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名师田静删院校信息,汤家凤怒斥:0分也是成绩,诚信何在?

翊龙风起时 2025-03-26 17:43:39

说实话,看到“考研名师”这四个字,我心里就咯噔一下。这年头,啥都能“名师”,但“名师”的含金量,那可真是不敢恭维。

这不,又出事儿了。最近,有个叫田静的考研老师,被扒出来悄悄改了主页,删掉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毕业院校信息。这事儿吧,本来也没啥,谁还没个过去呢?但关键是,之前已经有个叫何凯文的老师,因为英语一成绩造假翻车了。这俩人都是启航教育的,田静又因为英语成绩的问题被质疑,事情就变得微妙起来。

田静自己说,她没分数,去考试就是看看题,没答题。但网友们可不傻,纷纷表示不相信。你想啊,考研这种事儿,你报了名,进了考场,就算啥也不写,那也得有个0分吧?这“没有成绩”的说法,听起来就有点玄乎。考研数学名师汤家凤也出来说话了,连发了好几条视频,那叫一个语重心长:“只要你报了名,只要你走进考场,没有‘没有成绩’这个说法,0分也是成绩。我希望我们在年轻人面前把样子拿出来,现在大家关心的不是考多少分,而是作为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有没有最起码的诚信。”这话说的,铿锵有力,直接点出了问题的核心。之前质疑何凯文的周思成老师,也加入了声讨田静的队伍。

这下热闹了,考研圈的瓜,一个接一个。更让人觉得有点哭笑不得的是,有网友发现田静所在的教育机构,居然在卖一款叫“田静的脑子”的商品,售价100块,还卖出去了200多份!这操作,简直是把网友的调侃当成了商机。当然,现在这个商品已经下架了,客服说是“运营调整”。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它反映出的问题,却值得我们好好想想。首先,考研辅导这个行业,到底有多少水分?

这些所谓的“名师”,有多少是真才实学,又有多少是靠包装和营销堆砌出来的?仅从“田静的脑子”这种商品都能堂而皇之的售卖,这背后折射的是某些机构的底线缺失,以及对消费者智商的公开冒犯。要知道,考研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把希望寄托在这些“名师”身上,花钱报班,努力学习。如果这些“名师”连最基本的诚信都做不到,那岂不是辜负了学生的信任?更深层次地看,这其实也暴露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好的教育资源集中在大城市,一些学生为了考上更好的学校,不得不依赖考研辅导。而这些辅导机构,又利用学生的焦虑心理,大肆敛财。当然,我们也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给辅导机构。学生自身也要提高警惕,理性看待各种宣传,不要盲目迷信“名师”。毕竟,考研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老师不诚信”、“机构太黑心”时,是否忽略了背后更复杂的社会因素?教育评价体系是否足够完善?对于教育机构的监管是否到位?这事儿,如果只是简单地归咎于几个“名师”的个人问题,那就太肤浅了。它背后,是整个考研辅导行业的乱象,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实,是学生对改变命运的渴望。所以,希望这次事件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让考研辅导行业能够更加规范,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公平的教育机会。别再让“考研名师”成为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词汇了。毕竟,教育,是关乎未来的大事,容不得半点虚假。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