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2日上午,焦作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孙长松带领部分政协委员、文史专员一行12人来到博爱县柏山村进行“走近柏山缸”文化考察。
博爱县政协、文旅局、非遗中心和柏山村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陪同考察并作了工作汇报。
焦作市柏山村位于博爱县城北4公里、太行山南麓,属半丘陵地形,现居住人口12000人。柏山村既是党的早期革命根据地,八路军武装“道清游击队”诞生地,也是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摇篮。汉武帝刘彻拜偈的刘自然仙庵至今仍存东方朔《金伞山万寿观自然先生赞》残碑(见道光年《河内县志》卷二十一金石志);唐宋以来陶瓷业兴盛,高峰期有窑一百八十座,养活人口两万余人,现存宋代剔花瓷等文物弥足珍贵;明代中期柏山转向高温酱陶生产,主要产品为缸圌罐盆等民用酱釉制品,远销大河南北及全国各地。柏山缸到清代中期蓬勃发展,史料有记载的窑院共92家,缸窑300余座。现代人已经很难想像当年柏山村处处烟火缭绕、车水马龙的壮观场景。清嘉庆23年,柏山村窑主与工匠共同约定立下规矩,并刻制《窑院规矩碑》,碑文云:“吾村名为柏山,石厚土薄,农隙之时,烧造缸窑,不知几何年矣。廼年深日久,百弊丛生,今窑户匠作共同商议,立为定规,勒之于石,永垂不朽云。”这是制定柏山缸形制标准与提高质量、规范经营的关键举措,碑记现存博爱县博物馆。
考察组一行先后来到柏山窑神庙、中闫洼缸窑院和柏山传新陶瓷厂参观。窑神庙是当年窑主祭祀的地方,也是商议窑场大事之地,有顺治年碑记诉说柏山陶瓷的历史;在缸窑院,大家观看了柏山人手工制缸的拉坯、摇盘过程,纷纷拍照记录,对这一省级非遗保护项目能够完好保存与技艺传承赞叹不已;在传新陶瓷厂,政协委员和文史撰稿员参观了柏山缸实物与窑具、工具展览,欣赏了新开发的天然土釉陶瓷艺术品,观看了拉坯、上釉与开窑等过程,对琳琅满目的精湛陶瓷艺术品赞叹不已。
柏山缸制作技艺于2009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新陶瓷厂作为该非遗项目的传承单位,一直坚持使用古老的天然土釉开发工艺产品,杜绝工业釉及化学材料,在焦作地区陶瓷产业中独树一帜,深受消费者喜爱。这项研究成果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将会为柏山村的文化旅游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生机。(杨世鹏 何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