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温家宝总理值得大书特书。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温家宝总理将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了经济建设、攻坚扶贫、基建设施等重大决策问题上。
老话常说: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子?
在贯彻部署党中央的战略决策时,温家宝总理身边有着四位著名的得力助手,他们分别是黄菊、吴仪、曾培炎以及本文的主人公回良玉。
回良玉,1944年10月出生于吉林榆树,20岁时参加工作;43岁担任副省长;54岁担任省委书记;59岁时,回良玉任国务院副总理。
2013年前后,回良玉退出一线领导岗位。
现如今,回良玉已经79岁,他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在不妨碍地方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积极提出自己的宝贵建议。
那么,回良玉迄今为止的从政经历与人生当中,发生过哪些不为人知的动情故事吗?
图|主持会议的回良玉一、吉林——生我养我的地方吉林省榆树市地处吉林省与黑龙江省交界,位于松辽平原的腹地。
老人们常说:东北三省尽是肥沃的黑土地,而榆树市更是黑土地中的黑土地。
因为地势较平坦,加上气候宜人,非常适宜种植农产品和畜牧业,为全国第一产粮大县,榆树素有“天下第一粮仓”之美誉。
在这片黑土地长大的回良玉,有着与生俱来对土地的依赖和对农民的深深依恋之情。
回良玉出生于榆树一个普通农家。
从孩提时代,回良玉生活学习的地方,给他留下深深的情感和记忆。
那时的他吃着家乡的玉米、小米,饮用着香醇甘甜的松花江水。
家乡人民的淳朴善良,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回良玉,赋予其受益不尽的丰富营养。
当谈到自己的家庭时,回良玉也是毫不避讳,他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单位职员,身体多病,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月工资收入还不超过40块钱。
回良玉共有五个姐姐,因为家庭人口众多,导致生活十分困难,小时候的回良玉一度为学费发愁。
为了生计,母亲养了一头奶牛,放学回家由回良玉和姐姐牵到郊外放牧。
奶牛产的奶,家里人谁都不能喝,要卖出去赚些钱贴补生计。
当时卖奶送奶的任务就落到了回良玉的头上。
为了上学不迟到,回良玉每天要早起,背上装奶瓶的袋子,另一只手拎着书包,提前两个小时出门,在上学的路上送牛奶,放学后还要把每家的奶瓶取回来。
尽管如此,父母对回良玉特别唠叨,提出很多要求,令他有些不耐烦。
长大成人后,回忆这段往事时,回良玉深深感觉到了父母对他的殷殷期盼。
可以说在回良玉幼年和少年时期,榆林当地淳朴的民风,以及长辈的严厉教导,让他养成了民族的传统美德,积累了民族的优秀文化。
读完初中后,由于家庭子女众多,生活十分困难,回良玉的父亲坚持让回他报考中专,以便能够早几年进入社会工作赚钱贴补家庭。
几年的吉林农校学习,让回良玉受益匪浅,让他了解了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一些偏远地区贫困落后的现实。
从那时起,回良玉将“以民为本”,和“民以食为天”的道理深深印刻在脑海中。
等到工作后,回良玉踏实肯干,与一位同龄女子结婚后,回良玉把家搬到了榆树县里。
妻子生孩子时,他都没在家,还是街坊邻居帮忙找来医生,煮了小米粥和鸡蛋,悉心照料。
图|吉林榆树质朴的邻里感情,令回良玉温暖而又感动。
包括在工作上一些老领导、老同志真情坦诚的关怀和支持,更让他终身受益
32岁时,回良玉就任厅级干部;40岁时担任省级职务。
每一步成长,回良玉愈发觉得凝结着组织的培养和家乡父老的帮助。
回良玉的青春年华伴随着榆树乃至吉林以及整个东北三省的发展,他与家乡的领导、工作人员,一起奋战在前线工作。
那种同舟共济、共谋发展的成功和快乐是回良玉人生的宝贵财富。
二、转战安徽与江苏从1985年开始,回良玉正式担任吉林省委常委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农村工作部部长。
1987年后,回良玉任吉林省副省长。
这段时间,全国各地农村经历了“人民公社”到“包产到户”的重大变革。
回良玉经常深入田间地头,积累了很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经营管理的实战经验。
1991年,回良玉调离吉林,前往北京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是偏向农村政策调查研究,这也是回良玉调入北京的重大原因之一。
到了中央工作后,回良玉发现自己在地方积累的实战经验看上去非常实用,与其他一些老同志交流起来的话,还是有许多不足。
在这段时间,回良玉理论层次的提升非常快,一位曾经接触过回良玉的中央老干部说:“回良玉在农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非常熟悉农村,对农村的每一个政策和细节都把握得非常清楚。”
经过为期一年的学习深造,1992年,回良玉被任命为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主管湖北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
1994年后,回良玉出任中共安徽省副省长、代省长、省委副书记、省长、省委书记,在安徽的从政经历,让回良玉的农业治理才干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众所周知,安徽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农业大省。
20世纪70年代末,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进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安徽一直处于我国农业改革的前沿阵地。
2000年前后,安徽省作为全国农业税费改革试点省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可事实却是,因为安徽是“泄洪区”,加上因为历史遗留的相关问题,使得安徽的地域优势一直没有发挥出来,成了“三不管,三不靠”,没有享受到相关的优惠政策。
那时的中国社科院农业专家认为:安徽的农业有着许多不利条件,虽然这块地方是传统农业大省,但山区多,贫困地区多,还处于长江淮河水患的受灾区。
