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天后的世界》[美]凯文·凯利

唐铺 2025-01-06 19:58:53

凯文·凯利在书中预测,未来5000天将会是一个与人工智能(AI)高度融合的世界,他将其称为“镜像世界”(Mirror-world)。在这个世界中,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将无缝融合,形成一个全新的平台,影响工作形态、社会组织以及多个产业的发展。尽管未来会有巨大的变化,但世界上至少有95%的事物还会维持原样,未来的胜利者可能是目前还默默无闻的初创公司。作者还探讨了数字经济的现状、后GAFA时代的产业革命、亚洲的科技地缘政治等话题,并预测未来的工作与娱乐的界限将逐渐模糊。

核心观点:

科技发展

- 镜像世界(Mirror-world):未来将会是一个一切都与AI相连的世界,现实世界中所有的道路、建筑等实际存在的事物,都会在镜像世界中显示出它们的“数字孪生”,一个和实物同等大小的虚拟物。 我们将与这个镜像世界互动,操纵它,体验其中的一切,像我们在现实世界中那样,最终能够像搜索文本一样搜索物理空间,将物体超链接到一个物理网络中,这会产生奇妙的效果,催生新产品。

- AI的普及与影响:未来的5000天,AI将成为基础设施般的存在,无处不在,我们甚至可能意识不到AI的存在。 AI将渗透到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释放出大量的自由时间,而这,正是未来社会的最大商机。

- 电动汽车的黄金期:未来5年将是电动汽车的黄金期,电动汽车将快速普及,大有取代传统汽车的势头。

社会形态变化

- 亚洲的崛起:我们将迎来以中国和印度为中心的亚洲世纪,这将是一个重大的全球转变。 亚洲的崛起不仅使数亿人摆脱了极度贫困,还大幅提高了不同收入水平人群的生活水平。

- 工作与娱乐界限模糊:未来5000天,工作和娱乐之间的界限将被打破,人们的人际关系、休闲方式,甚至人生观都可能会发生改变。

- 商业变革:未来的商业将以数字化、人性化、个性化为主要发展趋势。 数字化技术将深刻改变传统商业模式,企业将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自身效率和降低成本;人性化则是指商业将更加注重消费者体验,关注消费者需求和心理状态,将人性元素融入到商业中;个性化则是指商业将会更加注重个性化需求,将产品和服务更加贴近消费者需求和个性。

科技本质与发展趋势

- 科技本质的深层结构:作者没有因不断出现新的技术、产品或流行趋势而迷失方向,而是执着地对科技本质的深层结构进行观察,他认为科技的本质是“加速器”,是一种将过去的经验、知识和技术不断积累、整合、扩展和再利用的力量。 科技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是一个不断循环、不断创新的过程。

- 全球主义、创新加速和AI驱动生成:当人工智能深刻影响经济和文化,必将涌现三大趋势:全球主义、创新加速和AI驱动生成。

精彩摘录:

