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卖掉手里的房子,到底是聪明还是傻?王健林多年前已给出答案

科技舍 2025-02-21 16:51:06

大家还记得10年前吗?那时候楼市空前火热,尽管各种政策宏观调控限购,但还是抵挡不住人们买房的热情。

当年社会上存在一种普遍认知,就是越早买房越好,哪怕是手里没钱的,想办法贷款也得买下,因为人们都笃定一点:未来房价只会飞涨,早买只会赚,不会赔。

然而,就在整个市场为之癫狂的时候,市场形势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从2021年开始,各地房价出现了的不同程度的下跌,那些所谓的“炒房人”,赔了个底儿掉。

紧接着,又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大量套房被抛售,对原本正在下行的房市再一次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恰巧这时,万达集团的王健林也加入了“抛售地产”这一行列当中,他曾一语道破这种现象,向社会大众透露了一个更加不安的信号。

那么,现在卖掉房子,是“愚蠢”还是“明智”?

咱们来看看大佬王健林是怎么预判的。

曾经的地产大佬王健林

要说王健林搞地产,那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虽然万达现在的主营业务不在这一块,但早在1992年,万达地产集团就成立了,这是他早期发家致富的一个重要商业版图。

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末,王健林辞职来到大连,接手了一个旧城改造的项目。

这一时期,中国的房地产经济刚刚起步,那时根本没人想到,未来房价会涨到那么“疯狂”。

王健林考察了大连市政北边,发现全都是清一色的棚屋,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改造一平米成本就要1200元。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1980年代末的大连,最高房价也就1100元一平米。

其他地产商都因为成本太高、改造难度大的缘故,不敢接手这片地,但王健林果断出击,拿到地之后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造。

他打造了一大批阳光房,而且每家每户都有防盗门,就连洗手间都是独立的,这在当时,可是一个不小的创新。

等到项目开盘,售楼部一下就挤满了人,仅仅两个月不到,房子全部都卖完了,均价1580元。

这让不少地产企业感到意外,而王健林也凭借他独到的眼光,赚取了人生中“第一桶金”。

直到1992年,万达地产集团才注册成立,从此以后,他便有了成熟的商业模式,从拿地到开发建设,万达地产集团一直走在行业前沿,后来的许多地产企业,都是复刻他的路线成功的。

不过,王建林没有选择“吃老本”,他深知地产行业早晚有一天会出现拐点,于是探索了许多新业务,他几乎是国内最早提出“商业住房配套”模式的地产集团企业。

后来成立的万达集团,专门经营商场和电影院,在全国各地都有铺设,据王健林回忆,市场最活跃的时期大概是2012年~2015年,人们热衷于投资、消费、买房。

这一年,王健林也已2600亿的资产登顶全球华人富豪榜。

辉煌的背后,也有不少人担忧,因为地皮的价格被炒得越来越高,以至于后来入场的开发商,需要承担的风险越大。

转折发生在2017年7月10日,这天万达商业与融创签订转让协议,以总额631.7亿元接手万达集团的13个万达文旅项目和76个酒店。

消息一出,瞬间轰动了整个地产圈,要知道王健林可是对万达寄予厚望,而且在2009年放出过狠话,要让迪士尼在未来的中国10年~20年都无法盈利。

最关键的是,王健林出售很快,几乎是把自己家来钱最快的几个项目“贱卖”出去了。

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几年时间里,他又亲手卖掉5个大城市的万达广场,还撤离了7个相关项目的投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操作频繁,导致触发了什么机制,王建林名下的部分股权还遭到了冻结,19.5亿的个人存款也被冻结。

2023年,他又卖了8个万达广场,2024年卖了11个,所以有人猜测,王健林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不然怎么会把这么多赚钱的项目拱手相让。

实际上,这并不像网友所猜测的那样简单那,因为王健林曾接受《新京报》采访,早在多年前就透露了自己对地产行业的真实看法,只不过当时大家都沉浸在“购房潮”的大势之下,没有人注意王健林这一微弱的声音。

王健林认为,万达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靠的就是超前的战略布局,自从万达服务业崛起之后,他就在考虑转型了。

他经常对公司高层讲,在宏观政策调整到来之前,一定要做到“去房地产化”,打造一个更见健康的商业模式。

也就是说,王健林早就预料到未来的房价会出现拐点,而且大趋势不会改变,现在看来实在是令人钦佩。

当记者问道,未来中国的房市还会不会重新回暖的时,王健林透露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政策会让房市往好的方向发展,但受影响最大的依旧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成都等这些大城市,其他地方基本不会有波动。

王健林一针见血地指出,前些年他们集团拿地很猛,现在不敢这么搞了,最要紧的事情,就是让集团赶快转型。

再回到普通老百姓身上,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这一点我们从住建部公布的住房数据就能看出来。

现在的空房子比人多,价值十几年没变,价格却一直在涨,难免会遇到瓶颈期。

所以说现在把房子卖掉,到底是明明智还是愚蠢,看到这相信你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同时也奉劝那些还在观望的人:再等等也无妨,也许春天很快就会到来。

0 阅读:1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