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看完。我们继续下一个系列——三言二拍。三言二拍指是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这五本书看完,可以使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人情世故,不再显得那么呆头呆脑。谁都喜欢纯真,可我们都不是什么仙童仙女,都是生活在这人间烟火气中的凡夫俗子。了解人情世故,也并不是要我们变得市侩油滑,愿大家走过千山万水依旧少年,永远保持一种“眼极冷,心极热”的状态。因此建议大家有时间好好读读这五本书。
三言二拍里面讲的事,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类,早已经家喻户晓,但还有很多同样精彩的使却流传较少。因为社会变迁,有的价值观可能已经不适用于当前,比如那个时代寡妇的最高境界是立牌坊,现在社会当然不行。作者是明代人,毕竟无法突破他那个时代的大背景,我们读书的时候知道这点就可以了,有的观点没必要和一个古人去较真。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价值观的核心理念都是正确的,并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所以这五本书的内容至今读来仍大有裨益。
下面我们从先《喻世明言》看起。喻世明言是三言二拍第一部,《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是喻世明言的第一卷。第一部的第一卷当然会很精彩,笔者也认为这卷可以在三言二拍里至少排到前三,整个故事跌宕起伏,人物感情丰满。可以满足各路人马的兴趣爱好。
下面我们开始正文。
关于“色”这件事情,孔圣人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既然是天性,其实不论男女都喜欢,但又都讳莫如深。我们对其究竟应该持什么态度?其实谁都不是柳下惠,做不到坐怀不乱,所以文中也写得很清楚,如果是遇到两情相悦,机缘巧合这种,男女双方情不自禁,其实无所谓,都是人嘛,没必要那么苛刻,现在未婚男女追求幸福我们难道不应该祝福吗。但如果是有人刻意算计,故意破坏别人婚姻家庭,或玩弄别人感情,那可真的是道德败坏,绝对应该受到谴责或法律严惩。更何况又有古语云:色近杀。贪色搞不好还有杀身之祸。这卷讲的就是关于贪色丧生旳事请!
本卷主人公蒋兴哥是襄阳府枣阳县人氏,家里是做生意的,比较有钱,蒋兴哥本人也长得一表人才,聪明伶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富帅”。蒋家生意主要是跑广州一代的贸易,这时蒋兴哥的父母已经去世,家里只有个新婚不久的妻子,名叫三巧儿。对于三巧儿的美貌,原文进行了大篇幅的描写,总结成一句话的就:三巧儿是全县有名的货真价实的大美女。蒋兴哥和三巧儿结婚后,真是一对佳人,说不尽的夫妻恩爱。
蒋兴哥新婚,贪恋妻子,有几年时间都没有外出跑生意,眼看着要坐吃山空,这也不是个办法。蒋兴哥思考再三决定继承家族生意,继续外出跑生意。但那时的交通不便,蒋兴哥估计跑一趟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所以很是放心不下妻子三巧儿。临走前蒋兴哥将家里的事情思前想后的尽量安排妥当一些,等真到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夫妻二人真是说不尽的依依不舍。蒋兴哥知道妻子很漂亮,十分放心不下,所以特意再三叮嘱妻子:我们这里有一些轻薄之徒,你又生的美貌,一定要倍加注意,不要被人引诱。蒋兴哥心里对妻子三巧儿真是一万个舍不得啊。可是事业与家庭两难全,蒋兴哥再是不舍,最后也只能无奈的狠着心上路了。
蒋兴哥走后,三巧儿谨遵夫言,恪守妇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天到晚都待在家里。但三巧儿毕竟孤身一人,时间长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不免与日俱增,当逢年过节,看到其他人全家团圆时,三巧儿更加伤感。蒋家房子临街,三巧儿思念丈夫,每天都会站在自家二楼窗户前,隔着帘子向下张望走在街道上的行人,盼望着能看到丈夫回来。也是该有事情发生,有一天,三巧儿像往常一样,隔着帘子往大街上看,因为思念心切,远远看见一个人,感觉衣着打扮就是自己丈夫!三巧儿心情激动,不由得掀起帘子仔细看,正在这时那人也抬起头来,双方打个照面,四目相对,三巧儿这才发现认错人,那人只是和丈夫的体态姿势像,外貌根本就不像丈夫,吓得三巧儿赶快放下帘子。
