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已过,一年将尽,离新年祈福的时刻不远了。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到时会去听新年钟声,求好运、许心愿。古人们在岁尾之际,也会去寺庙上香,参加民间集会,祈求一张吉祥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这些吉祥符中,有一种很受古人欢迎,并且在今天也是热门的收藏品类。
这种被赋予吉祥辟邪含义的物件就是香囊,它被视为护身符,人们相信它具有辟邪祛病、祈福求祥的功效。佩戴香囊或赠送香囊,都寓意着祈福纳祥,祝愿佩戴者来年健康、平安、顺遂、圆满。
香囊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传统的文化艺术品,在中国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文献记载,商代的香囊主要是用来焚香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同时也用于香薰熏衣以及驱蚊。周朝的香囊慢慢变成了一种礼品,被广泛地送给贵族和官员,表达尊重和礼仪。
此后,在盛行的硬质金玉缕空配牌香囊与软质的苏绣、湘绣、蜀绣刺绣香袋两个流派之间,唐代还出现了一种科技含量相当高的熏香球。以陕西出土的“鎏金双蜂团花纹镂空银香囊”为例,此枚球形香囊大小可置于掌心,其内却运用了陀螺仪原理,中间的焚香盂放置香料,使用时里面的焚香盂始终会保持在水平状态,不会将香灰或火星溅出。这种级别的技术原理,直到近代才开始运用于航空、航海领域,而古人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应用,其工艺和科技水平可见一斑。
明清时期香囊的制作工艺更趋向华美,这个时候香囊的制作材料主要是金银、珊瑚、象牙,并且在外表镶嵌宝石、珠子。玉质香囊当为其中翘楚,集工艺和贵重与一身,其温润剔透的质地,精雕细刻的造型,婉转沁脾的暗香,有着不同于其他材质香囊的美。
古时候的香囊不仅是外表华贵的金玉或绣工精美的囊袋,内里的香料更是讲究。人们按不同的生活场景搭配出了各种效用,有预防疫病、防止蚊虫叮咬的;有加入雄黄,防止毒蛇咬伤的;有祛除山野间动植物腐烂产生的秽浊之气之用的。在古人看来,佩戴香囊,既是外在的清雅,也是内在的高洁。
华丽吉祥、香气四溢且又是随身之物的香囊,无疑成为了古代男女表达爱意的完美承载物。不管是香囊、锦囊还是绫囊,都是男子们贴身佩戴不离身之物,而这些绫罗绸缎五彩丝线绣成的物件,都是女子一针一线精心绣出来的。《红楼梦》中林黛玉为贾宝玉缝制香囊,误会了贾宝玉轻贱自己送出的香囊,气得把香囊绞碎。后知晓贾宝玉是将香囊贴身存放,才解开误会,更为亲近。 类似的故事还有唐玄宗念杨贵妃写下的《太真香囊子》;《晋书贾午传》中的携香约会……绣荷包、丢香囊在传统戏曲中也是很常见的桥段。这些含情脉脉的故事都因香囊的缘故芬芳馥郁。
时至今日,软质的香囊依旧在端午节或岁末的时候受到时尚男女的喜爱,用它来清净室内空气,祈愿吉祥。硬质的香囊因其材质珍贵,工艺精湛在收藏界也成为杂项中热度极高的一类藏品。幽幽一缕暗香,历经数千年袭向今朝,代表着古人雅致的美学智慧,巧夺天工的技艺,也为我们揭示出古人非凡的科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