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马看四蹄,人观四相,说的太对了

旧说历史 2024-10-25 13:45:02

《增广贤文》中说:相由心生。一个人内心怎么样,会通过他的外表展现出来。有的人天生俊美,但有着一个毒辣的内心,他的面相就会透着一股凶狠气象。相反,一个人如果长相不好,但他有一个善良的心,面相就会透着一股和善。

人是如此,动物也一样。古人们通过辨人之术,分析出一套看马的方法。因此,古人常说:“马看四蹄,人观四相。”

01所谓“马看四蹄”,指的就是观察马的四只脚,怎么看,如何看?这其中有着很大的学问。在古代,马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动物。凡是与马产生的职业,非富即贵。比如专门负责管马的将军,叫司马,大家常说的司马姓氏,就是根据司马这个职业衍生而来。马有好坏之分,想要一眼识别出是否是宝马,非常考验识马之人的能力。在古时候,人们认为司马这个职位,在天上的星名叫做伯乐。

在春秋时期,有个名叫孙阳的人,他就是一个职业识马大师。孙阳有天在街上看到一匹骨瘦如柴的马儿,却拖着一大车盐向着太行山行走。孙阳发现,这匹马虽然上了年纪,但它的四肢有力,走路铿锵作响,经过他一番观察,认为这匹马儿是世上很难

得的宝马,当即为这匹老马的遭遇感到不公。这么好的一匹马,竟然在这里拉盐,实在是可惜。孙阳心疼从马车上下来,将自己的外套给马儿披上。这匹马儿认为遇到了知己,像朋友一样,低下头靠在孙阳怀里喘着粗气。随后仰天长啸,马鸣声直通云霄。02孙阳识马的方法,就是观看马儿的四蹄:蹄缘、蹄冠、蹄壁、蹄底。只要四蹄健壮,光泽亮丽,即便身躯骨瘦如柴,即便马儿外形很难看。在他眼中,也是一匹宝马,因为这种马儿能够日行千里。孙阳识马的技术,被人们口口相传。大家就把他称为“伯乐”,并衍生出一句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用来暗喻人才很多,但真正能识别人才的人却很少。

但这句话反过来道理也一样。有了伯乐,要怎么让伯乐发现自己是千里马,同样是个大学问。因为有很多伯乐,想找到自己的千里马,同样也很困难。这时候,就要求伯乐必须具备一双火眼金睛。不被人物的外在条件所迷惑,要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找到自己真正的千里马。

经过“马看四蹄”的故事,后来又出现一句话,叫做“人观四相”。意思就是说,识人和辨马一样,有着很深的学问。所谓的四相,指的是:外表、相貌、精气、体态。正人君子,言行举止,体态神气,五官端正,目光坦荡,自身带着一股君子之气。而那些奸险狡诈之人,眉宇间往往透着一股邪气,目光涣散,精神萎靡,让人望而生厌。

03想要一眼看出别人是真君子,还是真小人,其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光靠外表去判断,往往会以偏概全,带有“以貌取人”的嫌疑。其主要观察的是这个人的“精气神”,身上透出的气息是否是正气。人都有切身体会,有的人在见第一面时,就会感觉这个人很和善,很容易让人接近。

而有的人,在见第一面的时候,即便他表现的再怎么平易近人,总是给人一种难以接近的感觉。这就是每个人身上的气场不同,所展现出现的气息也不一样。外形很容易经过化妆打扮来改变,但身上的气息,却很难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改变。因为“精气神”,是通过长期的习惯形成的一股气息。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有的人,表面给人营造出一种和善的人设。但他内心却不善良,这种人,他身上就不会形成如沐春风的“精气神”。

有的人,走在大街上,经常被人问路或者寻求其他的帮助。因为这种人,面相和善,身上透着一股善良气息,所以别人能够从人群中专门找到他们问路。古人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外表是否端庄,相貌是否端正,精气是否充盈,体态是否轻健,来辨别此人是否是个大好人。四者得其一,乃中等;四者得其二,乃中上等;四者得其三,乃上等,四者皆有,乃上上等。如果四者都没有,那就不是一个好人。

04不管是识马,还是辨人,老祖宗“马看四蹄,人观四相”这句话,在如今依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个注重内在修养,长期以宽容之心来对待旁人的人,身上自然就会有着一股正气,这股“精气神”,是旁人怎么修也修不来的东西。

0 阅读:7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