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继后那拉氏为何断发?那拉氏经历了什么?为何遭乾隆厌弃?

桠沙看情感文案 2024-12-31 21:30:52

关于那拉氏的记载其实整个清朝史料中都是记录的十分含糊,甚至连她的姓氏都没有记录清楚,按照《清实录》中的记载称其为皇后那拉氏,按照《清史稿》中记载又称其为乌拉那拉氏,而在乾隆的女婿福隆安修撰的《八旗通志》中记载介绍皇后父系家族出身时,称其父讷尔布为辉发部贝勒后裔,因此按照这个记载又称其为辉发那拉氏。

她的家族出身并不显赫,是讷尔布的老来女,讷尔布除了她之外还有一子一女,那拉氏年最小,但是她的哥哥和姐姐都比她大了很多岁数,连她姐姐的最小儿子也就是她的亲外甥都比她大了7岁。雍正十二年(1734年)乾隆的老爹雍正亲自下旨给他赐婚,让17岁的那拉氏嫁给24岁还是皇子的弘历当侧福晋。

两人结婚九个月后雍正驾崩,乾隆顺利地继承了皇位。他登基后,那拉氏被封为娴妃。在乾隆的后宫中,早期最为受宠的当属原配孝贤皇后富察氏。富察皇后与乾隆感情深厚,她的端庄贤淑、温柔体贴,让乾隆对她宠爱有加。而那拉氏在这段时间里,默默地陪伴在乾隆身边,不争不抢,以一种淡然的姿态在宫廷中生存。尽管她未能像富察皇后那样独得乾隆的万千宠爱,但她的存在也不容忽视。她以自己的温婉与娴静,也逐渐在乾隆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乾隆十年,高佳氏病重将死,乾隆为了让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感受到荣耀与关爱,破格晋升她为皇贵妃。高佳氏去世后,那拉氏凭借着自己的资历与乾隆对她的些许偏爱,被晋封为娴贵妃。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因经受不住两次丧子的沉重打击,悲伤过度而离世。

富察皇后的去世,乾隆辍朝九日,缟服十二天,妃嫔以下,皇子并其福晋一律缟服服孝。亲王以下,凡有顶戴花翎的满汉文武大臣百日内严禁剃头,二十七日内不准婚嫁、筵宴、优乐。京中军人及其百姓,男摘冠缨,女去耳环。违者,杀无赦。孝贤皇后死后不到一个月,湖广总督塞楞额竟无视“百日之内严禁剃头”这一血腥的禁令,悍然带头剃发。乾隆闻讯,天威震怒,下令将塞楞额赐死,后来又借口地方官员不上表奏请赴京叩谒大行皇后梓宫,将各省督抚、将军、提督、都统、总兵或降低或削去军功记录,一口气处分了五十余人。

乾隆因为富察皇后去世陷入了极度的悲痛之中,在乾隆最为艰难的时刻,那拉氏挺身而出,她日夜陪伴在乾隆身边,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根据《清高宗实录》记载,在富察皇后去世后的一个月里,是那拉氏日日夜夜陪伴在乾隆身边,开导他,宽慰他,因此在乾隆最需要人的开导宽慰的时期,是那拉氏在陪伴他。或许在乾隆的眼中,那拉氏在这一刻与富察皇后有了某种相似之处,于是,在富察皇后丧期满后,那拉氏被晋封为皇后,正式入主坤宁宫,开始了她母仪天下的辉煌生涯。

成为皇后之后的那拉氏,努力地管理后宫事务。她对待皇太后钮祜禄氏极为孝顺,常常陪伴在太后身边,精心侍奉,深得太后的欢心。而乾隆对她的感情也在这段时间里逐渐加深,每次出巡,他都会让那拉氏伴驾同行,两人在旅途中相互陪伴,共同欣赏着大好河山,度过了许多看似甜蜜的时光。

那拉氏也颇为争气,在几年间连续为乾隆生下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三子永璟以及皇五女。这些子女的诞生,不仅为宫廷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欢乐,也进一步巩固了那拉氏在后宫中的地位。乾隆三十年,乾隆第四次南巡,这一次的南巡之旅,成为了那拉氏命运的转折点,也成为了清朝历史上一段扑朔迷离的公案。

