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喜欢读唐诗宋词?我想,其中的一个答案是:
我们可以从古人的生活中得到很多启示,可以把生活的节奏放慢一些,生活得从容一些,尽量细致地品味生活的滋味,尽管人生百味,浸透着甜酸苦辣,但是一旦进入了艺术化的诗词里,便会更深切地体悟到人生的意义和艺术的美感。
01
《忆秦娥•箫声咽》
李 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在古代,月亮是离人的第一灵物。
诗人让幽凄的箫声惊断了秦娥怀人的好梦,秦娥醒来后,梦境全失,独有冷月相照。
那月亮,年年岁岁,灞陵桥上照离别,幽窗之内照相思;现在,又照首秦娥梦残时的惆怅。
那么秦娥之所思,何日能归来呢?眼前清秋已至,落叶飘飞,古道远去,音尘断绝,鬼影子都没有。
而秦娥站在秦楼之上举目望去:西风衰飒,红色的残阳浸染了汉代的大片陵墓。
词到这里,所要表达的已不仅仅是思念之情,更是由清秋而引发的对历史的感怀和强烈的宇宙生命意识。
这首词境界阔达,格调苍凉,极富感染力,特别是最后两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之曰:“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
02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上片写出一片迷蒙的烟景,暮色的黯淡与凄黯的心境相交融,以致一带荒凉的山峰在旅人眼中呈现出一片令人伤心的碧色。
“寒山一带 伤 心碧”,以人的感情来表现色彩,奇妙新颖。
“暝色入高楼”,真切地写出在高楼远眺,暮色自远而近、由外而内,逐渐加重的过程。
下片直接从盼望行人归去的心理活动,写归日遥遥无期: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强调即使有了归程,路途还是这么遥远,这就将两地愁思联系起来了。
通篇白描,却能直接引人进入黄昏惆怅的境界,使无名之愁深深沁入读者心中。
03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是咏杭州西湖中的杰作,也是苏诗中的名篇。就其传颂之广、影响之大来说,在古往今来的西湖诗中,无出其右者了。
清代的王文浩说: “此是名篇,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话不算过分。
这首诗不仅非常逼真地描绘出晴湖和雨湖的旖旎风光,还以神奇之笔,化实为虚的手法,进行了无穷美妙的联想,把淡妆浓抹的越国美人西施比作绰约多姿的西湖山水,真是新鲜贴切,传神写意,所以一直传颂至今。
04
《忆江南》三首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少年时代,白居易曾避乱江南,在苏州、杭州一带生活。
中年时代,他又先后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江南秀美的景色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回到洛阳后,他经常回忆在苏、杭一带的生活,写了三首《忆江南》,抒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感喟之情,也是暮年诗人对生命中美好时光的追忆。
白居易毕竟是白居易,他的三首《忆江南》如歌如画,朗朗上口,千古丽句,堪称极致。
而且,他的《忆江南》是可以再现的,不像《长恨歌》与《琵琶行》是只能留在纸上了。
现在的江南,现在的西湖,依然如白居易、苏东坡当年写得那样清纯秀美。
05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陆游最后的遗言,可谓是字字血泪,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忧伤和感叹,那跃动在字里行间的是一颗真挚的赤子之心,而流露在字外的正是古今同慨的万古惆怅。
1210年,八十六岁的陆游在悲愤中与世长辞。
后人梁启超仰慕其精神,赞其曰:“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06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果不是这首诗的知名度极高,人们很难相信这是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之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爱国激情荡漾:
人活着就要为国家建功立业,做人中豪杰;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英雄。
全诗表达的是一种英雄豪杰的人生价值观,是一种凛然的风骨,磅礴的正气,一种让人动容的家国情怀。
最后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