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到共生,困局到破局
2025年3月12日,蔚来副总裁沈斐在微博抛出一句“没有换电,宁愿买油车”,宛如二战时敦刻尔克海滩的宣言——退无可退,唯有背水一战。
彼时的蔚来暂时陷入了“技术孤岛”:单座换电站日均服务数十台车的盈利黑洞,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78.5秒极速换电的降维冲击波,资本市场“重资产陷阱”的舆论绞杀,三重绞索几乎将这家企业拖入深渊。
然而,历史总是偏爱孤勇者。短短6天后,剧情上演史诗级反转:宁德时代以25亿元战略注资蔚来,双方宣布共建全球最大换电网络,宛如7000只船舰联合强势上演的“诺曼底登陆”。
当宁德时代的“巧克力换电块”装入蔚来的萤火虫,这场战役已从两家企业的博弈转为携手,更是中国换电标准向全球能源革命发起的冲锋号。
1、至暗时刻:重资产豪赌与行业围剿
张磊(化名)是合肥绕城高速上一家蔚来换电站的工程师,平常和另外一位同事实行倒班,最近几天还带着几位新人在做上岗前的培训。他告诉“新能源内情”,这个站日常每天换电大约在30-50次之间,但是去年国庆假期曾经到达过145次的单日高峰。
这座换电站恰似蔚来七年换电长征的缩影。当李斌在2024年宣布“千站计划”时,资本市场为超3000座换电站的恢弘布局欢呼,也有人追问:每座换电站每天只服务30台车,距离盈亏平衡点50台还有40%的缺口,靠谱吗?
当用户为“换电自由”点赞时,财报上的数字显示蔚来每卖出一辆车亏损10.4万元,整体毛利率被压至10.7%,差不多是理想整车毛利率的一半。建站的累计超百亿成本吞噬着整车的利润,这场重资产豪赌,迎来“用户叫好、资本摇头”的商业悖论。
有些麻烦的是,2024年底横空出世的“巧克力换电”,以78.5秒的换电速度撕开行业裂缝——这比蔚来最新的第四代换电站最快的2分24秒还快了一分多钟。
此外,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家庭包月租仅369元,约是乐道599元包月套餐的六成。当宁德时代宣布2025年自建千座换电站时,蔚来股价应声大跌,比亚迪的“天闪计划”则在另一端封杀退路。
但历史的戏剧性在于,最艰难的时刻往往孕育转机。3月18日,宁德时代25亿元注资蔚来的消息席卷全网,当日蔚来股票最高时涨幅17.5%。张磊也看到了这则消息。他表示,自己所在的换电站,可能很快要服务来自七八个汽车品牌的车辆。
2、巧克力换电:甜蜜的围猎
2024年12月,一场中国换电市场的“甜蜜革命”来临。被命名为“巧克力”的标准化换电块,以模块化设计打破行业藩篱——从A0级微型车到C级豪华轿车,用户能像拼积木一样自由组合1-3块电池,磷酸铁锂与三元锂版本灵活切换。
这场革命绝非单兵突进。宁德时代以闪电速度编织起一张近百家企业的生态巨网:长安、广汽、一汽等多家车企的换电车型陆续落地,与滴滴合资的时代小桔从网约车场景切入换电,从优信二手车打通“车电分离”残值评估链条,通过中信金租与中华财险为电池资产穿上金融铠甲……
当巧克力25号换电块适配的600公里续航悄然触摸到蔚来ES8的腹地,伴随而来的还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和车型加入巧克力阵营;而宁德时代与滴滴的深度绑定,更让巧克力得以通过高频B端用户反向影响C端市场。
蔚来专属标准的换电模式,既是竞争优势,也是容易束缚自己的技术枷锁。
3、25亿:生态重构的密码
当李斌与曾毓群签下合作协议时,窗外的春雨正冲刷着两家企业的技术壁垒。这场出人意料的合作背后,是蔚来在困境下的战略重生:萤火虫子品牌将导入宁德时代的巧克力换电标准,与蔚来NIO Power专属网络形成“高端私域+大众兼容”的双网并行格局。
