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美苏冷战较为紧张的时期,同时苏联方面在海军方面的发展,也是达到了顶峰,彼时的苏联已经拥有了多艘航母。
这些航母的存在也是苏联海军实力的象征,尽管苏联拥有很强的军事实力,但到了1991年苏联还是解体了,随着苏联“大厦”的轰然倒塌,9艘航母也面临着不同的命运。
其中一艘航母分给了如今的俄罗斯,那么,剩下8艘航母最终落到那些国家的手中了呢?
1947年,美苏冷战正式拉开帷幕,美苏两国在各个方面进行了比拼,两国谁也不服谁,都想在某些领域压对方一头。
在军事方面,双方更是比拼的相当激烈,毫不夸张的来说,这边做出一个坦克,另一边就会紧跟着做出一款同级别的坦克,就是这么离谱。
在海军方面,美国率先建造出了航母,同时打造出了航母打击群的雏形,随后以15艘航母的规模,打造出了一个强大的海军。
相较于美国在航母方面的造诣,苏联起步就显得有些晚了,自60年代开始,苏联就开始了对海军的大力发展,起初他们将重心放在了潜艇上。
这就导致苏联的航母跟美国的航母叉开了一段距离,当苏联意识到缺少航母,就很难在海军方面与美国“扳手腕”后,便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制航母。
彼时的苏联也没造过航母,所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苏联初代航母的设计理念,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航母,更象将巡洋舰打造成了能载机的巡洋舰。
苏联之所以会选择这样打造“航母”,原因也很简单,这种“航母”一来可以适应一定程度的反潜艇作战,还能将建造的成本降降到最低。
说干就干,经过众多苏联专家的努力,1975年,一艘名为“基辅”号的苏联航母正式下海,这款航母能够搭载垂直起降的战机,还能发射防空、反潜导弹。
拥有“基辅”号后,苏联尝到了有航母的“甜头”,就这样,苏联海军又接连建造了三艘同级别的航母。
令苏联意想不到的是,苏联的基辅级航母,与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因为“尼米兹”航母可以搭载滑行起飞式战机。
就这一点就能吊打苏联的基辅级航母,这也就导致后来苏联追赶起美国航母很吃力的原因。
直到80年代,苏联才意识到了打造具备远洋能力航母的重要性,于是苏联加大了在航母上的投入,这便有了日后的“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
自此,苏联的航母也具备的真正意义的战机,在航母上起飞降落的能力,这种航母问世后,之前的“基辅”号航母就显得“不香了”。
苏联高层经过商议后,计划打造5艘同级别的航母,当5艘问世后,很大程度的提高了苏联的海军实力,正当许多国家佩服苏联的海军时,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了。
1991年,由于种种原因,苏联正式宣布解体,而那些曾经投入了大量人力、资金建造的航母,最终也成了一个大麻烦。
苏联解体后分出了15个国家,这些国家的心中都打着各自的算盘,经过多次协商后,俄罗斯作为苏联的最大继承国家,分到了一艘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俄罗斯之所以只要了一艘也是有原因的,彼时的俄罗斯经济被苏联拖了那么久,实力早已大不如前,他们手上的资金不足以让他们供养多艘航母。
而其他国家也知道航母的强大,但他们也知道维护这艘庞然大物需要高昂的成本,因此很多国家便放弃了继承航母,那么,还剩下那么多航母都给谁了呢?
2004年,一则有关苏联时期的航母去向的消息,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原因是俄罗斯将一艘名为“巴克”的基辅级航母以“1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印度。
一些朋友看到这里,或许会认为印度从俄罗斯手里捡了个大便宜,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俄罗斯将“巴库”航母以这个价格卖给印度是有条件的。
这个条件就是印度今后想对该航母进行改造、升级、研究等工作时,必须要交由俄罗斯进行建造。
要知道,想把一个老古董打造成新时代的航母,可是要花费一笔高昂的费用,最终印度向俄罗斯支付了20多亿美元的价格,才打造出了一艘现代化航母。
苏联解体后,“瓦良格号”航母被乌克兰继承了,这艘航母在9艘前苏联航母中还是比较有潜力的,我国看到了这一点,便以合适的价钱拿下了这艘航母。
这艘航母抵达中国,我国派出了大量的专家对其进行研究,经过多年的设计改造,终于建造出了如今的辽宁舰,这也成为了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不仅如此,我国还拿下了两艘基辅级别的航母,但这两艘航母并不是用来研究改造的,当这两艘航母运到中国后,我国将它们打造成了主题类公园。
如今,它们一艘坐落在天津,另一艘坐落在江苏,然而除了这四艘航母其余的几艘航母就没这么好命了。
另外两艘基辅级航母中,有一艘被韩国买去了,当它被运送到韩国后,韩国组织了大量的专家,将这艘航母拆的一干二净,能用的零件拿去用,不能用的就当废铁拿去卖了。
在这9艘航母当中,有一艘是以核动力为标准建造的航母,它就是“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该航母能携带几十架战机,排水量更是达到了8万吨。
苏联解体后,这艘航母连同建造它的工厂一同分给了乌克兰,但乌克兰并不珍惜,在一些西方国家的忽悠下,他们将这艘航母给拆解了,还没得到“好处”。
前苏联建造的这9艘航母,既见证了苏联强大,也见证了苏联的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