自己脚上”,真到临未了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楼主的母亲生前也常说类似的话,以至也相信母亲面临生死抉择会坦然面对,顺其自然。但当84岁的母亲得了不治之症,医生说或许经化疗还能延长生命,并制定了6个周期化疗、28次放疗的方案时,如何面对?

此时楼主不想让母亲经历生不如死的痛苦,与其毫质量的活着,不如痛痛快快地走。而且她认为母亲会和自己想法一样。而她弟弟则不同意,她弟媳则说不如直接征求母亲的意见吧。

母亲拿出了自己两张共8万的存折,用祈求的目光看着他们:我只有这些钱了,如果不够就要拖累你们姐弟了。我不想死,想活着。

楼主这才明白,人在健康时说的再豁达,但真的面对生死抉择时,却都还是有强烈的求生欲。

最后的结局是,老人在做第四个周期化疗时,终因病情加重离世。连8万块钱也没花完,她弟弟也因此后悔是自己的决定害了母亲。……

其实我认为这姐弟都没有对错,也不必后悔。因为当谁面临亲人的生死抉择时,都无法预知未来且难以决定。

但我想如果是换一种思路呢?既然是无回天之力,倒不如别告诉老人真情,只说是慢性病,医生让服药调理。然后用这8万块钱,带着老人去名山大川去旅游,择山青水秀地休养生息,最起码不会遭受化疗这难以承受之罪吧?

我一中专同学给我讲过,他一好友老大哥,就是得了不治之症,连医生都建议别治了。夫妻俩出去旅游,在云南小住,一天夫妻俩在公园长椅上小坐休息时,靠在妻子身上头一歪就走了。这不比承受化疗折磨还是走了的强?

0 阅读:0

景同趣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