这人是谁?这人叫陈商,徽州新安县人,也是个商人。当时这个陈商抬起头,突然发现前面楼上,有人掀起帘子死盯着自己看。陈商定睛一看,当时就惊呆了,哇!好一个绝色美人!就这样,三巧儿把陈商的魂勾走了!后面的这段描写和西门庆勾引潘金莲那段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位作者笔法不相上下。具体内容我们接着看,这陈商遇到和西门庆同样的难题:对方是良家妇女,平时躲在深闺之中,想见面都难,怎样才能勾搭上手呢?西门庆有办法,陈商作为情场老手,当然也有办法。两人的办法其实一样,就是找个牵线搭桥的中间人。
俗话说:有需求就有市场。这里有想勾引良家妇女的小混混,那里自然就有帮着牵线搭桥的皮条客。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什么样的人就和什么样的人搅在一起,人家相互之间是有敌我识别“雷达”的,更何况这陈商是胭脂场里几进几出的老手,目光如炬!一眼就认出大市街东巷的薛婆就是个皮条客。陈商现在是淫性大发,有目标,又有方法,剩下的就是付诸行动。陈商立即找到薛婆,见面先丢给薛婆白银一百两,黄金两锭,两锭金子不知道是多重的,单那一百两银子就是不少钱,一两银子按少的算,折合人民币一千元,一百两银子就是十万元!好家伙,引用《疯狂的石头》里道哥的那句名言:这陈商他妈的泡妞还真下血本!牙婆爱钱,自古如此,看着这么多黄白之物,薛婆的牙龈都笑出来了,都不问问陈商要她干什么,先将银子收下再说。对比水浒传西门庆勾搭潘金莲那段,这陈商比西门庆干脆利落的多。当时西门庆坐在王婆那里,磨磨唧唧好半天才说出自己想偷金莲,又磨磨唧唧好半天才给王婆银子,整个过程婆婆妈妈的,看得人心急。看这陈商,上去痛痛快快的一把就将银子给到位,接着直截了当告诉薛婆,他要偷三巧儿。这才像“办大事”的样!
俗话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薛婆收了陈商的银子,自然忠肝义胆,勇字当先!薛婆马上计上心来,告诉陈商如此如此,二人当场商量好计谋。我们下面就看薛婆和陈商怎样将三巧儿一步步引入陷阱。
第二天,薛婆和陈商二人按既定方案行动,陈商一大早先将自己着意打扮一番,收拾的油头粉面,仪表堂堂。然后陈商带着三四百两银子摇摇摆摆进城来,薛婆则抱一箱珠宝首饰从街的另一头出现。二人很快在三巧儿家对面的典当铺胜利“会师”。“会师”后,薛婆摊出珠宝,陈商叫嚷着要买,二人故意讨价还价,你来我往,惹得满大街的人们都来看,轰动整条街巷!
外面怎么嘈嘈杂杂这么热闹啊?三巧儿果真被喧闹声吸引,又站在二楼竹帘内向外看。原来是对面楼下有人在卖珠宝首饰,只见那些珠宝首饰款式新颖,光彩夺目。三巧儿站在帘子后面越看越喜欢,就吩咐丫头下楼去对面找薛婆带着珠宝来家里。原来三巧儿隔得远看不清,想把薛婆叫到家里,仔细看看那些珠宝。薛婆、陈商二人演这出戏,目的就是要引诱三巧儿上钩,现在“鱼儿”已经咬钩。薛婆听到是三巧儿有请,马上撇下陈商,跟着丫头来到三巧儿家。良家妇女被人勾引就是这么开始的,一旦被人搭上话,有了来往,只要对方有心,良家妇女就有可能一步步掉入陷阱。从薛婆踏入三巧儿家门那刻开始,陈商的事可以说已经成功一半。
这薛婆绝对是拉皮条的高手,进门见到三巧儿,马上用软话奉承三巧儿。小女人哪个不喜欢被人宠着,哪个不喜欢听好听的温柔的话。薛婆奉承三巧儿几句后,就不再多做停留,说自已有事要先走,但是走的时候偏偏留下珠宝。这叫什么?这叫欲擒故纵!回看薛婆和三巧儿见面的整个过程,薛婆张弛有度,完全掌握现场主动。薛婆没有长时间停留,为的是避免引起三巧儿反感。但是走的时候又要留下珠宝,一是可以为下次再来埋下伏笔,二是留下的珠宝三巧儿肯定会把玩,三巧儿把玩那些珠宝后,就会消除对薛婆的戒心。大家细品,是不是这样?
后面薛婆借着留下的珠宝做引,一步步拉近和三巧儿的关系,慢慢的两人混熟后,薛婆将三巧儿完全操控与自己掌控之中……因为篇幅有限,后续内容下文再看。
参考资料:
冯梦龙,喻世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