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川之役是怎么回事?这次内乱让大明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轻缣羽素练 2023-06-12 21:58:29

麓川是个啥?

麓川,其实是一个土司政权的名字,土司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首领,他们有自己的军队和领地,但是也要向中央政府交税和服从命令。麓川的土司是傣族人,他们的祖先在元朝的时候就被封为麓川路,后来又改为麓川宣慰司。宣慰司就是一个比较高级的土司,有点像省长一样。麓川的地方在云南西部,现在的德宏、保山、缅甸克钦邦等地都曾经是他们的领土。

而麓川之所以要造反,主要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很强势的土司思任法。思任法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想恢复他父亲思伦法当年的强盛时期,所以他就四处出兵,侵占了周围的土司领地,比如孟定、湾甸、南甸等地。这样一来,他就威胁到了明朝在云南的统治,明朝当然不高兴了,就派兵去讨伐他。

明朝打麓川可不容易,因为麓川地处偏远,山高路远,而且麓川军队也很勇猛。明朝总共派了四次大军去打麓川,历时十几年,才勉强平定了叛乱。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四次战争的经过吧!

第一次征讨(1439年)

第一次征讨是由云南总兵沐晟、左都督方政、右都督沐昂率领3.9万人去打麓川。他们到了金齿(现在的瑞丽),就遇到了麓川军队在怒江上设防。沐晟想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就派人去招降思任法。思任法假装答应了,但其实是在拖延时间。方政看出了他的诡计,就率领自己的部队渡江进攻麓川军队,并且大败了他们。但沐晟却不高兴方政违反命令,没有给他增援。结果方政又被麓川军队反击,大败而归。沐晟见势不妙,就带着部队撤回永昌(现在的保山)。这次战争虽然杀了三千多个麓川士兵,但是没有打到思任法,也没有占领麓川的领地,所以算是失败了。

第二次征讨(1441年)

第二次征讨是由兵部尚书王骥、定西伯蒋贵、太监曹吉祥率领10万人去打麓川。他们分三路进攻,一路攻湾甸,一路攻芒布,一路攻腾冲。他们打得很顺利,一路破城夺寨,逼近麓川的老巢上江。思任法见势不妙,就带着儿子思机法逃到了孟养(现在的缅甸北部)。明军追到了孟养,但是遇到了缅甸军队的阻挠。缅甸的土司以速剌(也叫缅甸宣慰)原本是明朝的属国,但是他看到麓川被打败了,就想趁机占领麓川的领地。所以他就不让明军进入孟养,还派兵攻击明军。明军和缅甸军队对峙了一段时间,最后以速剌答应交出思任法为条件,和明军讲和。但是以速剌并没有真的交出思任法,而是把他藏了起来。这次战争虽然打败了麓川军队,但是没有抓到思任法和思机法,也没有消灭麓川的势力,所以也算是半功未遂。

第三次征讨(1444年)

第三次征讨还是由王骥、蒋贵、曹吉祥率领5万人去打麓川。他们沿着第二次征讨的路线进攻,又到了孟养。这次以速剌不敢再和明军作对,就把思任法交给了明军。思任法被押送到北京,被关在监狱里。但是他的儿子思机法还在孟养,他又继续造反。王骥等人想进攻孟养,但是又被缅甸军队阻拦。王骥等人和缅甸军队谈判了一年多,最后才达成协议,让缅甸军队撤退。但是这时候已经到了正统九年(1444年)十月,明朝北方发生了土木堡之变,英宗被蒙古人俘虏了。王骥等人得到消息后,就赶紧带着部队回京救驾去了。这次战争虽然抓到了思任法,但是没有平定思机法的叛乱,也没有解决缅甸的问题,所以也不能算成功。

第四次征讨(1449年)

第四次征讨还是由王骥率领13万人去打麓川。这时候英宗已经从蒙古人手里逃回来了,但是明朝国力已经大大衰落了。王骥等人再次进攻孟养,这次终于打败了思机法的部队,并且抓住了思机法和他的弟弟思禄。他们把思氏兄弟送到北京,在天桥斩首示众。

麓川之役对明朝有什么影响?

麓川之役对明朝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消耗了明朝的财力和军力。明朝动用了数十万军队,花费了巨额的军费和物资,还造成了很多士兵的伤亡。这些都给明朝的国库和军备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削弱了明朝的国力。

而且在麓川之役期间,明朝把大量的精锐部队调往云南,导致了北方边防的空虚。这给了蒙古人可乘之机,他们趁机侵犯明朝的边界,甚至发动了土木堡之变,俘虏了英宗。这是明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军事挫折,也是麓川之役的直接后果。

最难以预计的一点就是激化了西南地区的民族矛盾。麓川之役中,明朝实行了“以夷攻夷”的政策,利用木邦、缅甸等土司去打麓川。

这样做虽然可以分散麓川的势力,但也使得西南地区各土司之间的矛盾加剧,互相争夺领土和利益。特别是缅甸,在麓川之役中得到了很多土地,成为了西南地区的强国。后来,在万历年间,缅甸趁机发动了明缅战争,攻占了云南大部分地区,给明朝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0 阅读:34

轻缣羽素练

简介:轻缣素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