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制裁!中国,又一个“DeepSeek时刻”来了

可可看财经 2025-02-13 16:18:46

文|云木

中美科技竞争,开始逆转了。

日前,DeepSeek的横空出世,扭转全球人工智能的战局,以其强大的开源能力,打破由“算力霸权”构筑的“硅幕”壁垒。

此前,华为凭借自研芯片、鸿蒙系统“硬核”归来,打赢国产替代和科技自主的关键一战,营收创下2019年以来的新高。

无独有偶,一周之前,商务部将美国基因测序巨头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成为生物科技领域首个被纳入的外国实体。

这背后,以华大智造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在基因科技领域的突破,打破国际巨头的专利垄断和技术限制,成为强势对等反制的重要注脚。

受此影响,中国基因测序龙头华大智造5个交易日股价大幅上涨60%,整个基因测序板块全部从中受益,彻底摆脱了去年9月被列入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名单的阴影。

这是继华为、DeepSeek之后,又一个标志性时刻。

芯片、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既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战场,也是大国博弈、科技竞争最为白热化的领域,更是某些国家滥用“长臂管辖”、“实体清单”的重灾区。

从华为走出“极限生存”模式,到DeepSeek震惊世界,再到华大智造铸就反制利器,三大前沿科技的全面突围,关乎国运,关乎未来。

01

中国,又一个“DeepSeek时刻”诞生。

自2018年经贸战和科技战打响以来,我国已有成百上千个企业被西方国家纳入所谓“实体清单”,生命科学企业在其中占了绝大比重,仅华大就曾先后六轮遭遇制裁。

欧美为何对生命科学紧抓不放?

且不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基因测序、基因组学、干细胞技术、转基因技术、生物芯片等核心技术更是牵动所有国家,关乎抢占科技制高点,也关乎国家安全。

这其中,被称为生命科学领域“光刻机”的基因测序仪,无疑是关乎“卡脖子”的关键。

长期以来,这一上游高端环节几乎被国际巨头垄断,因美纳在高峰时期占据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

既然如此,为何我国毅然选择将最大的国际巨头纳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任何“硬刚”,都不是简单的意气用事,而是基于事实和底气而来。

从事实层面来看,根据官方通报,因美纳中断与中国企业的正常交易,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措施,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财联社、经济观察网等报道透露更多信息。此次因美纳被制裁的直接导火索,是其对中国企业“断供关键试剂”“单方面终止技术授权”等行为。

近年来,面对中国企业正常竞争,因美纳不仅滥用专利侵权行垄断之实,且以“供应链安全审查”为由,突然中断合作,导致国内数10个癌症早筛、遗传病研究项目被迫停滞。

从底气来看,随着华大智造等龙头企业崛起,我国基因测序技术已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核心科技呈现赶超乃至领先之势,对不公平竞争有了更强大的对等反制手段。

过去10多年来,国内企业完成从加工代工到自主制造再到领先创造的跨越,迈向从“国产替代”到抢滩全球市场的新阶段,在这场关键的战役中扭转战局,处于上风。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今年初美国商务部将部分高端细胞仪、质谱仪纳入禁止出口名单,原因是“能生成高质量、高内容的生物数据,或用于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研究”,但“放过”了重要性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基因测序仪。

显然,不是有意放过,而是“禁无可禁”。

随着华大智造等龙头企业核心技术开始领先,欧美在这一领域的领先优势不复存在,就连国际巨头也面临被反制的挑战,这是比“国产替代”更为强大的主动权。

就此而言,这不只是生命科学领域的“DeepSeek”时刻,更是中国面向世界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02

中国生命科学的“DeepSeek时刻”,何以炼成?

华为和DeepSeek的事迹广为人知,而在生命科学最为关键的基因测序领域,华大智造与因美纳的“对决”,同样激动人心。

作为全球基因测序行业的龙头,在全球化时代,因美纳曾经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服务,赢得中国市场。

但近年来,随着我国本土企业逐步成长壮大,加之逆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小院高墙”式思维泛滥,以技术封锁为核心的非市场竞争甚嚣尘上。

面对某些企业以专利壁垒行垄断之实、以所谓“国家安全”之名行不公平竞争之实、通过游说试图将中国企业排挤出全球市场的企图,以华大智造为代表的本土生命科技企业,主动应战,历经七轮漫长的制裁与反制裁,接连打赢三场极其漂亮的翻身仗。

第一步,主动应战,经过漫长的拉锯,最终打赢专利诉讼战。

这场诉讼战始于2019年。彼时,华大智造成立仅仅3年,系华大集团从基因领域向着上游测序行业全方位布局的重要一环,从成立伊始就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面对华大智造步步紧追,因美纳先后在美国、欧洲等20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专利诉讼战,试图将新兴企业扼杀于摇篮。

