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吸血鬼文化之乡惠特比小镇:吸血鬼小镇是恐怖还是充满神秘?

鹤弘评国际 2023-02-14 12:59:01

惠特比小镇坐落于英格兰北约克郡东海岸,埃斯克河在此汇入汪洋,四周被广阔的北约克沼泽国家公园包围。这里保留了独具魅力的英式小镇风光,从外表上看,它和英国其他小渔村没有什么区别,安静的河流、尖顶的建筑和平静祥和的生活氛围,被《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官方评为“英国最佳之地”。除了美丽的风景,这里还有两项非常吸引游客的文化元素,那就是吸血鬼文化和库克船长。

惠特比小镇

惠特比小镇虽然有吸血鬼之乡的品牌,但却一点不显得恐怖.......

惠特比这个阳光明媚的海滨小镇之所以被称为吸血鬼之乡,是源于爱尔兰作家布拉姆·斯托克创作的吸血鬼小说《德古拉伯爵》(Dracula),现代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吸血鬼形象都是以此为原型的。作家布拉姆·斯托克也因此被誉为吸血鬼之父,而惠比特小镇也就成为了吸血鬼之乡。

吸血鬼小说《德古拉伯爵》

1890年7月,爱尔兰人布拉姆·斯托克 (Bram Stoker)来到了惠特比。他当时是演员亨利·欧文 (Henry Irving) 的业务经理,欧文建议他到惠特比寻找灵感。在这之前,斯托克一直在创作一部以奥地利为背景的小说,主人公名叫万皮伯爵。

在惠特比期间,斯托克住在华江新月街6号艾玛·维齐夫人的宾馆。如今,这里留下了一块小牌匾纪念他的逗留。在他的妻子和儿子到来之前,斯托克独自一人在惠特比度过了1周,这一周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有时会漫步在圣玛丽教堂的墓地,探索东崖上的修道院遗址,斯托克从教堂的墓地里取了很多名字,这些名字出现在他后来创作的小说中。当年8月8日,斯托克将参观当地图书馆。

圣玛丽教堂的墓地

惠特比修道院遗址

在那里,他找到了一本 1820 年出版的书,即威廉·威尔金森 (William Wilkinson) 的《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公国记述》(今罗马尼亚),书中描述的罗马尼亚大公德古拉残忍至极,会将敌人钉在木桩上。书中的一个脚注写道:“德古拉在瓦拉几亚语中的意思是魔鬼。”此外,斯托克了解解到惠特比在5年前发生的一起俄罗斯船只的海难事件等,也成为他创作的小说《德古拉伯爵》里面的一个场景;小说中德古拉伯爵的律师的住址就是当年斯托克所住旅馆的隔壁。

The Undead

在小说出版之前,《德古拉伯爵》是以《不死族》(The Undead)的舞台剧的形式和大众见面的。斯托克邀请演员亨利·欧文担任主演,但未达到预期效果。之后,斯托克将他的作品重新组织,以书信、日记、简报的形式讲述了吸血鬼的故事,这部小说在1897年出版。故事以一篇航海日志开始:前往惠特比的大船德米特号上,船员逐个莫名消失。直到8月8日,船在东崖下的沙滩搁浅,此时只剩下船长一人……8月8日,正是斯托克发现“德古拉”这个名字的日期。

Brave the Dracula

如今,在惠特比吸血鬼体验馆(Brave the Dracula)可以亲身体验斯托克所开创的吸血鬼文化。体验馆还原了小说中八大经典场景,现场有装扮成吸血鬼的演员、还有地牢、尸体的加持特效。在进入惠特比吸血鬼体验馆黑暗的正门后,在商店的橱窗中陈列着与吸血鬼主人公德古拉(Dracula)有关的物品和文创商品。

