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还没过完,就有3个间谍被抓!央视发文痛批,都不值得同情

科技舍 2025-02-20 16:45:16

互联网技术发达,如今信息传输变得越来越方便,然而“间谍”这个词也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正月还没过完,就有3起间谍被抓事件,央视发文痛批,这些人,真的是一个都不值得同情。

让人感到惊讶的是,他们在被捕前,几乎和普通人一样,有的甚至还在上班,此前身边从未察觉。

那么,他们究竟是谁?又是怎么暴露自己的真面目的呢?

意外截获境外间谍指令

2月18日央视报道,国安部门出手,抓获了一个泄露我国军事机密的犯罪嫌疑人。

调查发现,男子尼某多次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与境外分子勾结,而他所使用的账号“冬夜”,其实早就被民警盯上。

尼某的反侦察意识特别强,为了掩人耳目,他专门使用八十岁老人的身份证注册账号作案,而且家里配备好几部手机,平时很少出门。

但他所泄露的消息,实在是警方感到惊讶,他不止一次将我国边境某军事基地的位置发送境外,而且还图文并茂,展示部队人员的武器装备型号。

要知道,这些信息若是被有心之人拿去,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的防线可能会被敌人针对性的击破。

这还不算完,利用“冬夜”这个账号,尼某还多次与境外情报人员联络,大量涉及军队的信息被截取、打包,最终流入境外。

警方很快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迅速成立小组展开研究,最终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锁定了男子的IP地址。

于是警方顺藤摸瓜,通过网络追查到男子的身份证信息和家庭住址,有了这些,接下来就能实施抓捕行动。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那么顺利,尼某的住址远离我国中心城市,当地天寒地冻,再加上过年期间车流高峰,经常遇到封路的情况。

一波三折之后,警方才赶到抓捕现场,经过一番精心的部署,办案人员开始守株待兔。

根据之前获取的信息,大家都确信,尼某会在这一带活动,为了做到不打草惊蛇,大部分人员都是穿着便装行动。

果不其然,经过长达好几天的漫长等待,尼某终于现身,他的行迹诡异,经常东张西望看四周有无旁人。

确定没有路人之后,尼某才从衣服中掏出一个电子设备,对着周围的环境开始逐一扫描,虽然警方暂时无法判断这个设备到底具备什么功能,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个间谍设备,而且很大概率可以拍摄环境。

而尼某所在的位置,正式我国边境的一处军事基地,周围一片荒芜,而且有铁丝网围栏,一般人不会靠近。

在警方确定嫌疑人基本特征和行为的同时,小组的其他成员已经将四周包围,抓捕行动正式开始。

不得不说,这一战打的很漂亮,尼某和他的账号“冬夜”全部捉拿归案。

经过警方的不断盘问,尼某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原来,他曾是部队的军人,曾因自己的问题被退役,之后便心生怨念,企图以这种方式展开报复。

尼某的落网,确实让一些人感到害怕,但也从侧面给我们提了个醒,如今的间谍不像过去,几乎是一部手机就能实施作案,防不胜防。

无独有偶,央视近期还报道了一起案件,性质更加恶劣,涉及的信息量十分巨大。

2月7日,记者从国家安全部得知,和之前的不同,这是一起重大的间谍泄密案件,作案手法相当专业。

被抓的作案人员是韩某某,平时只是一个普通的职工,只不过他的工作涉及到机密,时间长了就起了鬼点子。

办案人员发现,韩某某经常沉迷网络短视频,尤其是那些炫富的,还有豪车美女,也正是因为这些内容,他的价值观严重扭曲,并不满足于自己的基本工资。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自己的工作很多人都想入门,而且有国外情报机构出高价购买公司内部的信息资料。

于是便心生歹意,把资料打包出售,一开始作案手法很简单,就是使用硬盘把资料拷贝,然后让传到云服务器,在对方支付赃款之后,任由境外情报机构处置。

后来他越来越贪心,不满足于这些窃取手段,再加上他的行为谨慎,周围人并无察觉,所以胆子也变得大了起来。

对于那些不能拷贝的资料,他就用自己手机直接拍摄,最后留存到网上,发送至境外的对接账号。

仅凭他一人,就获得了大量的非法收入,同时也有相当规模的资料被外泄。

值得一说的是,韩某某手段十分高明,他所用的电脑和手机都是经过改装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绕过监管。

而且他所处的网络环境也是自己精心构建的,不仅设备非法,他的行为也严重触犯了法律。

但他还是过于天真了,殊不知自己认为天衣无缝的间谍系统,在公安部技术人员面前简直不堪一击。

经过几番搜寻,警方还是锁定了作案人员的IP和住址,最后连人带设备,全部被“一锅端”。

类似的案件屡见不鲜,2月19日,红星新闻在网上刊登了另一起案件,同样令众人感到震惊。

与前两起不同,作案人员欧某本身不是专业从事间谍的人员,却因一次偶然落入深渊。

据悉,他曾是一家公司的运维人员,属于特殊技术工种,平时接触到的,大部分都是涉密的文件。

有一次深夜,他在网上结识了一个陌生人,对方表示愿意花钱购买他们公司的文件,由于对方开出的价格很高,欧某没有抵挡住诱惑。

接下来几天,他开始利用职务之便,窃取了公司的机密文件,却不知道这一行为,已经触及了国家的底线,最后锒铛入狱。

提醒大家,打击网络间谍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这些人无处不在,很可能就潜伏在我们身边。

如果你发现周围有人形迹可疑,一定要提高警惕,并向有关部门汇报情况。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