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朝鲜,带着好奇与期待,我踏上了这个神秘国度的土地。初次来到平壤,这里整洁的街道和有序的秩序让我不禁想起日本,无论是行人还是环境,都呈现出一种令人愉悦的和谐状态。然而,在心中原本以为可以轻松解决的小问题,却给我的旅行带来了意外的挑战:我遗失了眼镜。
失去眼镜后,我苦恼不已,眼前的世界变得模糊不清。经过多番寻找无果,我决定向导游求助。导游对我说:“在朝鲜的旅行中,有任何事情都最好先找我报备。”我点了点头,意识到在这个国家,每一步都需谨慎。在确认行踪和去处的过程中,我们立刻启程寻找配镜店。
我们沿着街道走了两条街,眉头却越皱越紧。在这座城市中,几乎没有看到其他眼镜店。朝鲜的社会结构与我们国家截然不同,眼镜、配镜这样的消费似乎并不被广泛需要。为了尽快解决问题,导游最终打电话给她的父母,她的父亲刚好在平壤工作,很快就帮我找到了一家配镜店。经过询问,我得知全平壤仅有的两家配镜店,其中之一便是我接下来要前往的目标。
进入那家小小的配镜店,其实我内心充满了疑虑——为什么在一个如此现代而又独特的城市,眼镜店会如此稀缺?然而,当了解了更多细节后,我发现这其中的原因相当微妙。在我国,各个城市中的配镜店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几乎在每个社区都能找到。而在朝鲜,配镜店由国家经营,因此形成了垄断局面。
导游告诉我,朝鲜人整体近视率非常低,这也是为什么平壤市没有太多需求的原因。她提到,在她的朋友圈中,几乎没有人戴眼镜。与我们的学校相比,这里的学生普遍视力良好,并且即使到了青少年阶段,佩戴眼镜的人也寥寥可数。回想着自己国家的情景,那些小学生们一高年级就开始流行眼镜,到了中学更是班级里一半以上的孩子都在用眼镜。
在这家极其简朴的配镜店中,店员热情地接待了我。她仔细查看了我眼镜的度数,并用简单的设备为我测量视力。虽然技术的简单初看有些落后,但对于店员来说,这就是他们日常工作的全部。我们交流的过程中,她告诉我,除了配镜,店里还销售一些时尚的太阳镜和墨镜。这在朝鲜被认为是一种潮流,尤其是在夏季,很多年轻人都会选择佩戴太阳镜,来展现自己的风格。
说到时尚,我忍不住询问导游,为什么朝鲜人仍然保持较低的近视率。她告诉我,这与教育系统、生活习惯甚至体育活动息息相关。学生们每天都有大量的户外活动,而不是沉迷于电子屏幕,当然还有对于阅读习惯的重视。但不管怎样,这背后确实是一个与我们十分不同的文化。
在等候的期间,我有机会与其他顾客聊了起来,他们都是寻求不同类型眼镜的人。我发现无论是选购太阳镜的年轻姑娘,还是给孩子挑选眼镜的母亲,仿佛都是怀着满满的希望。大家的笑声和聊天,将那个小小的空间装点得生气勃勃,我很快被这种温暖的氛围所感染。
反观我所在的社会,庞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令人目不暇接的竞争。在光鲜亮丽的城市中,配镜行业已经演变成一个利润丰厚的商业战场。而在这片封闭而纯朴的土地上,配镜店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更是国家塑造公平与秩序的一部分。这让我在叹息之余,对朝鲜的所有事情有了更深的思考。
终于,新眼镜调整好了,我戴上它,透过清晰的视野,看到了一个别样的朝鲜。那些曾经模糊的街景,现在变得分外明晰,人民的热情与生活方式令我印象深刻。临走时,我对那位店员表示了感谢,她微笑着向我挥手告别,脸上洋溢着阳光般的喜悦。
其实抛去配镜店不说,朝鲜是有很多眼镜店的,他们直接为顾客提供各种型号的眼镜,主要售卖的是墨镜和太阳镜,在朝鲜这被视为是一种时尚。只不过配镜店,到底属于是一份技术工种,在平壤只有2家,个人觉得已经够用了,毕竟真没那么多人需要配近视眼镜,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