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ChatGPT石破天惊式问世,拉升起全球人工智能概念股票的上涨,当时一些投资人与我交流,问道,C国AI产业有没可能超越美国?我认为,远景任何可能性都存在,但光是芯片和管制这两条就会拖够后腿,在近年内绝不能盲目乐观。
C国的芯片现状毋庸赘述,而AI重大创新出来,立马就会引起有关方面注意,会想着要怎么怎么监管,纳入正确轨道,加强治理,防止乱象……道理是没错,但在实践中,执行层面因害怕“一放就乱”,就极易演变成管过头,监管变管制,虽不致于“一管就死”,但会束缚科技产业的发展。
本是外行管内行,当前不少肉食者求稳的考量更大。在害怕担当、不敢履责,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态下,有时宁左勿右,觉得严比松好。他们会把更多时间、精力、心思花在内容审查而不是推动发展上,加之行政效率普遍不高,会给科技企业戴上“紧箍”,贻误市场战机。虽然在一个受到保护和扶持的特大市场里,以C国人的聪明才智,纵向发展会是必然,但既然起步相对晚,又奔跑受束缚,在横向比较上后果不言而喻。
此后,C国AI和监管都在发展,但时至今日,学界、企业界在AI是“先发展”还是“先治理”上仍在激烈争议。有的学者主张,边发展边治理“都不够”,“我们可能要未雨绸缪,先想好它可能带来哪些深远的负面影响,把治理的应对策略提前想好,然后再去发展。”但在企业界则普遍认同“发展还是第一位的”,更多担心“你没治,它就死掉了。”
平心而论,双方立论都有现实意义,但这并非不可调和。在笔者看来,关键是要“鼓励创新、聚焦发展、设定底线、慎重监管”。野蛮生长,那是活力的体现,所谓的“乱”实际机会更多。当我们回头看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人们也充满吐槽,只是在失去了它,才会发现当年是多么的繁荣活跃,水大鱼大机会多。
要设定一个真正是“底”的底线,原则之外都要宽松,出现点问题不要怕,天塌不下来。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别的新事物,当到了成熟定型期,各项制度规范起来,同时也意味着增长速度和发展空间已经不大了。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就是“设定底线、慎重监管”,网够宽松,但一旦踩了底线就逃不了。老子还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与管制的严苛和细密相反,圣人之治宽厚而清明,大智若愚,看似糊涂,实则高明,从而迸发创新的核能,乘上发展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