假如老年人能够自如地运用最新科技,年轻人将情何以堪?如果一个既有经验又有阅历的老人同时还掌握着最新的技术,恐怕世界上将不再有年轻人的就业机会。 世界变化太快,你一生之中可能需要调整很多次做事的方式,也可能需要不断重新清空旧的知识体系从头学习。这就是为什么学习的内容并不重要,拥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至关重要。 当一个人身体健康、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时,他应该更会感到幸福。不受他人的控制,自己的行为由自己掌控,人就会感到满足。这正是科技赋予我们的选择的多样性。 让一个以固定模式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年人再去迎接新挑战,绝对不是一件易事。但是他们最需要改变的并不是职业或家庭环境,而是人生观念,是对自我的设定。 因为《连线》杂志,我采访了许多硅谷的知名企业家。他们给我的感受就是,人越成功就越难以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究其原因,可能是成功会将人与现实社会隔绝。 从这个意义上看,镜像世界就仿佛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增加时间这一维度,创造出一个四维的世界。 未来,人们会选择在大城市生活,城市以外的平原会成为粮食生产的区域,其他地方都将恢复自然的面貌。人们在高度发达的都市中安居乐业,郊外自然环境优美,农庄分布其中,农庄里的机器人辛勤劳作。 我一直相信,作为一种习惯,“不断提问”必然会成为人类最基本也最有价值的行为之一。可以马上得到答案的问题就扔给机器,人的价值在于在面对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时,可以不断思考,不断提问。 纵观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史,一个领域的主导者从来无法在下一个时代的平台上继续称雄。 机遇到处都有,雇佣形式也多种多样,因此由一家公司承担过大的就业压力并非良策。一旦雇员数量增加,想要改变企业文化就会变得更加困难,而且人均利润率也会相应下降。 就是从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工作和娱乐的界限终会消失。二者终有一天会完全重叠,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财富层面,我们终将无法界定到底是在工作还是在取悦自己。这将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也应该成为我们的目标。 构想未来,其实一半在于构想,剩下的一半在于寻找论据和方法,帮助我们实现构想。 Al甚至还可能给你做推荐,比如当你走过书店的书架时,它会告诉你“这本书适合你”。 我发现最有帮助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在写成文字之前,其实我对自己的想法还不是非常明确。只有写下来,才能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明白。然后,我就再去书中找答案,再去听别人的想法,直到真正理解。 受益于Al这类科技的高度发展,未来人们的工作方式势必出现巨大的变化。在我所能预见的未来中,到处都充满了上百万人同时参与一项工作的可能。 我们不妨尝试用阿米什人的方式进行思考,可以自问,这个产品能让我得到成长吗?会为我的家人带来益处吗?对我的社区有什么正面的影响吗? 万能的神并没有创造世界,而是创造了可以创造世界的生物。重点在于二次创造。 例如,当探访一处古旧的房子时,你如果戴上智能眼镜,看到的就不是眼前这个年代久远的建筑,而是房子的全部历史。复原图会和现实情景重叠在一起,给你带来更全面的感受。 由于视频会议的普及,我们已经习惯了对着眼前画面中的人滔滔不绝。这不正是实现镜像世界的第一步吗? 恰如爱因斯坦所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囊括整个世界"。想象力是人类最宝贵的能力。 此外,当和别人初次会面时,我们还可以看到他们胸前出现的虚拟名牌,这样就再也不用担心记不住对方姓名了。 孩子并不需要昂贵的婴儿车和玩具,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关注,以及和父母一起度过的时光。与其给孩子买昂贵的玩具,不如坐下来给他们读一本书。 我对一些尚未被商品化的领域很感兴趣,比如睡眠。是否有一种方法可以买卖睡眠呢? 日本人认为万物都有生命,即便是不会动的岩石、大地和树木,也都有内在的灵魂。这就是为什么日本对机器人的看法和其他国家并不相同。日本人与众不同的科技观就是他们强有力的文化力量。 平台虽然由公司运营,但是有政府的功能。它对所有人开放,可以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还可以注册类似社会保障卡号一类的ID(身份标识号)。从某些角度看,平台替代政府完成了一部分公共事务。 对大企业的制约反而会增加它们的力量,导致竞争对手丧失战斗力。因为大企业可以负担因制约而增加的成本,小企业则不能。 把枯燥的工作丢给AI,去做创造性的工作。 在21世纪即将结束时,人类会发现自己已然步入新生物学的时代。 只有保持几分饥饿的状态,才能有继续创新的可能。 用汽车来打比方的话,乐观是让汽车行进的油门,而悲观是在弯道和停车时需要用到的刹车。这两者都不可或缺,但是想要前进,我们必须要多踩油门而不是刹车。 同时,自由职业者会越来越多。目前地球人口在不断增长,这样的趋势至少还能保持50年。 很多人并不真的了解自己。凯文·凯利说过:“什么是自己有别于他人的最擅长的领域,这才是最难回答的问题。想要找到答案,就必须进行极其认真的自我剖析。” 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现有的工作方式。 对于科技带来的问题,永远不能靠减少科技解决,而应该发明更好的科技。 写下思路的过程,其实就是深度思考的过程。 