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要来绍兴
有一场文化山水之旅
可一定要走一遍!
千百年来,众多文人墨客从钱塘江出发,过萧山、经绍兴,自上虞向南过曹娥江,溯源而上入剡溪,走新昌天姥、过天台山石梁飞瀑,载酒扬帆,踏歌而行,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章,在浙东这片土地上,踏出了一条“唐诗之路”。
绍兴作为浙东唐诗之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自然少不了许多美丽的风景。所以,这个夏天,你准备好跟着小编来一趟清凉的唐诗之旅了吗?
兰亭 图自绍兴E网·qq351684612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王羲之《兰亭集序》
公元353年,上巳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人,在绍兴兰亭“修禊”,留下了在中国书法历史上堪称“圣经”的《兰亭集序》。
天姥山
谢公古道 图自绍兴E网·营长
1500年前,"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的谢灵运被逐官还乡,郁郁不得志的他第一次慕名来到了传闻中"登者闻天姥歌谣之响"的天姥山,写下了著名的《登临海峤》等多首诗。
再之后,他又"伐木开径",打通了天姥山的几处险要通道,一度吸引了众多诗书画以及佛道人士络绎不绝地来到了天姥山。
江南的山水,景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历史,访古发幽,墨色晕染出的诗画意境让人深深陶醉,欲罢不能。
剡溪 图自浙江新闻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
——李白《秋下荆门》
开元十二年(724),24岁的李白胸怀“大丈夫”必有的“四方之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乘着秋风顺流东下,放眼望去,江边树叶经霜已悄悄枯落,到江南去不是为了品尝鲈鱼的美味,而是为了欣赏剡中秀丽的山水风光。这首诗写于诗人第一次出蜀远游时,全诗充满了对剡中山水和锦锈前程的憧憬。
曹娥江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任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孟浩然《舟中晓望》
开元十八年(730)孟浩然为隐居来浙东,“两见夏云起,再闻春鸟啼。”时间前后四年。在彩霞满天的黎明,诗人高扬风帆,从曹娥江溯剡溪而来,身在舟中,已心驰神往,天台胜景宛然如见。
东鉴湖 图自绍兴E网·相约于江湖
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
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
——杜甫《壮游》
开元十九年(731),20岁的杜甫前往吴越游历。在会稽游览了越王勾践和秦皇东巡的遗迹,领略了越地的风情,在鉴湖边感受了炎夏难得的凉爽,又乘船南行,来到东晋王徽之雪夜访戴逵的剡溪。
图自新华网
诗人们所走的这条线路,就是如今的“浙东唐诗之路”。
图自新华网
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皮日休、刘禹锡……《全唐诗》中收录的2000余名诗人中,有400多位亲自造访过这条路,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朝圣之路。它剑指盛唐,通向中国古文学的巅峰时代,诗香飘逸,历经两百多年而不衰。
崇仁古镇 图自绍兴E网·袍中路
崇仁古镇在绍兴嵊州之西,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原名杏花村,北宋熙宁年间,受皇帝敕封的义门裘氏从婺州分迁此地,裘氏以崇尚仁义为本,故名其地为崇仁。自南宋以来,出过不少人才,单裘氏一族,就有4个进士,38名举人,仕宦者几十人。崇仁是名副其实的历史古镇。
曹娥庙
曹娥庙位于绍兴上虞,始建于东汉元嘉元年,早年又叫灵孝庙、孝女庙,是为彰扬东汉上虞孝女曹娥而建的一处纪念性建筑。
西施故里 图自绍兴E网·苦了苦了
西施殿位于绍兴诸暨浣沙江畔,是一处以西施文化为主题,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风情的人文风景旅游区。
墨色是江南最常见的白墙黛瓦,也是这些白墙黛瓦的古村落里代代相传的家风礼义,是家族文化,也是江南最质朴的文脉传承。
绍兴的色彩,就绘在这白墙黛瓦里。大禹治水、曹娥投江、西施浣纱……有多少的故事,被后人用诗歌传颂!有多少的美丽佳话,融进家风,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施家岙 如歌如月/摄
靠山面水的施家岙村作为女子越剧诞生地,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古院、古戏、古门、古庙、古石,一派古越田园生活景象。村外青山耸立,碧水萦回,茂林奇石,好一片江南水乡风光!
剡溪漂流
剡溪漂流景区位于施家岙内,漂流行程时间约3.5公里,漂流过程中不仅可以欣赏两岸秀色风光,还可以与岸边的农户进行越剧对唱哟!
书圣故里
书圣故里历史街区,是目前绍兴市区历史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区域,荟萃着影响中华文化进程的绍兴名士“书圣”王羲之和“学界泰斗”蔡元培的故里,也是刘宗周、黄宗羲等历代名士的求学圣地。
沈园
大禹陵
周恩来纪念馆 图自马蜂窝·amy-dan
蔡元培故居 图自携程·克克克里斯
中国黄酒博物馆
戒珠寺
安昌古镇 图自绍兴E网·天使也掉毛…
诸暨汤江岩风景区
作为全国首批“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目前绍兴全市8处国有景区门票面向全国大中小学生研学旅游免费,分别为沈园(不含夜沈园)、大禹陵景区、周恩来纪念馆、蔡元培故居、绍兴黄酒博物馆、戒珠寺(仅面向全国中小学生)、柯桥安昌古镇景区、诸暨汤江岩风景区。
这里有
“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
的风光
这里有
“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
的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