我们无法预判蔚来引以为傲的3000次换电稳定性专利螺栓技术和电池健康管理算法,以及宁德时代开放的巧克力换电块设计规范,在双方联合推动的换电技术国家标准中能占多少权重。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场微妙的平衡背后,除了产业话语权的博弈、重复建设的避免,双方更看重的是换电趋势下生态重构的巨大潜力。
25亿元战略投资的到账,在蔚来的财务报表上会激荡起多重涟漪:
最直接的止血效应来自资金注入:这笔款项足以覆盖换电业务半年至一年的净亏损。
资本市场的反应更为炽烈:合作官宣日,蔚来港股单日收涨8.95%,创下近年来最大涨幅。一位券商分析师在次日的晨报中写道:“这是资本市场首次承认换电资产的可货币化价值。”
更深层的变革或许会发生在数据与资源的闭环中:宁德时代国内占比过半和覆盖全球的废旧电池综合回收网络,开始消化蔚来用户累计超100亿公里的电池衰减数据;蔚来换电站实时上传的电网负荷信息,反哺着宁德时代虚拟电厂系统的算法优化。
真正改写行业规则的,是开放生态带来的边际效益:当越来越多的国内新能源品牌车主驶入蔚来换电站时,每笔服务费中的分成流向蔚来账户,数据流更在云端构建起跨品牌的价值网络——这种“产业共治”模式下,蔚来换电站无疑会呈现增收降本的趋势,昔日拖累财报的“黑洞”会蜕变为能源互联网的有价节点。
4、蔚来的未来:规模化跃迁
蔚来与宁德时代的战略合作,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生态协同的又一次质变。从短期到长期,蔚来的未来有望迎来以下的跃迁。
从“护城河”到“基础设施”
截至2025年3月,蔚来已建成3185座换电站,覆盖全国超700个城市及9纵9横14大城市群高速网络。合作后的“双网并行”模式,不仅能降低蔚来单一品牌运营成本,还可以通过宁德时代庞大的供应链与车企合作资源,吸引更多第三方品牌接入换电体系,最终将换电从“蔚来专属服务”升级为“行业公共基础设施”。
标准统一与降本增效
双方联合推动的换电技术国家标准制定,或将终结中国换电领域的割据局面。标准化的电池包设计,将实现跨品牌、跨车型兼容,这意味着蔚来换电站可以服务更多品牌车辆,大幅提升资产利用率。
此外,从电池研发到梯次回收的全生命周期闭环,将重构产业分工:蔚来专注于用户服务与平台运营,宁德时代则提供标准化电池模块与资产管理支持。这种分工协同不仅使蔚来的单车成本进一步下降,还能加速其电池租赁(BaaS)模式的用户占比从80%得以进一步提升。
品牌矩阵与全球化加速
双方在合作中明确,蔚来子品牌萤火虫将导入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标准。这预示着蔚来的多品牌战略(主品牌高端化、乐道主攻家庭市场、萤火虫聚焦大众市场)将获得统一的能源体系支撑。
以萤火虫为例,其低价车型通过兼容宁德时代换电网络,快速切入二三线城市及海外新兴市场,避免重复建设成本。同时,蔚来在欧洲已布局的50多座换电站,或许得以与宁德时代海外产能联动,成为其全球化扩张的“能源跳板”。
资本信心与盈利路径
蔚来长期以来的巨额研发和建站投入需要通过规模化摊薄。此次合作将从两方面改善其财务结构:一是宁德时代资本注入直接缓解资金压力;二是换电网络开放带来的服务收入多元化(如第三方品牌换电分成、电池资产管理收益)。
有分析师预测,如果蔚来换电服务外部用户占比达到30%,其单站日均服务量有望提升至120次,换电业务毛利率有望由负转正。加之乐道与萤火虫品牌的良好销售预期,蔚来或将在2026年迎来销量增长与能源服务盈利的双重拐点。
这场始于补能焦虑的技术冒险,最终演化为重构能源基础设施的产业革命。当每一块流动的电池都成为虚拟电厂的分布式节点,当每一座换电站都化身城市储能的智能终端,蔚来七年的孤旅,也将在中国新能源革命的宏大叙事中找到终极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