南巡初期,一切似乎都还正常。乾隆还为那拉氏庆贺了 48 岁生日,夫妻二人在众人面前依旧表现出恩爱的模样。但当队伍行至浙江杭州时,风云突变。在闰二月十八日这一天,上午乾隆与那拉氏还共进早餐,并一同巡游观赏杭州风景。晚膳时,那拉氏没有出席,取而代之的是乾隆宠爱的令贵妃魏佳氏陪同乾隆用餐。随后,乾隆下旨,令驸马福隆安率护卫护送那拉氏先行回京养病,并对外宣称皇后突然犯了失心疯。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那拉氏在这一天做出如此惊人之举呢?关于这一点,历史上众说纷纭,各种猜测与传言不绝于耳。

一种说法是,乾隆在南巡期间寻花问柳,沉迷于江南的美景与美人之中,对民间的疾苦和国家的财力消耗毫不顾惜。那拉氏作为皇后,出于对丈夫的劝谏和对国家的责任感,试图劝阻乾隆停止南巡,不要继续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然而,乾隆却对她的劝谏置若罔闻,甚至恼羞成怒,两人因此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在情绪激动之下,那拉氏不惜以断发相威胁,希望能让乾隆警醒。但她的这一极端行为,却彻底激怒了乾隆,因为在满洲的习俗中,女子断发乃是大忌,只有在国丧或夫丧之时才会如此,那拉氏的断发被乾隆视为对他的诅咒与冒犯。

另一种猜测则与令贵妃魏佳氏有关。当时,令贵妃在后宫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深受乾隆的宠爱。有传言称,乾隆在南巡途中有意晋封令贵妃为皇贵妃,这一举动无疑对那拉氏的皇后地位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那拉氏意识到自己的中宫之位可能即将被取代,儿子的皇位继承权也可能受到影响,在极度的恐慌与愤怒之下,她选择了断发这一决绝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抗议。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那拉氏本身可能患有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长期在宫廷中的压抑生活,以及乾隆对她感情的逐渐变化,让她的心理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南巡途中,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她精神崩溃,做出了断发的疯狂举动。

然而,这些都只是后人的猜测与推断,真正的原因或许只有那拉氏自己才清楚。但无论如何,她的断发之举,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那拉氏被遣送回京后,乾隆对她采取了极为严厉的惩罚措施。他先是收缴了册封那拉氏为娴妃、娴贵妃、皇贵妃、皇后的四份册宝,实际上是将她的皇后之位废黜,尽管没有明确宣布。他保留了那拉氏皇后的名分,但却不让她统摄后宫,而是册封魏佳氏为皇贵妃,让其以皇贵妃身份代替那拉氏统摄后宫中的事务。那拉氏所居住的翊坤宫也被乾隆下令变成了冷宫,宫女和太监几乎全部被遣散,只留下两名年老的宫女侍奉她,这种待遇甚至还不如后宫中身份低微的答应。

在这之后的一年里,那拉氏在冷宫中度过了孤独而绝望的时光。她的精神和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在孤独与煎熬中抑郁而亡,年仅 49 岁。那拉氏崩亡之时,正值乾隆亲率千骑万乘,在木兰围场射虎猎豹,对蒙古王公显示大清兵威与圣德之际。噩讯传来,乾隆面无半点戚色,决定继续行围射猎,只派那拉氏之子永瑾回京料理丧事。

那拉氏的葬礼也极为凄惨,乾隆特意下旨,不许她陪葬进入自己的清裕陵之内,剥夺了她作为皇后应有的陪葬资格。只将那拉氏草草的埋葬进了纯惠皇贵妃之墓中。纯惠皇贵妃的棺椁居中,乌喇那拉皇后的棺椁位于一侧。堂堂的大清皇后却成了皇贵妃的下属,真是应验了“自古皇家多无情”!

她的葬礼仅仅按照嫔级的规格举办,总共花费了 200 两 7 钱银子,与她皇后的身份极不相称。而且,由于乾隆没有给她上皇后的谥号,她的神主牌位也无法供奉在帝陵园寝享殿之内接受祭祀。《清实录》里也没有记载具体葬哪,致使时人和后人都不知其葬身何处。她就这样被乾隆彻底地从宫廷的历史中抹去,生前的荣耀与地位荡然无存,死后也受尽了屈辱与冷落。

乾隆对那拉氏的绝情处理,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议论与猜测。有人认为乾隆过于残忍,对相伴多年的妻子如此冷漠,实在令人心寒;也有人认为乾隆是出于维护皇家威严和宫廷秩序的考虑,不得不对那拉氏采取严厉的措施。由此可见,在那个封建的时代,皇后的地位看似尊贵无比,但实际上却也如履薄冰,随时可能因为皇帝的一念之差而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0 阅读:0

桠沙看情感文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