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右史,唯爱画图。如果觉得好,麻烦点赞支持一下,举手之劳而已。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说的就是神奇的法兰克。
法兰克人(Franken)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原本生活在莱茵河以东的下游地区,与罗马帝国的高卢行省隔河相望。

3世纪末,趁罗马兵团调往东部,法兰克人与阿勒曼尼人一样老是骚扰高卢地区。罗马帝国很头疼,最后只好允许他们过河居住,但条件是为罗马戍守边疆。
从此,法兰克人就这样被“招安”了,过上了吃罗马“皇粮”的日子。
眼见罗马帝国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日耳曼蛮族们纷纷进来抢地盘。476年,西罗马帝国终于挂了。

法兰克人一看:大家都抢,咱也别给罗马当“打工仔”了,索性也反了,并伺机不断扩张。
481年,法兰克人兼并了查蒂人,由萨利安与利普里安两部变为三部。其中,萨利安法兰克人最为强大,首领为克洛维,与利普里安法兰克人互为同盟,驻地图尔内。

486年,萨利安法兰克首领为克洛维联合其他部落在苏瓦松战役中击败仍效忠罗马帝国的苏瓦松王国,吞并了塞纳河与卢瓦河地区。之后,克洛维迁都苏瓦松,正式建立法兰克王国,并以祖父之名开创墨洛温王朝。

克洛维颁布了影响深远的《萨利克法典》,还娶了勃艮第王国的公主克洛蒂尔德为王后。这位王后是天主教徒,多次劝克洛维皈依天主教,但克洛维不为所动。直到发生了一件大事。
506年,阿勒曼尼人大举入侵利普里安法兰克人,克洛维应邀救援。法兰克人是战斗民族,阿勒曼尼人也不是吃素的,双方大战于托尔比亚克,战况惨烈,一度对法兰克人不利。情急之下,克洛维高呼:
“耶稣基督…我诚挚的向您祈求,助我战胜敌人!如果您的力量被证实的话我会信奉您,并以您之名去受洗。…”

奇迹居然出现了,阿勒曼尼人开始撤退逃跑,并向法兰克人投降称臣。战后,克洛维与3000亲兵皈依天主教。今天法国巴黎就有以托尔比亚克命名的一条道路与地铁站。
507年,在天主教会的支持下,克洛维出兵讨伐异教徒西哥特人,占领其首都图卢兹,将其赶往西班牙。

经过二十多年的征战,法兰克王国脱颖而出,成为高卢地区的主宰。
法兰克人有一个传统:王位继承遵循先分割、后统一的方式,然后发现一个有神力者统一。记住这个很重要的传统,这就是导致法兰克王国老是分分合合的Buff,有点类似于汉武帝的“推恩令”,但又不完全一样。
所以,根据这个传统,511年克洛维去世后,法兰克王国一分为四,如图所示:

梅斯王国:长子提奥多里克继承,刚开始先都兰斯,后都梅斯,故称梅斯王国;还有一块飞地奥弗涅。
巴黎王国:次子希尔德贝尔特继承。
奥尔良王国:三子克洛多梅尔继承。
苏瓦松王国:幼子克洛塔尔继承的是法兰克王国的龙兴之地,还有一块飞地在阿基坦。
四个儿子里面,幼子克洛塔尔野心最大。克洛塔尔:我就是那个有神力者,所以理所当然我来统一!

524年,三哥奥尔良国王与勃艮第人打仗时战死,克洛塔尔马上霸占三嫂,弄死侄子,当上了奥尔良国王。
531-532年,克洛塔尔找了个借口,联合兄弟攻打西哥特王国,夺取了加斯科尼等地,基本上将西哥特人赶出了高卢地区。

534年,克洛塔尔又联合大哥、二哥攻灭并瓜分了勃艮第王国,完成了父亲的遗愿。

趁着东哥特人与东罗马人之间干仗,537年,克洛塔尔出兵攻取了普罗旺斯,夺得地中海出海口。
555年,大哥的长孙梅斯国王早逝无嗣。558年,二哥巴黎国王也去世。克洛塔尔又分别故伎重施,终于完成法兰克王国的统一。

克洛塔尔使用各种卑劣的手段,处心积虑地完成了统一,但始终拿阿勒曼尼人没有办法。561年,克洛泰尔一去世,按照法兰克人的传统,王国又一分为四,比上次还碎,如图所示:

四个王国之间接着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什么夫妻情、兄弟义,全然不顾。经过50多年的争斗,苏瓦松王国又胜出,613年,克洛塔尔二世统一法兰克王国。

由于大贵族在战争期间实力大增,克洛塔尔二世不得妥协,承认大贵族的特权,并将王国一分为三,如图:

从此,“四国演义”变“三国杀”,法兰克王权衰弱。克洛塔尔二世的儿子达戈贝尔一世勉强能维持王国统一,639年他一去世,三个王国之间实际上独立,相互厮杀。

各大王国贵族推举原王室财务总管为“宫相”管理政务,法兰克国王和各小王的权力实际被架空,进入了一百多年的“懒王时期”。
三国演义最先出局的是勃艮第,一开始纽斯特利亚王国宫相占据上风,后来奥斯特拉西亚王国宫相实现逆袭。

687年,出身加洛林家族的奥斯特拉西亚宫相丕平二世成为唯一的宫相,再次实现了法兰克王国的统一。

717年,丕平二世的私生子查理继任宫相,以赫赫战功为其家族的统治注入合法性。732年,查理在普瓦提埃战役中打败不可一世的阿拉伯人,创造了步兵战胜骑兵的神话,拯救了西欧。查理由此获得了“马特”的称号,意为“铁锤”,即查理·马特或“铁锤”查理。查理·马特:阿拉伯人,滚回你的西班牙,走你!