所谓“赢者通吃”法则,就是通过构建环境而产生全新的标准,而数以千万计的企业在这一标准上应运而生。 人们对新技术的管理通常以可预见的问题为前提,依靠想象制定使用规范。我个人认为要根据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判断,不要基于对未来的想象做判断,一定要依靠数据。 我们一直逼迫自己站在悬崖的边缘,因为那才是最有活力的地带。我们也尝试过求稳,不再做一些冒险的事情,但每次还是会把自己逼回到这里。看上去充满风险的地方,恰恰是孕育成功的摇篮。 乐观主义者才能创造未来。 其实,我在使用一个新科技之前都会先进行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只保留维持最基础需求的东西。我在不停地体验新的科技,但并不会照单全收。我只保留自己精挑细选的项目,而过滤掉了绝大多数的新科技。 事实上,游戏的确是孕育最新技术的摇篮。 我做的仅仅是倾听科技(listen tothe technology),因为科技是有生命的。我会不断地追问:“科技想要什么?”然后努力帮其实现。 戴着眼镜的人就会发现桌上有杯子,并且知道这个杯子自上周起就摆放在那里了。通过移动杯子和举起杯子,我们可以与杯子相互作用。Al甚至还会告诉我们这个杯子的种类,以及是谁制作了这个杯子。 我们将在5000天后迎来崭新的巨大平台,世间万物均可以与AI(人工智能)连接,现实世界与数字化将完美融合,被称为“镜像世界”的AR(增强现实)世界将会诞生的时候,不知怎地,我想起了这个童话故事。 亚洲国家如果可以更宽容地对待失败,可能就会更容易产生创新。 正确地提出问题,本身就很有价值。这是探索、科学和创造性的基础,是创新。人类未来的工作将会变成提问,以及应对不确定性。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只能用生产力和效率来评价的人。这是一种偏见,是古代阶级社会中的特权阶层蔑视出身卑微者的观点。只不过到了今天,这种偏见针对的是一个人有没有创造性。 如果继续调整时间轴,你还能看到它200年前的样子,看到那个时代的风景。这样你就可以随时“聆听”建筑物诉说时代的变迁。 但是,我认为应该每年对技术进行一次重新评估,而且要评估所有技术的优缺点,确保它们值得充分信赖。 无论什么样的科技,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都会带来新的问题。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减少这些问题。对此,我的意见是要做好数据的追踪工作,随时检测和评估技术的发展。 如果未来有这样可以处理信息深层含义的语义网,那么Al可以随时告诉我们眼前所有物品的材料以及人的名字。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无比便捷。 配合指纹、声音或虹膜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手段,个体的信息和数据就能做到仅对有权限的人群公开。因此,区块链还可以帮助我们增强网络安全性。 科学和创新其实从本质上说都是效率低下的东西,我们其实可以把追求效率和生产力的任务交给机器人去完成。 AR和VR可以推动共同协作,因此可能有的读者会猜测,公司这种组织是不是终将失去存在的意义。甚至有人预测,未来自由职业者会增加,零工、短工会带动经济运转,所谓的“零工经济”会得到发展。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公司可以笑傲下一个时代。因为它们的成功会成为它们最大的桎梏。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最成功的那个公司,必然是今天还默默无闻的、在社交媒体领域外的某个小公司。 我做这些计算,就是为了帮助自己确定需要全心投入的工作。如果人生只剩下6000多天,我必须让今天过得有意义。因此,“今日是好日"”,也必须是好日,要用一种感恩的心态迎接每一天。 和个人主义相比,东亚文化更注重社会契约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进入“沉浸式计算”(immersive computing)的时代。我们身边的一切都要和计算相关联,也就是所谓的“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时代。 资本主义的未来取决于平台的发展。 他提出可以卖自己的证书,出售未来的收入。如果有人愿意为他投资十万或百万美元,他可以将自己未来的收入按一定比例卖给对方。 明明没有写作经验,却会挑战自己,和出版社签约。明明没有拍过视频,却开始了系列视频的创作,甚至还开始做起了播客。正因为我不断挑战自己,所以我才能有机会不断学习新鲜事物。 从理论上讲,数字货币在通行货币不稳定的世界里应该可以成为极其稳定的资产,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一点还没能得到证明。看来,还需要时间来证明一切。 世界上有很多拥有出众才能但不会说英语的人才,如果使用翻译技术,就可以让他们投身到以前无法参与的项目和工作中。 因为没有钱,才会去挖空心思想办法,才会不断改进发明,才会充满创造力。 如果没有新生力量的加入,我们就需要对70多岁的人口进行继续教育,探索让他们代替年轻的生产力的可能性。 有了这个创意,智能眼镜势必成为智能手机之后的又一个必需品。 大数据的价值增长很快,这是有原因的。在未来10年中,光是训练Al就需要数以百万计的大数据。所以,大数据公司可能成为最大规模的Al公司绝非偶然,因为如果没有大数据,就没有发展Al的可能。 我发现,这些人的共通之处就是他们都是乐观主义者,无一例外。 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思考工作应有的状态,思考工作是否应该是需要忍耐的,是否一定会伴随伤害,并且开始积极地探讨我们应该如何消除工作的负面影响。其实,现在是时候重新定义“工作”了。
0 阅读:2

唐铺

简介:觉得生活苦了,就来铺里吃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