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毫无争议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周恩来则成为总理。
查看中央领导人名单可以看到,一位曾经在红军时代和毛主席、周总理并列的领导人,却没有进入中央核心领导层,甚至可以说职务并不高。
这一切是为什么呢?难道此人犯下过什么错误?
1928年,王稼祥正式成为我党党员。由于王稼祥留苏背景等原因,王稼祥于1931年,成为中央领导层成员之一。
1934年1月,王稼祥更是成为政治局委员。
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初期湘江战役的惨败,让王稼祥开始意识到,如果红军再由博古、李德指挥,红军可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湘江战役之后,王稼祥态度开始转变,长征路上,王稼祥开始和毛泽东深入接触,随着毛泽东的正确决策,一次次帮助中央红军摆脱危机,王稼祥逐渐意识到,红军要想脱离国民党重兵包围,红军就必须由毛泽东来领导。
遵义会议前夕,王稼祥和党内重要领导人张闻天在一起散步谈话。
在谈到长征最终目的地时,他们都是一脸茫然。
谈话间,张闻天突然说道:“打仗毛泽东同志可比绝大多数人都厉害,我认为,我们应该听毛泽东同志的指挥。”
王稼祥听后点点头道:“我同意你的意见,我看,只有毛泽东同志,才能带领红军取得胜利。”
后世有历史学家指出,遵义会议能够顺利召开,周恩来起到了最为关键作用,是周恩来说服了大多数人,这场关乎我党命运的会议,才能顺利召开,实际上,张闻天和王稼祥二人也为遵义会议的召开,起到了很大作用。
1935年,遵义会议上,毛泽东能够成为三人主席团成员之一,王稼祥投下了关键一票,会议之后,王稼祥也成为主席团成员之一,可以说,这个时候,王稼祥是党内真正的核心领导人之一。
二、王稼祥七大时只是候补委员1936年10月,长征结束后,王稼祥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这个级别和毛主席、周恩来是并列的。
然而,令很多人奇怪的是,建国后,曾经和毛主席并列的王稼祥职务并不高,建国后,王稼祥被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兼驻苏联大使。
按照组织职权来说,红军时期,王稼祥最高职务相当于建国后的正国级干部,建国后,王稼祥职务却连副国级都达不到,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王稼祥在抗战时期,职务已经开始“走低”。
1938年,王稼祥职务还是挺高的,这个时候,王稼祥是军委副主席。
可是几年之后,王稼祥基本上就不再负责军委具体事务,1945年的七大上,王稼祥甚至只是中央候补委员,要知道,七大可谓是我党建国前最重要的一场会议,建国后几乎每一位中央核心领导人,基本上都在七大中当选中央委员,大部分元帅都是中央委员。
可以说,从七大之后,王稼祥已经离开了中央核心领导层。
解放战争时期,王稼祥职务也只是东北局的委员而已,一直到建国前夕,王稼祥才增补为中央委员。
对于王稼祥建国后职务为何不高,历史学者们认为,王稼祥身上主要有三个短板。
第一,王稼祥军事、政治能力不是很突出。
客观地说,在战争岁月中,军事、政治能力是最为关键的,而王稼祥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要他搞学术研究,他是擅长的,可是军事指挥和政治能力,王稼祥就不是很突出了。
可以说,要想在那个年代脱颖而出,军事和政治能力是极其关键的,毛主席为什么能够赢得大家的一致拥护,一个很大原因就是毛主席打仗太厉害了。
可以说,建国后能够担任中央核心层领导人的,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军政双全的。
第二,王稼祥身体状况不好,也是他建国后职务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1933年4月,在一次战斗中,王稼祥身负重伤,这让之后多年里,他的身体多次出现问题。
长征时期,王稼祥基本上是被战士们抬着走出长征的,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王稼祥因为身体不好,几次前往苏联治病。
值得一提的是,1946年王稼祥去苏联治病时,他去看望贺子珍时,意外得知贺子珍被关在精神病院,可以说,贺子珍1947年能够顺利回国,王稼祥是有功的。
王稼祥身体不好,自然无法胜任更加重要的工作。
第三,王稼祥特殊的留苏背景,让王稼祥后期无法赢得太多人的拥戴。
实事求是的说,王稼祥在早期能够成为中央领导人,这和王稼祥早期曾在苏联留学有着很大关系。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时,王稼祥和王明、博古关系非同一般,王稼祥能够一步步走入中央领导核心,这一切和王明、博古等人的看重,是密不可分的。
抗战时期,王稼祥之所以逐渐脱离中央领导层,这和同志们开始不太认可留苏派,也存在一定关系。
1945年七大上,王稼祥没有被选为中央委员,和王明是存在一定关系的。
除了这“三个短板”,王稼祥建国后职务不高,还和王稼祥性格有关。
王稼祥性格相对孤僻一些,不太喜欢与人交流,对于权力,王稼祥并不热衷,相比于做中央领导人,王稼祥更喜欢搞学术研究。
谦逊的性格,让王稼祥根本不在乎高位,这也是王稼祥建国后逐渐“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在毛主席推荐下,1956年9月,低调的王稼祥,当选中央书记处书记,再次成为中央领导核心,不过,因为批评了“大跃进”,王稼祥遭受了一些政治误解,十年特殊时期,王稼祥被隔离审查。
一直到1973年的十大上,王稼祥才重新回到北京,担任中央委员。
虽然王稼祥建国后职务不高,可是他在遵义会议上的“关键一票”,却实实在在改变了中国革命走向,对于王稼祥这个特殊功绩,毛主席后来多次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