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易经之光照亮建筑之路

张总文化 2024-11-09 09:36:49

《周易》,这部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经典之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文化的浩瀚星空中熠熠生辉。其易道之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皆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建筑文化自然也不例外。

文化,这一概念随着社会历史的前行而不断演进。从广义上看,它涵盖了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财富;狭义而言,则特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易学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份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与建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建筑学,作为人类生活中最为基本的人工自然物和人工自然环境,既是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在精神文化的层面上,易学中的众多观念和原理,恰恰构成了中国建筑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周易》最早对建筑的起源及其基本功能进行了深入探讨。正如《周易•系辞下传》中所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这清晰地表明,房屋建筑的诞生,源于人类对防御自然因素侵害人体的迫切需求,满足遮风避雨的实际需要,此乃建筑最为根本的功能。在其他诸多经典文献中,也有着类似的记载。比如《庄子•盗跖》提到“古者离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民少而禽兽多,民不胜禽兽。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圣人乃作,为之筑土构木以为宫室,上林下宇以避风雨,以避寒暑,而百姓安之”的描述。

以大壮卦为例,其卦象为乾下震上,下方的四个阳爻犹如坚实的栋梁,上面的两个阴爻恰似辅在椽檐上方的茅草,从侧面看去,宛如一座古朴的房屋。在大壮的自然取象中,下卦为乾,象征着广袤无垠的“自然界的天”;上卦为震,代表着雄浑有力的“自然界的雷”。二阴居于上位,雷动而催发万物。中爻兑为泽,呈现出雨之象;兑综巽,又有风之象。四个阳爻相互映衬,既壮且健,呈现出栋宇的宏伟之象。雷天大壮卦,蕴含着壮固之意。上方有剧烈的雷动,下方有刚健的苍天,恰似上有雷声轰鸣、风雨交加,下有刚健严实的房屋建筑,为人们提供了安稳的庇护之所,足以遮风避雨。

《周易》的其他易卦中也不乏关于房屋建筑的记载,如丰卦上六“丰其屋”以及剥卦上九“小人剥庐”都跟建筑有关。

在东方建筑体系中,中国建筑之所以能够成为独立发展、历史最为悠久、特点最为显著且唯一历经数千年连绵不断、延续至今的建筑体系,与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建筑,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立体文化,涉及经济、科学、技术、工艺等诸多物质因素,同时还拥有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民俗学、宗教学等丰富的精神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易学文化犹如一位慈爱的母亲,哺育和造就了中国建筑;而中国建筑也如同一个感恩的孩子,充分体现并不断丰富着易学文化。

在探讨《周易》与建筑的关系方面,有两类问题尤其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其一,《周易》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建筑信息。以大壮卦与建筑起源为例,生动地展现了房屋建筑的起源及基本功能,为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线索。其二,《周易》中的建筑理念对现代建筑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启示意义。我们完全可以从易学文化中汲取无尽的智慧,将其巧妙地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之中,创造出既具有现代功能又蕴含传统文化内涵的建筑作品,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建筑中绽放新的光彩。

《周易》这部古老经典,宛如一颗璀璨明珠,其蕴含的建筑信息与理念,如涓涓细流般滋润着中国建筑文化,影响极为深远。在现代社会,我们应怀着更积极的态度,深入探究《周易》与建筑的奇妙关系。让我们用心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现代建筑的创新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在古老智慧的引领下,开创更加美好的建筑未来。期待中国乃至更多的大学开设易与建筑课程,让人类与建筑完美融合,共筑诗意栖居之地。

0 阅读:1

张总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