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内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天日军踏着铁蹄,把战火烧到了普通百姓的头上。
即便是居住在城内的富太太,也未能幸免遇难,而她们的美丽,竟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危险。
一位日本老兵亲身回忆这段经历,饥渴的日军就像发了狂的野狗一样,中国人俨然成为他们眼中的猎物。
那么,当时南京城内都发生了什么?这位日本老兵,又为在多年后愿意揭开这段尘封的历史?
他叫曾根一夫,1914年出生,原本是一个农民,也许在他参军之前,骨子里并没有那些野蛮。
后来,他和许多日本人一样,为了填饱肚子,选择到军营去,当兵吃粮。
可没想到,这次参军的经历,却让他终生难忘。
据曾根一夫回忆,在他23岁这一年,日本军人士气大涨,据说是在前线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按照当时的要求,他被调到古屋第三师团,之后乘坐军舰抵达上海,参加了一场著名的战役:淞沪会战。
在日军的猛攻下,上海很快沦陷,之后他们把目标设在南京,一路上几乎没有阻碍。
可是,日军忽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南方的气候依旧寒冷潮湿,尤其是下过雨之后,路变得很难走,大部分路途需要日军步行。
日本军队体力消耗增多,让原本就告急的粮食资源变得更加紧张,之后指挥官不得不让粮食减半,很多人饿的走不动路。
在这情况下,日军下达了一个指令:“就地征粮,自谋吃饭。”
表面上看起来,这只是一条在正常再正常不过的军令,但没能预料到,在无纪律的战争情况下,持枪的日本人究竟会做出什么事情。
命令发出去之后,大家似乎有了盼头,一个个得兴高采烈,各自为伍分散开来,找到的食品,甚至还会与周围同伴分享。
一开始,一些人还有良知,他们在荒郊野外,打了野兔,暂时填饱了一部分人的肚子。
但这种野味稀少,再加上打猎的人多了,难免有人空手而归,此时此刻,他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不远处的平民村庄。
于是日军开始拉帮结派。有时候是一个班的人同行,他们端着枪,刚进村,就把手无寸铁的村民吓跑了。
日本人觉得,人都跑光了才好呢,这样他们家里的食物都归日军所有。
靠这种方法“征粮”,日军重新恢复了士气,大部分人也填饱了肚子,甚至还把村民家里的余粮全部搬了出去。
然而,吃饱了饭之后,一些日军开始思考别的事情,他们将目光投放在村民的身上。
渐渐地,“征粮”变得越来越暴力,有的士兵甚至以此为乐趣,消磨无聊的军旅时光。
还有的士兵被上级训斥,心中不满,便把自己的火气发泄到战场上,对无辜的中国人拳打脚踢。
在一个群体中,个体行为的下限,会慢慢影响其他个体,最终拉低整个群体的下限。
而南京大屠杀,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点点酝酿诞生的。
12月中旬,曾根一夫跟随大部队来到南京,他看到了高高垒起的城墙,大门口有零散的中国部队驻防。
他意识到,一场大战即将爆发,他正身处历史洪流之中,所做的一切早已背离人性。
曾根一夫在回忆录《私记南京虐杀》中提到,日军抓捕了大量中国士兵,随后拉去审讯,但大多数都被处决。
日军为了震慑那些试图反抗的中国人,采用的手段极其残忍,让新来的士兵好几天吃不下饭。
凡是身体强壮的男性,基本都被抓去了,日军为避免日后国际军事法庭找麻烦,美其名曰是在抓“穿便装的嫌疑犯”。
就这样,城内剩下的只有老人妇女和儿童,这些人更没有反抗能力,几乎相当于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那段时间,城内整日都能听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到处都是身首异处的尸体,血流成河。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日本的高级军官,通常喜欢在腰里别一把武士刀,锻造工艺很古老,但坚韧可靠。
只不过,近代战争都使用枪炮,他们平时没有机会在战场上使用这种武器,最多作为一种权力的象征。
而到了南京这一带,事情就变得截然不同,有的日军就喜欢使用军刀处决中国人,不仅能节省子弹,而且给其他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威慑。
曾根一夫还提到,有的人刚参军不久,胆子特别小,为了训练他们的“血性”,日本人会抓来附近的村民,把人绑到木桩上当“活靶子”,让新兵拿刺刀扎。
最关键的是,这些新兵手都是发抖的,基本做不到一刀致命,被绑的中国人往往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因失血过多至死。
而村里的妇女,包括那些富太太,她们的下场就更加悲惨,经过层层筛选,长得好看的会被集中带到一个幽闭的房间里,而那些被挑剩下的,往往是被就地处决。
南京大屠杀从1937年12月13日开始,算下来一共持续了六周左右。
期间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据统计,全市房屋总损失约为24.6%,其中商业区损失达68%,包括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导致南京的工商业陷入了瘫痪状态,许多企业从此倒闭,经济发展遭受了沉重打击。
作为这场战争的亲历者,曾根一夫在1984年写了《私记南京虐杀》一书,发行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这是德国著名作家施瓦茨曾说的至理名言。
作为当代中国人,我们要以史为鉴,绝不能忘记历史,忘记国耻!
国内有个教授说中国人缺少报复心态[点赞],我想说的是什么时候能报仇?妈的百度和头条给我限流了,艾公说得没错:灭日是功在千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