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哪个朝代,读书都是苦闷的,越读越快乐的人少之又少。当然,真有兴趣爱好的除外。
刷视频则不同,越刷越想刷,完全停不下来。时光飞逝,这个词用来形容刷视频时的时间,再贴切不过了,一抬头就是数个小时了。
其实,刷视频和读书是有相通之处的。虽然视频里的知识过于碎片化,却还是可以让人结合自身,悟出一些通达的道理来。
这一点还要感谢大数据,推送过来的,大概都是我们所关心关注的。不要抱怨推过来的是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那不过是一个人内心的过多停留罢了。
最近在视频里读了许多道理,有两句话比较触动我。

事缓则圆,人缓则安,语迟则贵,心静则福。我是个急脾气,遇事容易冲动。冲动之下的所有决定,其实是会有很大偏差的。等人冷静下来的时候,大多会觉得不妥当,却悔之晚矣。所以,遇事还是要先缓一缓,能缓则缓,说不定就有人把事情解决了,完全用不着自己动手。
人缓则安,就是说不要太过于毛躁。开个车,走个路,总是火急火燎的,其中的风险就会高出很多。从内心讲,我们都是趋利避害的,却又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置身于险境,所以才要反思反思,是不是要缓一缓。
语迟则贵,不是说要多尊贵。我们大多数都不是智商超群的人,语速越快,说得越早,脑子越容易跟不上。一旦脑子跟不上嘴的速度,就会说错话,就会表错态,就会把自己放在一个覆水难收的境地。如果稍微迟缓一点,听听别人怎么说,再思考思考自己该怎么办,更大程度上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前总觉得电视里的翻译真牛,现在才明白那些用翻译的人才是真的牛。他们不是听不懂外语,只是在翻译转述的时间里思考一下该如何应对。
心静则福,不用多说。如果总是杂乱无章的胡思乱想,再大的幸福也不会觉得幸福。很多人追寻幸福,就像骑驴找驴一样,可笑至极。
还有一句话,也让我觉得很有道理。过来人的话,没有过来的人永远听不进去。
我和好多人一样,喜欢好为人师。尤其是面对一些比自己年纪小的,或者阅历稍微浅些的,或者看起来青涩一点的,总喜欢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表达些什么。这种表达欲,看似好意,实则更多是满足自己的表达欲罢了。至于对方是不是真的阅历浅,是不是真的青涩,是不是真的需要说教,人在夸夸其谈的时候总是会自动忽略掉这些。
好为人师的人说得越痛快,听的那人或许就越痛苦。这边苦口婆心说半天,到头来反倒落得人家内心一通埋怨,这就叫得不偿失。得不偿失还是轻的,甚至还会落一个好为人师的诨名,被人在你不在场的时候轻轻诋毁一下。即使不诋毁,哪怕是人家轻蔑一笑,那滔滔不绝就变成了漫山废话。
小马过河,还得是自己过。河的深浅,对于老牛、小马河松鼠是完全不同的。有的是趟着过的,有的是摸着过的,有的是漂着过的,谁过河谁负责。
有些道理说给自己听就好,不用吃一堑,就能长一智,这才是最牛的地方。还有很多人,吃了无数堑,还是长不了智,那又能怪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