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军老兵回忆:战斗最激烈时,营长不在指挥所,原因一直是个谜

南疆历史奇谈 2024-08-30 14:38:55

何仲宝,原越军第一军区第346师第246团第3营(该营战后被越南国会授予“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通信排无线电班班长。他的回忆录《高平前线-1979年2月》,是极为少见的越军老兵对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的长篇回忆,是了解当时越军情况的重要资料(他作为上传下达的通信兵,对作战情况非常熟悉)。现将其回忆录全文翻译连载,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在和占有压倒性优势的中国军队进行了三天的激烈战斗之后,第11连在平孟边境口岸的阵地失守了,1号榕树山和2号榕树山都落入了中国军队手中,干部战士伤亡惨重,连部的干部大部分阵亡,剩下的人被迫撤退到营指挥所附近的朔江镇学校组织防御。第9连继续保卫骄千和河广县政府区域。第10连仍然在505高地北侧的土山上组织防御,这里可以控制高平市经墩张三岔路口至河广县城(即朔江镇)的公路。

2月20日上午,中国军队从墩张三岔路口向郭寿村、波源村方向集结,他们进行炮击,对控制通往朔江镇公路的第10连的阵地进行了两次不太激烈的试探性攻击。观察哨报告说,许多中国军队的步兵和坦克从墩张三岔路口向西推进,集结在郭寿村、波源村地区。在平孟边境口岸方向,中国军队的步兵和卡车也在向南推进。在铁矿方向,中国军队步兵穿过贵君乡,逼近那造村,他们的山地特种部队、侦察兵出现在第10连阵地上方的505高地。

在朔江镇中心石山县委洞穴的营指挥所里,最高指挥员是黄国营上尉。 前一天晚上,营长陈必添说,他要下去视察部队,于是离开了营指挥所,去了弄围的第12连阵地。弄围地处朔江镇南侧的石灰岩山区,那里悬崖陡峭山势险峻,只有一条偏僻的小路可以上山,中国军队难以对那里实施攻击。中国军队已经从四面八方包围了我们第3营。只有我负责的无线电班的884电台才能确保营指挥所与各个连队的通信联络。

营长下达的作战命令,连队上报的各种情况都由我们及时、完整、清楚地传达。有的时候,我也会因为听到从电台里传来的各个方向的紧急情况而感到紧张。与此同时,位于高山山顶的营长陈必添不断通过无线电,对县委洞穴里营指挥所的干部们进行指挥。

我不得不在侧洞口和洞穴中央之间跑来跑去,向政治员(即我军的营教导员)黄国营传达营长的意见。起初,他只是静静地听着,带着不愉快的表情。看到我不停地把山上营长的意见传过来,他一下子怒吼道:“你不用再报告了!他在山上,怎么能知道这里的情况,并实施指挥......闭嘴,还是让我专心地指挥战斗吧...... ”我有点惊慌,因为从战争爆发以来,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政治员如此愤怒。

很快,他意识到他骂了我,等情况平静下来时,他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用低沉的声音说:“下次,他有什么命令和指示,你都不用再向我汇报了!”我看着他,轻声回答:“是的!”他点了点头,然后对我说 :“你立即命令第12连,以波源村中国军队集结位置为目标准备射击诸元,我们必须让这些中国人尝尝82迫击炮弹的厉害。”

我立即通知了第12连,在第12连报告准备好射击诸元之后,政治员命令:“5发急促射。”观察哨报告说炮弹击中目标,中国军队的队形出现混乱...... 直到今天,每当我问起为什么在1979年2月20日朔江战斗最激烈的时候,营长阿添没有在营指挥所时,政治员始终没有给我明确的答复。也许是他不想说搭档的坏话?

2月20日下午,从墩张三岔路口向西推进,集结于郭寿村、波源村的中国军队开始对第10连的阵地发起极为猛烈的攻击,其目的在于打通公路,进而占领朔江镇。步兵和印有“八一”字样的坦克沿着公路及其两侧直扑第10连的阵地。第10连连长请求营指挥所命令第12连开火拦截。政治员黄国营问我:“第12连还剩下多少迫击炮弹?”我立刻询问第12连,对方报告说,仅剩下不到30发。

黄国营指示我紧急通知第12连:“不要随意射击,只有在接到命令的时候才能开火,明白吗?”“明白。”我回答。政治员黄国营走到主洞口观察情况,第10连在中国军队接近山脚下的竹林拐弯处时开火。战场上顿时硝烟弥漫。中国军队步兵大声喊着:“冲啊.....冲啊……“,催促他们前进的冲锋号声,以及各种枪声听得非常清楚。第10连请求第12连的82迫击炮向中国军队的进攻队形开火,以支援步兵坚守阵地。

我向政治员报告了第10连紧急汇报的内容。政治员下令:“命令第12连向中国军队的战斗队形发射5发82迫击炮弹,支援第10连战斗。只能打5发!”我立即通知了第12连。第12连连长农廷宝中尉接到命令之后,指挥82迫击炮向中国军队的冲锋队形射击。尽管遭受了猛烈的打击和不小的伤亡,中国军队还是逼近了第10连的阵地。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