然而,回良玉主政安徽期间,他花了大力气在治水、农业产业化、农业税费改革,改变安徽一些贫困地区的面容面貌,取得的成果也是可见一斑。
此外,回良玉特别重视安徽全省的发展,他提出“科技兴省,外向带动,持续性发展”的三大战略。
图|主政江苏的回良玉即使到了20多年后的今天,安徽同样也是一个“科教之城”,依托中国科技大学,收获了许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科研成果。
2000年前后,回良玉又从安徽调任江苏担任省委书记。
江苏比之安徽,二省的条件以及地缘优势有了明显的变化。
因为江苏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是我国传统的工业大省、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刚到江苏的回良玉,没有把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农业建设生产或者工业生产方面,而是营造了一个“居安思危”的氛围。
按照回良玉的想法,江苏每年的经济总量不是居全国第一就是第二,可是一些兄弟省份都在千方百计加快发展。
当时,江苏的主要经济指标与广东包括山东、浙江的差距和距离都在拉大与缩小。
回良玉担任江苏省委书记后,立即营造出了一种危机感与紧张感。
他认为江苏应当对自己有着更高的标准,敢于迈出关键的一步,提升综合实力与竞争力。
在这个大背景下,回良玉很好地利用了江苏的文化历史特点和地缘优势,加大对外开放规模、吸引外资。
在治理江苏的问题上,回良玉曾经明确说过:“我们要利用外资抢抓两大机遇,还要趁跨国公司抢滩中国市场的心理,主动承接加强合作,快速形成苏南与沿江地区的重工业化基地、信息产业化基地。
更要大胆地走出去,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壮大自己。”
事实证明,20多年后的江苏继续沿着回良玉副总理当时制定的发展目标快速前进。
三、转入更重要的领导岗位回良玉主政湖北、安徽、江苏三个省份时,采取了不同的治理办法。
2003年,当59岁的回良玉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之际,“三农”问题被提到很重要的位置。
回良玉凭借长期在农业工作的宝贵经验,在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内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为是主管“三农”问题,回良玉担任副总理期间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他屡次强调:“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围绕农业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这条主线。”
因为回良玉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农业发展,在当时进入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壮年劳动力紧缺、生产经营成本快速上升、市场风险加大的波动阶段。
因为中国是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必须要保障基本的农产品总量平衡,使得现代农业建设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压力和复杂性。
针对这一问题,回良玉着力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技术、人才基础,突出强化水利、农田、生态三大基础设施,改善农业机械、信息网络、农资工业三大装备条件。
更要想办法完善现代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制度,保护好耕地和水资源。
只有各部门合理统筹安排,各地区科学制定推进本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划,这才能让中国坚定不移地走着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图|回良玉出席残疾人运动会除此之外,回良玉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时期,他完善扶贫战略政策体系,确保一系列攻坚扶贫的目标得以实现。
2010年至2011年,安徽、浙江等华东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回良玉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看望慰问抢抗洪抢险一线的居民。
在那几年里,回良玉经常外出视察工作,指导各地要做好防汛抗洪救灾与预防工作。
在关爱残疾人方面,回良玉同样建树颇丰,他积极调动各部门与社会有效资源,重点倾斜我国的一些残疾人组织和福利机构。
总之,在回良玉的全力运转以及带头平衡各部门资源,有效落实党中央的战略决策之下,从2003年至2013年间,我国的农业、扶贫攻坚问题包括防汛抗洪准备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工作成绩,工作成绩更是有目共睹。
这一切不能说都是回良玉个人功劳,但他也是出了很大力,是相关政策和细节问题的具体落实者,背负了各方面的压力。
结语2013年前后,回良玉逐渐退居二线,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回良玉会经常练习书法,并对家乡吉林榆树的发展提出许多宝贵意见。
2017年,回良玉同志出版了《九乐集》。
此书是回良玉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付出了真挚的感情而写作的一部散文集。
务实的好总理
作者可能对70年代的40块钱没啥概念
按照回良玉的想法,江苏每年的经济总量不是居全国第一就是第二,可是一些兄弟省份都在千方百计加快发展。 当时,江苏的主要经济指标与广东包括山东、浙江的差距和距离都在拉大与缩小。
在位务实!搞经济为主,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亲民总理
我的父亲在新闻联播上看到他就说:单从面相就知道他是个好官。真的很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