第一个场景是布拉姆·斯托克 (Bram Stoker) 弯着腰创作他的德古拉伯爵的故事,同时俯瞰惠特比镇。

俯瞰惠特比镇

第二场景中,德古拉伯爵伪装成一只巨大的黑色蝙蝠,带着巨大的黑色斗篷,和他的三位吸血鬼伙伴一起,注视着游客。

德古拉伯爵伪装成黑色蝙蝠

第三个场景中描述的是中了德古拉伯爵咒语的疯人院病人,这么蜘蛛、蝴蝶、麻雀和小猫的故事。

第四个场景描述的是德米特号(Demeter)帆船被冲上岸边,船长被绑在舵轮上。一只黑狗跳上海岸,跑上199级台阶前往惠特比修道院。在死去的船长的口袋里有一个不漏水的瓶子,里面装着导致船长和他的船员死亡的恐怖经历的书面记录。

场景五描述的是米娜沿着199级台阶前往惠特比修道院帮助她的朋友露茜,露茜身边有一个身穿黑色斗篷、长着可怕的红眼睛的人。

场景六描述的是米娜被德古拉袭击受伤,去诊所治疗,接受她丈夫输血。

场景七描述的是露茜被她的未婚夫亚瑟杀死,这也成为德古拉达到惠特比早期的受害者之一。

场景八描述的是德古拉被正义的英雄消灭的故事。

哥特节(Goth Weekend)是惠特比最盛大的节日。

Goth Weekend

哥特文化音乐节的英文是“Whitby Goth Weekend”,最起先这个节日是在1994年时一帮汉普郡的笔友聚会时提出。从1997年开始变成一年两次的节日,现在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哥特式音乐活动之一。因为10月份的惠特比哥特音乐节很靠近万圣节。它开始吸引人们穿着恐怖、科幻、历史人物的服装来参加节日。现在除了哥特文化爱好者,来参加这个节日的亚文化人士越来越多,比如维多利亚时期的吸血鬼装扮者、摇滚爱好者、朋克爱好者等。节日期间,街头巷尾都能看到身穿哥特服装的人,有的人带上獠牙装成吸血鬼,有的画上骷髅脸穿上婚纱扮成僵尸新娘,奇装异服开启全城的cosplay。虽然如今的哥特节不再纯粹,但是众多奇装异服的人在小镇上晃荡,和吸血鬼文化还是很搭配,也成为小镇的一到靓丽的风景线。

除了吸血鬼文化以外,库克船长是小镇最知名的文化元素了。

库克船长

库克船长是发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大陆的英国航海家。无论在英国,还是在澳大利亚,人们都把库克船长当作一个英雄。库克船长并不是惠特比本地人,只是在这里开启了他的航海生涯。1746年,年仅17岁时的詹姆斯·库克到惠特比港口,成为约翰·沃克船长的学徒。3年的学徒生涯中,库克系统的学习了航海相关的知识,为他日后的航海生涯奠定了基础。

博物馆博物馆

库克船长的雕塑

目前,小镇建有库克船长的雕塑和博物馆。库克船长博物馆位于海港边历史建筑——沃克之屋中(Walker's House),游客可以从俯瞰海港的庭院进入,庭院是一个18世纪风格的花园。博物馆通过实物、照片等形式展示了库克船长伟大的航海成就。在惠特比小镇海边的一个山丘上,矗立着一座库克船长的青铜雕像,是由澳大利亚人出钱修建的。雕像基座正面写着:去奋斗,去探索,去发现,而不要屈服——纪念那些建造惠特比船并跟随库克船长远航的人们。

沃克之屋Walker's House

在1753年与1833年这80年期间,惠特比曾是英格兰北部著名的捕鲸港口。这期间,有55艘捕鲸船在惠特比外海域作业,沿港口建立的大型锅炉房把鲸脂肪炼成鲸油。捕鲸是一项极其危险的工作,许多渔民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长期的捕鲸生活,在当地形成了一种习俗:如果一艘返港渔船的桅杆上绑着一对鲸鱼下颚骨的话,在港口焦急等待的那些渔民妻子便会明白丈夫满载而归了。因为惠特比小镇的捕鲸业名扬海外,挪威渔民送给惠特比一对鲸鱼的下颌骨,被放置在西海岸做成了一个也鲸鱼拱门。拱门的旁边就是著名的库克船长雕像。如今,鲸鱼拱门已经成为惠特比标志性的景点,和周边的海岸形成美丽的风景,吸引着无数游客到这里来观光。

