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是维持人体健康重要的营养物质和自由,其能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还在胶原蛋白合成、铁吸收和免疫功能调节中起到关键作用。最近甲型流感高发,许多人主观认为补充维生素C可以有效防治甲流,从而盲目补充,但时间上这种认识是有误的,维生素C并不能直接“杀死病毒”,可以通过增强免疫力来帮助机体更好地应对感冒,减轻临床症状,因此不要将其当作治疗感冒的“万能药”,正确用药仍需遵循医嘱。
30多岁的陈女士是一家公司的职员,平时工作很忙,经常加班,这导致她的饮食、睡眠都很不规律,自身抵抗力也较差,动不动就爱感冒 、发烧,所以她家里常备退烧药、维生素C等。最近1个多月甲型流感高发,陈女士公司很多人被感染,有些甚至因为病毒性感冒而请假,陈女士也不幸被感染,但是她因为工作原因没有请假,而是自己泡了点维生素C泡腾片来缓解,她认识只是普通感冒,没什么特殊的。
3天前,陈女士感觉自己的咽痛明显加重,甚至说不出话了,而且伴有低烧,最高烧到38.7℃,身体也非常虚弱,于是连忙被家人送至医院。医生第一时间为其完善了相关检查,结果诊断为重度甲型流感,给予了对症的抗病毒、补液、退烧等对症治疗,经过3天的治疗后陈女士感觉好多了,于是反问医生不是说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吗?为什么自己天天喝也没用呢?医生解释道对于病毒性感冒而言抗病毒治疗是关键,而维生素C并不具有杀死病毒的作用,预防感冒的效果有限,因此还是要坚持规范化的治疗,陈女士答应了。
一、维生素C的作用机制和药理学特点维生素C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它广泛参与人体的多种代谢反应,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等多重作用机制,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的重要营养物质。
1、抗氧化作用
维生素C是人体内一种关键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活性氧和自由基,减少由氧化应激和自由基对细胞成分的损伤,保护DNA、脂质和蛋白质免受氧化应激的破坏,保护保护细胞、活性酶和功能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2、参与胶原蛋白合成
维生素C在胶原蛋白的合成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胶原蛋白的成熟过程需要赖氨酸和脯氨酸的羟化反应,这些反应分别由赖氨酸羟化酶和脯氨酸羟化酶催化,而这些酶的活性依赖于维生素C的参与;其次,维生素C通过作为辅因子,促进铁离子从高氧化态还原为活性态,维持酶活性,增强胶原纤维的稳定性和功能,维持皮肤弹性、伤口愈合和血管壁完整性。
3、免疫调节作用
维生素C可以提高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吞噬能力能力,并且促进巨噬细胞清除病原体,同时减少因过度激活免疫细胞而引起的组织损伤;其次,维生素C能够促进B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抗体生成,同时可以刺激T细胞增殖和分化,增强适应性免疫反应。
4、抗炎作用
维生素C通过减少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保护内皮细胞,抑制由氧化应激诱发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感染或免疫过度激活引起的组织损伤。
5、促进铁的吸收与代谢
维生素C将食物中的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后者更易被小肠粘膜细胞吸收,并且通过与铁离子结合,减少游离铁在体内的氧化反应,从而降低铁介导的氧化损伤。
维生素C在高温、光照和氧气的环境下容易分解。所以含维生素C的食物在烹饪或储存过程中容易造成损失;其次,维生素C毒性较低,极少引起严重副作用,即使过量摄入未被利用的部分也会随尿液迅速排出体外;第三,维生素C主要在小肠上段通过主动转运和被动扩散的方式吸收,因此肠道功能的对于维生素C的吸收和利用非常关键;最后,长期高剂量使用可能导致胃肠不适或尿路结石等不良后果,因此不宜大剂量服用。
二、临床上维生素C可以辅助治疗这5种疾病维生素C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对多种疾病具有治疗或者辅助治疗的 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大多数疾病中维生素C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在一线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因此一定要注意联合用药,临床上维生素C可以治疗或者辅助治疗以下5种疾病。
1、坏血病
坏血病是因维生素C缺乏导致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皮下出血、关节痛、贫血和伤口愈合不良。维生素C是治疗坏血病 的核心药物,其在胶原蛋白的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作用,科学补充维生素C可迅速缓解坏血症的各种症状。临床研究表明坏血病患者在补充每日100-200 mg维生素C后,症状在48小时内显著改善,血液中的维生素C水平迅速恢复正常,且在1周内可完全治愈坏血病。
2、辅助治疗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如普通感冒和肺炎,常伴随氧化应激和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维生素C作为抗氧化剂和免疫调节剂,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减少炎症因子分泌,并通过抗病毒作用减轻感染的严重程度。临床研究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维生素C可以有所缩短感冒的发病时间,改善疾病预后;对于肺炎患者而言,维生素C可以显著降低病程长度和死亡率。
3、黄褐斑
维生素C通过中和自由基,减少紫外线诱导的氧化应激,干扰黑色素生成的关键酶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减少黑色素沉着。临床研究表明局部涂抹维生素C可以使得色素面积显著减少,皮肤亮度提高,且未出现明显副作用。
4、辅助防治心血管疾病