查理·马特一战成名,统治日益稳固,而法兰克墨洛温王朝的国王就像吉祥物一样,一代不如一代。但查理·马特只想做“曹操”,废除“汉献帝”的任务,就交由他的后代完成吧。

751年,查理·马特的儿子“矮子”丕平即丕平三世终于摊牌了,不装了。在教皇的支持下,他直接把墨洛温王朝的末代国王希尔德里克三世这位“墨献帝”送进了修道院,加冕成为国王,开创了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

768年,“矮子”丕平去世,按照法兰克传统,又该分了。两个儿子查理曼与卡洛曼瓜分了国土。

只不过卡洛曼三年后很快挂了,查理曼兼并他的领土,成为唯一的法兰克国王。至于是怎么死的,烛影斧声,您就琢磨去吧。

查理曼继位后,四面出击,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开启了戎马倥偬的一生,如图。他南讨阿基坦叛乱势力和西班牙穆斯林,建立西班牙边区;西讨布列塔尼人,使其臣服;东征萨克森人、巴伐利亚人等,将日尔曼尼亚纳入版图;东南灭伦巴第王国,讨伐罗马贵族,为教皇解忧。

800年,鉴于查理曼的伟大功绩和投桃报李的想法,罗马教皇给查理曼加冕,使其成为“罗马人的皇帝”。由此,法兰克王国升级为帝国,与东罗马帝国分庭抗礼,查理曼由此以大帝之名载入史册,他也是红桃K的原型。

814年,查理曼去世。本来按照法兰克传统,国家又要分了,但三个儿子死了俩,法兰克帝国就完整的被幼子“虔诚者”路易即路易一世接收。
虽然也分封了国土,但为了帝国的统一,路易一世想改行长子继承制,结果引起其他儿子的不满,引发轩然大波。
840年,路易一世去世,长子洛塔尔一世成为合法继承者。按照传统,洛塔尔一世想重新统一帝国,结果遭到两个弟弟“秃头”查理与“德意志人”路易的反对。842年,“秃头”查理与“德意志人”路易分别用各自的方言即古法文与古德文签订“斯特拉斯堡誓言”。

最终,洛塔尔一世在内战中败北,843年,三人在今法国东北部签订《凡尔登条约》,法兰克帝国一分为三,如图所示。作为回报,洛塔尔一世获得了皇帝的称号。

三兄弟当中,西法兰克国王“秃头”查理野心最大,对外无能,对内有术。855年,长兄洛塔尔一世去世,按照法兰克人的传统,中法兰克王国又一分为三,如图。

“秃头”查理一直觊觎中法兰克王国北部领土,就等机会下手。
等了许久,机会终于来了。863年和869年,普罗旺斯国王和洛林国王两个侄子先后去世。本来这两块领土应该由意大利国王统一,但870年“秃头”查理立即联合东法兰克国王“德意志人”路易给大侄子意大利国王施压,双方在今荷兰签订《梅尔森条约》,瓜分了洛林王国,还占了普罗旺斯一块领土。

875年,“秃头”查理的大侄子意大利国王洛塔尔二世去世,“秃头”查理又接过了皇帝的称号并得到了教皇的加冕,成为加洛林法兰克帝国的继承者。
至此,今天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前身的版图雏形基本形成。
前面说过,西法兰克国王“秃头”查理野心不小,能力并不行。面对维京人的入侵和国内地方势力的叛乱,“秃头”查理束手无策。

880年,他的继任者为了对付维京人和国内叛乱势力,签订《里贝蒙条约》,将获得的洛林割让给东法兰克王国以换取中立。这件事为日后法、德两国的冲突埋下了祸根。

日耳曼语族与罗曼语族分界线
三国分立的局面已成既定事实,日耳曼语族与罗曼语族的分界线早在842年“斯特拉斯堡誓言”时就已经形成,法兰克人“先分割,后统一”的Buff失灵了,一统不可能再实现了。
这事按理说到这里就该结束了,但西法兰克王国不死心。911年,东法兰克国王“孩童”路易去世,加洛林家族的东支男系绝嗣,西法兰克国王要求按照传统继承东法兰克王国。

但东法兰克王国居民主要是日耳曼人的四大部族,他们与高卢的西法兰克王国语言和风俗差别巨大。而且,查理曼大帝在征伐萨克森人时欠下了累累血债,使其死伤高达百万之多,这个时候全想起来了。
四大部族联合抵制:你们还想压迫我们当主子,凭什么?
于是,萨克森、弗兰肯、士瓦本、巴伐利亚等日耳曼四大部族自行选举加洛林王朝女系、弗兰肯公爵康拉德一世为国王。919年,他们又选举了与加洛林关系更疏远的萨克森公爵“捕鸟者”亨利为王。

在法兰克帝国分崩离析的国土上,德意志王国取得了东法兰克王国破土而出。987年,西法兰克也被法兰西王国所取代。意大利则因为先前发育不良逐步走向解体,成为日后哈布斯堡与法兰西竞相争夺的战场。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Buff失灵了,说的也是法兰克。

(本图文由天启元贞独立创作完成,创作不易,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