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咏絮才”女谢道韫
谢道韫,东晋时期著名的女诗人,约生于340年,卒于409年。她出身于名门望族陈郡(今河南太康)谢氏家族,是宰相谢安的侄女,东晋大将军谢玄的妹妹。也是我国古代自汉代班昭、蔡文姬之后又一位以才学著称的女性。
谢道韫自幼聪明伶俐,才思敏捷,喜欢读书。据《晋书·列女传》记载,谢道韫7岁时就能够吟咏诗文,对《诗经》、《论语》等经典著作烂熟于心。她的叔叔谢安曾问她:“《毛诗》何句最佳?”谢道韫回答说:“吉甫作颂,穆如清风。”谢安称赞她有“雅人深致”。

谢安下雪时曾让子侄们作诗,有云:空中撒盐差可拟,谢道韫七岁,诗云: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笑,连连叫好。
谢道韫长大后嫁给了书圣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王凝之虽然出身名门望族,但他并没有继承父亲王羲之的书法才能,反而是一个平庸的人。他痴迷于道教的长生不老之术,最终因为“孙恩之难”而英年早逝。
二 谢道韫嫁给王凝之不幸的婚姻
谢道韫和王凝之的婚姻并不幸福。她在婚后曾经向叔父抱怨过:“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意思是说在谢家众多杰出的人才中,她竟然嫁给了一个平庸的王郎。

谢道韫在丈夫去世后一直寡居在会稽。后来孙恩贼乱爆发,丈夫王凝之忙于祈求神仙保佑,不知应对。此时她已经年过半百,仍然组织起家中的仆人和婢女日夜操练,贼兵来时奋起抵抗。她手持兵器带着家中的妇女们杀死了许多贼兵,但是最终还是被俘虏。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和三个孩子也都被贼兵杀害。孙恩想要娶她为妻,但谢道韫坚决不从,并表示宁愿自杀也不会屈服于贼人。
孙恩见状便下令将谢道韫处死。在临刑前,谢道韫神色自若地走向刑场,并对围观的人群说:“我听说人的一生很难预料到自己的命运,但是我相信善恶终有报应。”说完神色自若,慷慨赴死。
孙恩被她的大义凛然所屈服,下令释放了她,从此谢道韫返回绍兴老家,闭门读书,著书立说,安度晚年。
谢道韫的诗词文章流传至今,有《登山》《拟嵇中散咏松诗》《咏雪联句》等诗作传世。其中最著名的一首诗是《泰山吟》。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和神奇传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除了诗词,谢道韫还善思辨,曾帮王献之与朋友“谈议”。谢道韫不但有文学才华,也擅长书法,后世以“咏絮才”称赞女子具有文学才能,谢道韫后来被称为女中名士、东晋第一才女。
三 出身名门:谢氏家族
谢道韫的娘家家族情况:谢家是东晋时期的名门望族之一,父亲谢奕为朝中重臣,叔叔谢安是当时的宰相,谢石、谢万等人都是朝廷重臣,哥哥谢玄是指挥淝水之战的大将军。谢家世代传承着儒家文化和文学艺术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语“东山再起”就说的是谢安早年归隐再出山的故事。谢安早年在绍兴东山隐居,寄情山水,直到四十岁左右的时候,谢安之弟谢万遭到贬黜,谢安才有仕进之心,为保家族荣誉,毅然出山,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才华。
著名大导演谢晋也是浙江东山谢安后裔,文学家余秋雨文章《谢家门孔》有说过。

王勃《滕王阁序》诗云: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谢家之宝树,就是夸谢家人才辈出,个个有才。刘禹锡《乌衣巷》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指王导王敦家族,谢指谢安谢玄家族。当时住在乌衣巷一带。他们都出身名门,是东晋士族首领,曾担任宰相,在朝中地位举足轻重,家族朝中人士众多,影响深远。

四 夫家名门望族:公公王羲之
谢道韫的夫家王氏家族情况:公公王羲之出身琅琊王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之一,王羲之是当时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王羲之有七个儿子,偏偏谢道韫嫁给了他最平庸的二儿子谢凝之,为人少谋缺断,平庸无能,根本就配不上谢道韫。不过王凝之的书法成就颇高,继承了父亲的优点。他最小的儿子王献之书法最有名,和父亲齐名,合称“二王。王家的后代们也都继承了父亲的书法才能和文化传统。
谢道韫是一位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女性。有诗文流传后世。她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悲情色彩,但她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勇气,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不朽的女性形象。
安哥写于2024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