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氧化应激、内皮功能障碍和慢性炎症密切相关,而维生素C可以促进一氧化氮生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且可以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可以抗炎作用减轻血管炎症。临床研究表明科学补充维生素C对于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可以有效减轻疾病程度,缓解临床症状。
5、痤疮
维生素C在痤疮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得益于其抗炎、抗氧化以及促进皮肤修复的特性。临床研究表明外用维生素C制剂可以有效减少痤疮红印和色素沉着,改善皮肤质地,淡化疤痕,特别是与锌、维生素E、胶原蛋白等联合使用,可增强疗效。
三、维生素C真的能防治病毒性感冒吗?如何正确补充维生素C?病毒性感冒是一种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症状包括咽痛、流鼻涕、咳嗽、鼻塞、发热等,生活中总是有传言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C来防治病毒性感冒,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单独使用维生素C并不具有防治病毒性感冒的作用,必须在抗病毒、退热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
对于甲流、乙流等病毒性感冒的患者而言,及时进行足量的抗病毒治疗是核心,常用的药物有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但是维生素C并不具有抗病毒作用,因此单独使用是无法有效治疗病毒性感冒的,而且容易延误病情,所以千万不要将其作为治疗病毒性感冒的“神药”。
因此必须在抗病毒的基础上联用维生素C才能最大程度充分发挥维生素的辅助治疗作用,特别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补充剂量
病毒性感冒时,机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量增加,建议每日摄入量提高至1000-2000 mg,分次服用,以提高血液中维生素C的浓度并维持稳定供给。
2、注意饮食调整
饮食中摄入天然维生素C,不仅有助于满足日常需求,还能摄入其他抗氧化物质,常用于补充的食物包括橙子、柠檬、西兰花、青椒、甘蓝、菠菜、西红柿等蔬菜和水果。
3、补充充足的水分
维生素C代谢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水分支持,多喝水有助于缓解感冒症状,建议每日补充温开水2000ml左右。
4、保证良好休息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人体免疫功能的最好方法,做好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可以有效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加快病情康复。
四、科学补充维生素C注意4点虽然维生素C本身的安全性较好,而且是水溶性维生素,过量服用大多数也会从尿液中排出,但是如果长期补充依然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反应,特别是其与部分药物会发生交叉反应,导致其他药物的药效受到影响,因此科学补充是关键。
1、 注意维生素C的服用剂量和方法
成人每日推荐维生素C的摄入量约为100毫克,最大耐受上限为2000毫克每日,超过这个剂量可能引发副作用,建议将大剂量分次服用,因为一次性大剂量可能导致吸收率下降,同时也增加对胃肠道的刺激风险。
其次,服用药物性维生素C时,最好选择随餐服用,利用食物的缓冲作用降低胃部的不适感,同时也能促进吸收效果;
最后,对于需要长期补充维生素C的人,建议定期监测身体状态,避免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
2、注意维生素C的不良反应
高剂量服用或长期服用补充维生素C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例如腹泻、恶心、呕吐、腹部绞痛等;其次,长期高剂量服用维生素C会增加草酸钙结石形成的风险;第三,少部分人可能对高剂量维生素C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不适应,继而诱发红细胞溶血;最后,极少数患者对于高剂量的维生素C过敏,这类患者应避免高剂量或长期服用。
3、 注意尽量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C
通过天然食物摄取维生素C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方式,因为天然来源的维生素C伴随其他营养素,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并利用。许多水果和蔬菜都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例如橙子、柠檬、草莓、猕猴桃、木瓜等水果,以及西红柿、红甜椒、绿叶蔬菜、甘蓝等蔬菜。但特别注意的是维生素C对热、光和氧气非常敏感,在食物加工和烹饪过程中容易流失,建议尽量选择生食或者采用低温蒸煮或快炒的方式,尽量减少维生素C的流失。
4、注意维生素C避免与这些药物联合使用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高剂量维生素C可能影响抗凝药的疗效。
抗酸剂:含铝的抗酸剂(如铝制剂)可能与维生素C结合,增加铝的吸收,特别是对肾功能不全者有害。
化疗药物: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可能降低某些化疗药物的疗效。
五、总结维生素C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营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感染、调节免疫力等多重作用,可以有效辅助治疗多种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其次,需要注意的是单独使用维生素C是无法有效防治病毒性感冒的,一定要与常规的抗病毒治疗相结合,并且在补充维生素C的同时做好休息、多饮温开水、补充必要营养等多方面措施,从而从根本上治疗病毒性感冒。
谢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麻烦点个赞或者收藏,如果您的家人朋友也有相关问题,请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们,谢谢。想要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关注小五的头条号——小五的健康科普小站,早关注、不迷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