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是真成熟还是假把式?

智驾前哨 2025-03-26 19:38:26

在新能源汽车的激烈赛道上,小米SU7自登场便自带光环,赚足了眼球。它的出现让无论是消费者还是行业专家们都对其成熟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外观设计来看,小米SU7无疑是成功的,它将运动与优雅完美融合,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动感的车身姿态,低趴的造型和溜背式设计不仅降低了风阻,还赋予了它独特的时尚感,这种设计语言是小米手机时代到小米汽车一贯风格延续。

4997mm的车长、1963mm的车宽和3000mm的轴距,使其拥有了宽敞的车内空间,尽管溜背造型对后排头部空间有一定影响,但整体乘坐体验依旧能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

性能表现上,小米SU7更是可圈可点。单电机版最大功率299马力,零百加速5.28秒;双电机版最大功率673马力,峰值扭矩838牛米,零百加速仅需2.78秒 ,这样的动力参数足以媲美许多高性能跑车。

续航方面,低配版本CLTC续航里程为700公里,长续航版更是达到800公里,解决了大部分用户的续航焦虑。同时,小米自主研发的超级电机V6s及碳化硅高压系统,配合小米智能底盘,能给驾驶者足够的信心。

小米SU7的智能配置堪称豪华。澎湃智能座舱内置骁龙8295芯片,支持五屏联动,手机、平板与车机无缝连接,CarPlay和airplay的加入更是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智能驾驶方面,Pro纯视觉版和Max视觉+激光雷达版两套智驾系统,全系标配智能辅助驾驶和代客泊车功能,最高巡航速度可达23km/h ,在智能驾驶领域,小米SU7宣称走在了行业前列。

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小米SU7也并非完美无缺。目前小米SU7交付后最大的诟病在于智能系统的稳定性。有车主反映,在高速行驶时启用高速领航辅助功能,车辆会突然降速,导致被后车追尾;还有提车第二天激光雷达就出现故障、倒车时雷达失灵等问题 。

2024年11月中旬,小米SU7的“自动泊车”功能也曾遭遇集中投诉,众多车主反映该功能出现故障,导致车辆在泊车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撞击和剐蹭。

虽然小米官方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应和处理,如承认部分问题是“误识别”场景或软件策略问题,并采取召回升级软件等措施,但这些事件还是让部分消费者对其智能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担忧。

另外有少数车主报告制动系统偶发故障,比如出现刹车踏板虚位情况,以及空调鼓风机共振导致方向盘发麻、塑料翼子板脱焊等细节上品控问题,拉低了中高端感知。

再对比蔚小理的首款车型,蔚来ES8于2017年上市,作为蔚来的首款车型,初期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车机系统死机、自动辅助驾驶功能不够完善等,但经过不断的OTA升级和改进,逐渐稳定下来,如今在售后服务和换电体系上拥有很强的优势 。

小鹏汽车的首款量产车小鹏G3在2018年上市,早期同样存在续航虚标、装配工艺粗糙等质疑,后续通过技术优化和品质提升,慢慢站稳脚跟,其在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方面也在持续进步。

理想ONE于2019年上市,上市后因增程器抖动、三缸发动机被诟病,不过理想通过后续改款优化,以及精准的市场定位,销量持续增长。

和它们相比,小米SU7在智能化配置上有着后发优势,但在产品稳定性上还有提升空间。蔚来ES8经过多年打磨,车机系统和自动辅助驾驶功能成熟度较高;小鹏G3在智能驾驶技术上有深厚积累;理想ONE的增程式动力系统解决了用户的续航焦虑。

而小米SU7虽然智能配置丰富,但像自动泊车、高速智驾等功能出现的故障,让其智能化的可靠性打了折扣。

不过从市场表现来看,小米SU7却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上市27分钟大定突破5万台,2025年1月交付量再次超过20000台,已连续4个月交付量超2万,全年交付目标30万台 ,这样的销量成绩足以证明它在消费者心中的受欢迎程度。

小米SU7展现了互联网思维造车的强大的整合能力,从9100t一体化压铸,到澎湃OS全域互联,但从实验室数据到实际的用户场景转化还需要时间的沉淀。

小米SU7具备成为一款成熟车型的潜力,但在稳定性和可靠性包括安全性上还有提升的空间。能否在软件迭代、产品品控、用户口碑沉淀中证明自己才是关键。

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