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耀湘在功德林被人讥讽,遂埋怨杜聿明:我现在这样你占一半责任

南书房 2025-04-10 20:52:18

1968年12月,廖耀湘因病在北京去世。

临终前,廖耀湘对探望自己的几个老战友说道:“我要感谢共产党,感谢周总理,如果不是他们优待我,我根本不可能有今天。”

从被俘时的桀骜不驯,到后来对我党心悦诚服,廖耀湘到底经历了什么?这一切还得从1947年开始说起。

一、廖耀湘兵团被包围

1947年,杜聿明就任东北保安司令后,廖耀湘的新六军是杜聿明麾下最精锐的王牌。

同年7月,屡战屡败的杜聿明被撤职。不久,蒋介石心腹爱将陈诚调到东北,主持东北“剿共”工作。

陈诚上任后,他将东北几支部队整合成了第九兵团,廖耀湘担任兵团司令。

不得不说,蒋介石和陈诚对廖耀湘的确是看重,他是黄埔六期第一个成为兵团司令的人。

当上兵团司令的廖耀湘更是狂妄骄横。

1948年9月,林彪指挥东野主力,对锦州发动了猛烈进攻。蒋介石明白,锦州要丢了,东北境内的几十万国民党军就危险了。

蒋介石亲自飞往东北坐镇指挥,卫立煌和廖耀湘参加了解救锦州的会议。

蒋介石的意思是要求廖耀湘放弃沈阳,全力救援锦州,然后从长春突围。

对于蒋介石这个方案,不管是卫立煌和廖耀湘都是不认可的,卫立煌甚至指出,这个方案可能导致救援部队全军覆没,可是在蒋介石严令下,廖耀湘不得不服从命令。

为了救援锦州,蒋介石可谓是下了血本,他组成了东西两个兵团救援锦州,廖耀湘正是西进兵团司令,整个兵团一共11万人。

10月15日,东野攻克锦州。气急败坏的蒋介石为了夺回锦州,命令廖耀湘西进兵团和侯镜如东进兵团,齐头并进,企图重新夺回锦州。

根据毛主席指示,东野制定了先行全歼廖耀湘兵团的计划。

10月23日,廖耀湘兵团和东野在黑山爆发了大规模激战。

之后三天里,十几万人的廖耀湘兵团,在伤亡八千多人的代价下,竟然始终无法突破东野第十纵队的防线。

25日,廖耀湘见东野主力即将将他们合围,他慌忙下令向沈阳方向撤退。

不过,在东野全军将士不畏牺牲的攻击下,廖耀湘兵团最终还是被我军团团包围。

10月28日,廖耀湘兵团被全部歼灭。

很快,廖耀湘本人也在逃亡路上被我军武工队抓获。

二、刘亚楼给廖耀湘敬酒

廖耀湘被俘后,因为战事关系,林彪等东野高级将领,一直没有和廖耀湘谈话过。

1948年11月,东野政委罗荣桓找到林彪,罗荣桓指出,廖耀湘是黄埔出身的名将,如果廖耀湘能够归顺人民,对于我军后续战争是极有好处的。

林彪听后,缓缓点了点头。

就这样,在东野司令部指示下,东野参谋长刘亚楼宴请了廖耀湘。

第二天晚上,刘亚楼专门宴请了廖耀湘等多名国民党被俘将领。

在刘亚楼向众人举杯敬酒时,大家都起身回应,唯独廖耀湘一直冷这脸,一言不发,坐在位置上不动。

刘亚楼看廖耀湘如此,非常给面子走到他面子亲给他敬酒,可廖耀湘还是不为所动。

刘亚楼耐心性子劝说他:“廖耀湘将军,你这是何必呢?”

想不到廖耀湘满脸不服气说道:“这一仗我不服,你们打仗根本不懂什么战术。”

廖耀湘越说越冲动,说到最后,他甚至将杯子甩到了地上。

这时,刘亚楼请出了廖耀湘前长官郑洞国,郑洞国向廖耀湘讲述了我党的政策,讲述了我党对国民党被俘将领的优待,在郑洞国劝说下,廖耀湘终于冷静了下来,最后还敬了刘亚楼三杯酒。

1951年,刘伯承成立南京军事学院后,特意将廖耀湘请去当教师,让廖耀湘内心有些感动的是,刘伯承这样的战神,对他非常尊重,在学校里,那些战功赫赫的解放军将领见到他,也会尊称一声老师。

三、廖耀湘“埋怨”老长官

1952年,廖耀湘被转移到功德林监狱关押。廖耀湘在监狱里,时常和人争论,廖耀湘多次提到,要是蒋介石听他的建议,辽沈战役根本不会是那样的结局。

每当这个时候,他昔日的同僚们总是讥讽他,你再厉害,最后还不是被林彪打败了。

为此,廖耀湘好几次对老长官杜聿明说道:“我这样你起码占一半责任的。”

廖耀湘之所以“埋怨”杜聿明这个前长官,这是因为在杜聿明担任东北保安司令时,他没少“折腾”廖耀湘。

在杜聿明指挥下,廖耀湘的嫡系军队新六军犹如救火队一般四处灭火,这导致新六军在一场场战斗中损失很大,实际上,到了辽沈战役时,新六军老兵已经不是很多,而且因为多年战役损耗,新六军美式装备也损失很多。

廖耀湘在功德林里经常和杜聿明“辩论”到,如果他的新六军兵力完整,林彪一定不可能全歼他们。很显然,廖耀湘这只是为自己失败找理由而已。

不得不说,廖耀湘初入功德林时,他的确是比较顽固的,可以说,整个功德林,也许只有黄维等少数人比他顽固。

不过,随着廖耀湘接触到了越来越的革命进步书籍,廖耀湘思想开始转变,尤其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党花费很大精力为廖耀湘治疗心脏病后,廖耀湘更是积极配合改造。

1961年,表现良好的廖耀湘被特赦。之后七年,廖耀湘为两岸统一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1968年,廖耀湘因病去世。因为正值十年特殊时期,他的葬礼非常简单。

1980年,我党为廖耀湘补办了追悼会,他的骨灰被放入八宝山革命公墓。廖耀湘骨灰能够被特批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其中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廖耀湘在抗战期间,立下了很大功劳。

南京保卫战中,廖耀湘和日寇血战多日,廖耀湘逃出南京后,他写下的一些军事建议,对国民党军队日后对抗日军,起到了很大作用。

1939年年底,在昆仑关大捷中,廖耀湘率领新22师和日寇死战不退,可以说,这一战,廖耀湘战功很大。

几年后,廖耀湘在滇缅战场上,更是屡建奇功,譬如说在1944年4月的孟拱河谷战役中,廖耀湘指挥新22师,歼灭日军五千多人。

杜聿明对廖耀湘评价非常之高,杜聿明称廖耀湘有大将之才,著名女作家谢冰莹在一书中称廖耀湘是一个君子。

2 阅读: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