面对这一点,华大智造积极应诉。凭借2013年全额收购基因测序企业CG的前瞻性布局,加上自身及母公司华大集团在行业内多年的积累,从而在专利战中逐步占据上风。

转折点发生在2022年5月。

华大智造在与Illumina的专利诉讼中胜诉,获赔3.34亿美元,成为中国公司有史以来在海外获得的最大数额专利赔偿。

第二步,国产替代,凭借自主技术,以华大智造为代表的国产品牌,成功撼动国际巨头的垄断地位。

国产替代不是说说而已,低版本的替代更多为的是安全备份,以“人有我有”为最低标准,更适用于安全领域。

而高版本的替代,则是为了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同时保持向海外进军的可能,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的高科技产业更需如此。

芯片和人工智能如此,基因测序仪也是如此。作为典型的高壁垒行业,如果没有核心技术作为支撑,想要“国产替代”并不容易,单靠政策作用有限。

所幸的是,以华大智造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带动基因测序行业从贴牌代工到自主创新的蜕变,实现从第一代Sanger测序法到第四代纳米孔测序技术的多次革新,从而为高版本的国产替代奠定基础。

时间证明了一切。2022年华大智造在中国市场占有率首超因美纳,2023年进一步增加至47.06%。

根据此地招标网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基因测序设备中标品牌中,华大智造市占率已扩大到55.1%,而因美纳份额从最高的60%左右跌至13.7%。

第三步,实现技术赶超并保持领先优势,抢占未来赛道,抢滩全球市场,则是中国企业新的目标。

作为基因测序行业的龙头,华大智造相比国际龙头,不仅有着全产业链的领跑优势,在一些细分的前沿领域,更形成反向“卡脖子”的实力。

目前,华大智造已成为全球唯二覆盖低通量、中通量、高通量全产品矩阵的企业,更是全球唯一同时掌握 “激发光”、“自发光” 和 “不发光” 三种基因测序技术。

2024年9月,华大发布的具有自主产权的高通量纳米孔基因测序仪CycloneSEQ - WY01“五岳”和中通量纳米孔基因测序仪CycloneSEQ - WT02“梧桐”,更成为从赶超到领先的标志性产品。

技术领先,华大智造的市场占有率与之上升。不只在国内,更杀入巨头盘踞的国际市场乃至欧美腹地。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华大智造海外营收占比32%;其中美洲区占比8%。

当前,整合基因组学、细胞组学、空间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多组学”已成兵家必争之地,中国企业能否再次“弯道超车”,实现从本土赶超向全球赶超的跨越,我们拭目以待。

03

中国科技的“斯普特尼克时刻”,正在到来。

这不是国内媒体的自我吹嘘,而是德国最大银行德银最新投资报告做出的判断。

斯普特尼克是全球第一颗人造卫星,由苏联率先发射,震惊了当时沉浸于技术领先之中的西方世界,成为当时全球科技竞赛的转折点。

无论是否有“捧杀”之嫌,都足以说明在部分核心科技领域,中国正在从亦步亦趋的跟随者变成领跑的先锋,从被“卡脖子”的对象,一跃成为具有“硬刚”能力的对等博弈者。

在上一轮经贸冲突和科技博弈中,中国虽然凭借超大市场优势、全球最为齐全的工业门类、借助出海重塑全球贸易链条,顶住了重重压力,但在核心科技领域,一直缺乏有力的反制手段。

过去几年,我国成百上千的企业被纳入美国“实体清单”,不说具有搅动全球产业格局的核心科技企业,就连一些不涉及敏感业务的互联网企业也难以躲过一劫。

图源:中伦视界

被纳入清单或被制裁,虽是对中国企业无声的加冕,也是其科技含金量的写照,但我们不能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穷于应付的局面。

能打破技术封锁的终究是技术。面对经贸冲突、科技博弈,一切都要凭实力说话。

西方大国的科技封锁之所以横行无忌,是基于其关键科技领先或独占优势而来,依托政治、军事、金融、科技构筑的霸权联盟得以维系。

因此,破解之策在于科技自立自强,国产替代只是第一步,从平替到技术领先,从形成对等反制能力到具有反向“卡脖子”的威慑力,进而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如果说关键产业最需要的是“安全备份”,敏感行业最重要的是“国产替代”,战略产业最关键的是“自主可控”;

那么在人工智能、芯片、生命科学等前沿科技领域,更要在“安全备份+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的基础上,以“技术领先”为更高的目标。

换言之,“国产替代”只是第一步,意味着不惧无处不在的制裁威胁。而核心技术领先更进一步,带来的是直面挑战乃至主动出击的可能,这是大国博弈最大的底气所在。

毕竟,与上一轮大国博弈不同,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贸冲突、产业竞争、地缘变局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同频共振。

每一个关键行业,都有可能被逼到类似华为的“极限生存”模式,唯有将技术领先发挥到极致,方能最终立于不败之地。

华为、DeepSeek、华大智造迈出了关键一步,未来还需要更多企业齐头并进。

19 阅读:9055
评论列表
  • 2025-02-18 00:51

    不要咬文嚼字,直接制裁,什么不可靠。

  • 2025-02-14 19:44

    有个想法,想股市长,就制裁相关国外企业

    东风在路上 回复:
    全世界没上市的公司比上市公司要多几万倍,对人类和科技的贡献也多几万倍,唯市值论就是脑残
    东风在路上 回复:
    金融是为工业服务,不是工业的目标!

可可看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