鲸鱼拱门

惠特比修道院(Whitby Abbey)小镇的地标性的历史建筑,也是斯托克创作吸血鬼小说的重要灵感源头。惠特比修道院建于公元前657年,是英国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修道院​屹立于小镇最高处的悬崖边,不像其它富丽堂皇的修道院,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但从现仅留存的拱门壁墙窗花,仍可想像当年这座耸立在东岸面向北海断崖边的修道院的辉煌气势。

惠特比修道院(Whitby Abbey)

199台阶是惠特比的网红景点。要想前往惠特比修道院,199台阶是必由之路。英国小说家米歇尔·法柏(Michel Faber)出版的《199级阶梯, 玻璃瓶里的秘密》,故事就是以199阶梯为背景而写出来的。登完199级台阶后会看到英国最早的诗人卡德蒙的十字碑,在十字碑后面就是古朴的圣玛丽教堂(Church of St. Mary)。教堂虽没有富丽堂皇的气派,简朴的格局同样庄严而神圣。教堂周边是大片的墓地,可以进入墓地参观。或许正是这诡异苍凉的墓园,激发了斯托克创作的灵感。

199台阶

英国最好吃的炸鱼薯条(' )是惠特比小镇又一大特色。炸鱼薯条被誉为英国的国菜,而惠特比小镇的喜鹊餐厅(The Magpie cafe)的炸鱼薯条被BBC认证为英国最好吃的,这也成为小镇一张新的名片。喜鹊餐厅是家百年老店,总共有三层,内部装修典型的英式风格,从窗户可以看到修道院的风景。这里的炸鱼薯条有两类,分别为黑线鳕(Haddock and Chips )和鳕鱼薯条(Cod and chips),其中黑线鳕是店里的招牌菜。喜鹊餐厅有正宗的口味和优越的环境,而受到游客的青睐,经常人满为患,需要提前预订访客就餐。

Cod and chips

'

Cod and chips

案例思考与总结:

通过上面的案例分享,我们发现:惠特比小镇虽然有吸血鬼之乡的品牌,但却一点不显得恐怖,而是一个阳光明媚、充满着神秘色彩的歌德式风格小镇。

石板路两边是尖顶的石头房子,显得静谧而美丽,非常适合休闲度假。惠特比小镇虽然在文化资源方面独具特色,但小镇并没有将这些文化资源作为重点开发,只有一些相关的体验场馆和文创纪念品。在小镇街区场景方面并没有太多的突显吸血鬼文化,这也让小镇保持了自身生活节奏和闲适安逸的休闲氛围,而吸血鬼文化则是作为一种提升小镇知名度的受段,毕竟吸血鬼文化虽然足够吸睛,但是负面影响太大,对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太过于压抑了。

惠特比小镇的案例也带给我们一个思考,就是如何对待较为负面的文化元素?我想主要还是从猎奇体验和警示教育方面,给游客塑造几个点状的体验场景,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而没有必要进行美化或全域化的文化呈现,平衡好文化资源开发和社会价值观的关系。

(完)

声明: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冒犯,请及时联系,会立即处理。

传播新思想 建设新乡村

乡村集结号:北京城乡策略研究院自办媒体。肩负“破解乡村振兴之惑,探索产业融合之道,塑造乡土田园之美”使命,深耕乡村产业升级、美丽乡村建设、农文旅融合等领域,传播世界乡村发展新思维、新理念、新模式。搭建全面赋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自媒体信息交流平台、智慧创新讲台、乡村产业舞台,宣传推介展台。为致力乡村发展的建设者提供快速、有效的知识传递服务,实现村企相依、景田相望、城乡相融的美好愿景。

0 阅读:32

鹤弘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