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网友眼里,广东、浙江是我国先进省份的代表,不管干什么都是领天下先;山东则是我国北方落后思想的代表,无论干什么都会引来一片批判。
在网上这种狭隘思想的“裹挟”下,山东甚至自己都乱了阵脚,有点操急了!
01 被“裹挟”着前进的山东!
疫情开始之初,山东曾因为封村堵路受到过质疑。
其实,那时候封村堵路的不止山东,全国的农村都是这样。可山东,在网上仍是作为代表被批判。
时至2022年11月,“二十条”已经发布,山东却拟投资超230亿元建方舱医院,省会济南甚至还要扫码上公厕,这两个负面新闻双双登上热搜第一,一时之间又把山东推上了风口浪尖。
山东大规模建方舱医院,本意是好的,是为了应对疫情放开后大规模的感染病例。可这个政策时机不对,后面的“新十条”已经允许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居家隔离了。
在我国疫情防控新政策和网上言论的裹挟下,山东转向很快,12月4日晚上发布了新的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在全国率先实行“取消落地检、公共场所不查码、买药不实名登记”等政策,顺利登上热搜,在全国一时无两。
后面,其他省市都基本发布了相似的政策,国家“新十条”也在山东新政之后发布。
可即使发布如此领先的政策,山东在公布之初仍是饱受质疑,网上普遍存有“步子太大容易扯着淡”的观点。
山东作为孔孟思想的起源地,作为我国北方经济人口最大的省份,总是给人思想守旧的固有印象。
山东不管做什么,总是会受到质疑。这种网上普遍存在的质疑、调侃、批评,有时候又会使得山东不得不做出改变,做出进步。
可总是被别人“裹挟”着前进,不是一个大省应该有的方式。
02 不炫耀就不行?
“二十条”、“新十条”陆续发布后,我国经济发展迎来新的机会,几乎所有省市都开始主动出击夺回“失去的三年”。
浙江、江苏、广东,甚至四川、福建,都有领导带队,满世界地寻找商机。这些新闻扩散很快很广,这时候山东却又“无辜”躺枪:
甚至于出生在山东枣庄、在青岛上大学的某知名大V,也在网上公然批评山东:
说到这里你发现没有,网友们在夸赞南方省市时,总要提到山东。无山东,不足于显示出其他省市的先进。
此时,山东是该笑,还是该哭?
网略舆情产生后,山东速度也很快,网上马上出现了山东某市某市包机出国招商的新闻:
甚至,据济南市对外招商部门相关人士透露,山东省商务厅已于本周下发红头文件,文件备注“特急”,启动跨国项目对接事宜。看到了吧,已经达到了“特急”级别。
这一次,山东几乎又是被“裹挟”着前进,这真得不该是一个大省应有的方式。
我想山东的决策者们也很头疼,怎么什么事都能关系到山东,山东招谁惹谁了?!
可更郁闷的是,山东的动作并不慢,甚至还要早于浙江:
上面这张图截取自昨天晚上青岛高新区的官微,其中开头即提到:近日,“一支浙江商务考察团前往欧洲开展商务洽谈”的新闻刷爆网络,而在此之前,青岛高新区的招商代表团早已经远赴英法,完成了针对多个大项目的跨国招商之行。
青岛的招商代表团不但出行时间早于浙江,而且现在已经取得成果回来了。
我们早就开始干活了,我们已经干成功了,结果还要因为一个“后起之秀”说我们思想落后,郁闷不郁闷。所以,青岛高新区才会在文章开头提到这么一段话。
这一件事,就反映出山东人踏实干活不爱炫耀的本色,可有时候你不炫耀一下,人家反而以为你不行。
03 山东不应只作为一个跟随者!
我曾经有一个论断:山东是我国31省市中最像中国的。
这个“像”,指的是山东在我国的地位,和我国在世界中的地位,是相似的。
山东省2021年GDP为8.31万亿元,全国第三。山东若以一个国家名义参与全球排名,其GDP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15名左右。
山东省2021年底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双双过亿,是全国唯一一个均过亿的省份,而且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均排全国第二。山东若以一个国家名义参与全球排名,,其人口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仍是排15名左右。
山东的这个级别,在全球已经可以作为一个“大国”来对待。治大国如烹小鲜,急不得,但也慢不得。
山东在强大的经济、人口实力之外,却也一直都是“绯闻缠身”。
百日无孩、高考顶替、合村并居、磕头文化、女人不上桌、酒文化等等,这些负面新闻长期霸占网上对山东的“介绍”里。
作为一个“成功”错过互联网时代的省份,山东面对这些网上的“声讨”几乎无招架之力。
这些事情很多都是事实,辩解不得;可山东却在实实在在地改变,这些新改变又很难宣传出去。
南方省份在宣传这一块做得很好,动不动就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顺便提一下山东的落后;可山东却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这种差别,与我国在世界舆论体系中获得的偏见何其相似。那些人被称为“公知”,国内某些人可称之为“地域公知”。
山东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其他省市也不会少;可山东也有很多可取之处,我们应该平等、公平地对待、评价山东,而不应该被一些思想所左右。
我在《70年排行榜|山东雄霸全国GDP前10名68年,不是你想的那么差》一文中曾经列出了我国建国70年的GDP前十名省份,山东霸占68年的前十名。若加上2020年、2021年,山东已经是我国70年的全国前十省份。
70年来,有多少省市掉出了前十名榜单,又有多少省市挤进来。历史苍茫,时代几改,山东能够保持70年不掉队,自有其生存之道。
作为我国经济、人口的前三名大省,山东不应该成为一个被流言“裹挟”着前进的省份,这不是山东该有的方式。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的国家。山东则是我国唯一拥有41个工业大类齐全的省份。国家赋予山东我国唯一一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这就是山东的机会。
要想始终保持先进,就应该主动改革,而不是跟随改革。
如我国之于世界,虽然有各种流言蜚语,但我们始终坚持自己的发展之路,不受人左右,也终于走出了那些惯做小弟之国走不出的成功。
作为最像我国的山东,也应该多一些文化自信、经济自信,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故步自封。只有这样,才是一个超级大省应有的本色!
犹如山东地图的这只老鹰,山东不应该是一个跟随者,而应该成为一个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