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追求什么?还是在逃离什么?

老张看职场 2025-02-24 20:57:16

昨天和朋友聊了有关“主动离职”的话题,借着这个话题,再聊个与之相关话题:关于新工作的选择。

总结一句话,可以作为参考给可能需要的朋友:当你有想离开现在的公司而去一家新的公司的时候,你是在追求什么?还是在逃离什么?

可以用三个角度做个自我审视:

一是:现在的工作是否足够确定“价值全无”?

离开现有的工作,一定有很多理由。具体到每个人的原因,也一定非常个性化和具体。但值得注意的是:把所有这些具体的理由加在一起,往往咱们容易归结成一句话:“这里不适合我。”

但,泼点凉水,这句话我们也可以反问一下自己:“到底是这里不适合我,还是我‘不适合’这里?”

客观地讲,所有公司但凡依然存在的所有工作岗位,这个岗位本身的价值是一定存在的。如果咱们自己觉得现在手头干的活“没啥意思也没啥意义”,很可能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适合?还是不胜任?之前我经常讲职场人“本职价值”与“增值价值”的观点,可以说任何一个职场岗位,如果足够经营,这两份价值一定各有“内容”。这里并不是说主动离职就是自己没干好,但是咱决不能忽视工作本身价值的存在,给自己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现在手头的工作,看看是不是自己已经足够做的够深够透?

另外再说一点:离开现有的工作,你将要失去的,你是否真的舍得?往往职场中也会有“围城”的感觉。对现在已经拥有的,觉得“理所当然、无所谓”,但是出去了之后发现,原来的老东家还是不错的,曾经每天你习以为常的公司福利,新公司未必有,或可能是需要你“额外购买”的......

我的某位朋友,毕业之后去了国家某部委工作,我们很羡慕!在北京有了户口、还能福利买房,工作更是相当的体面!但是TA总觉得工资太少了!于是后来TA跳到了某民企,据说还是一个家族企业。最开始人家蛮看重TA的,但是TA那种国家中央机关的工作作风,并不适合那家家族企业......后来干的实在是不开心,便离开了。但是已经回不去之前的国家部委单位了,而且因为之前部委工作有“脱密”要求,很多相关的单位应聘都是有限制,蛮不容易的......

二是:新工作能带给你的价值是什么?

选择一份新工作的理由,肯定有多个方面,比如更大的公司、更好的发展平台、职级晋升、给钱更多、福利更好等等,这些是几乎所有人都很在乎的利益。也有些新工作的好处是比较“个性化”的,比如新公司在行业里的头部地位、那些“金饭碗”的单位、特别体面稀少的低调公司等等。

而在这些理由当中,一定有一个或几个新工作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是你最真实在乎的、最想得到的。这一点很重要!新的选择,最好是因为我们在追求着什么,而不是因为我们要逃离什么?新工作最该有的价值,是某种“获得感”,而不该是某种“解脱感”。

想起我身边的某位朋友,TA就放弃了之前某大型民企里,在我们外人看起来蛮不错的职位,去到了联合国的某个机构工作,虽然更辛苦些,但是TA觉得新工作“更有意义,也更好玩”!这就很好,因为TA在追求某种意义,这种意义是新工作所具有的价值。也因此,TA的状态也很棒!所以我们大家也很羡慕TA!

而从自身思考,当我们在追求新工作带给我们的价值同时,也要考虑我们的匹配度是否足够?这倒不是说每次新的选择一定是百分百十足把握的,但至少要达到可以让人家有理由敢于给你机会让你进来。除了你已经有的能力,也要让人家看到你未来可以有的价值。

三是:能否接受新工作的“另一面”?

好工作的标准是什么?“活少钱多离家近”?嗯,我觉得这种理想化的工作几乎是不存在的。咱们千万别因为听到看到的“别人的故事”而过于理想化现实的“现实”。新工作除了我们在之前选择时看到的好处,也一定有其“另一面”,钱给的多干活自然更辛苦压力更大;轻松稳定零压力的活工资应该不会高到哪里去;做在办公室里可以体体面面地做事,也一定有背后无形的网让你觉得并不能“自由放飞”;工作时间灵活领导不在身边没人管,时间长了你就会觉得没有归属感......

以上说的,还算是“客气的”。尤其是你在旧公司曾经很不喜欢的、几乎所有公司都会存在的“共性问题”,新公司大概率同样会有,比如:身边人际关系、跨部门合作挑战、领导管理风格适配、客户苛责要求压力、行业变动动荡莫测......虽然具体到每个公司各有不同,但职场共性的挑战是逃不掉的,也是工作常态。

如果希望新公司新工作是一片“净土”,不可能的。

正如玛丽莲·梦露说的这句话:“如果你不能接受我最糟糕的一面,你也就不配拥有我最好的一面。”

总之,选择都是有成本和风险的,这个世界没有绝对十全十美的选择。当然相信我们都有勇气,只要不忘初心,永远心怀梦想,勇敢地去追,即便是相遇各种风雨,那也是风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