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和刘备谁的人格魅力更大?

子鲁 2022-08-28 01:45:02

这篇来跨书论德。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和水浒传的宋江,谁的人格魅力更大。

首先,来看小说里对刘备和宋江的定位。

刘备,是一代仁君加乱世枭雄;宋江,是忠臣孝子加绿林好汉。

刘备是个圣人;宋江是个凡人。

宋江的人格魅力和刘备比起来,还是要差着一些的,但是并不代表宋江的人格魅力不强。那是刘备啊,能把来刺杀自己的杀手感化了的人,天生霸王色霸气觉醒,宋江比不过他也没什么丢人的。

比较刘备和宋江的演义形象,刘备更贴近历史,宋江绝大部分都是虚构的。然而,假如这两个都是纯虚构人物呢?很明显宋江才是更真实的那一个,现在写网络小说的谁要是敢按刘备的形象那么写,肯定得被人喷死。

本来卖着草鞋,结果来个有钱的叔叔非要供他上学。上了学也没咋好好学习,认识个学长各种罩着他。刚一起兵就捡了俩盖世名将,忠诚度还爆表,张世平和苏双上赶着给他钱。没有地盘是吧?

陶恭祖三让徐州,不仅陶谦要让,还有徐州的大户们支持,糜家哥俩扔下曹操给的太守、国相级别的高官跟着刘备干。到了刘表的地盘上,伊籍、魏延等人也是纳头便拜。

宋江混得就比刘备惨多了,不仅白道上的人绝大部分都谁也不肯跟他,连他自己都在不断否定自己的路线。但是相比之下,宋江更像一个正常人。一个人如果能像刘备一样目标明确、百折不挠,那是莫大的幸福,而大部分人是和宋江一样,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错,不断挣扎彷徨。

施耐庵写《水浒传》的时候参考了他见过的现实中的农民起义者,后世的农民起义者又拿《水浒传》当造反教材,所以宋江的做法有很多在现实世界中都能找到投影。就拿李自成来说,他在前期经常强逼明朝的官员入伙。

崇祯八年的时候,李自成看中了在家丁忧的宋企郊(扬州府推官,崇祯元年进士),包围了宋企郊的老家乾州,扬言宋企郊不出来投降就屠城,宋企郊无奈,只得出城加入了闯军。

李自成是个粗人,办事比宋江、吴用这些读书人出身的简单粗暴,不过也更光明磊落。

但是不管是像宋江这样拿阴招坑人还是李自成这样光明正大地威胁,内在的思路都是一样的。自古以来,造反的没有不缺人才的,李自成的武将有的是,但是像样的文官没有几个,宋江没打算建立政权,所以也就不需要很多文官,但是他没碰上那种乱世环境,不像李自成有大批官军逃兵作为骨干,所以他很缺武将。缺人才该怎么办呢?刘备可以三顾茅庐找诸葛亮:“请您跟我一起匡扶汉室好不好?”宋江总不能挨家挨户地劝:“请您跟我一起造反好不好?”

除了人,还有钱,像刘备那种拉着队伍跑遍半个中国,走到哪都有地方实力派接济的情况,实在是极为罕见的情况。宋江是不会有人主动给他送钱的,他要保证部队的开销,就只能和古往今来所有造反的人一样去抢。

要抢钱这一点,但凡是个造反的都懂,但是懂得要抢人的,那就不是一般的土匪草寇了。在元末,这起码得是明玉珍、方国珍、陈友谅、张士诚这个级别才能明白的事,连刘福通在这方面的注意都不够,在明末,得是李自成、张献忠这个级别才能明白抢夺人才的重要性要超过抢钱。

宋江还有一点和李自成一样,就是虽然他们的人才都是抢来的,可是他们有办法让抢来的人对自己忠心。

就说前文提到的宋企郊,他后来成了大顺朝的吏政府尚书,比那些自愿投降的人更卖力地辅佐李自成,最后连牛金星、宋献策都降清了,顾君恩隐匿民间,宋企郊却选择了和李自成同生共死。

我们读者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去观察宋江,所以总是记得宋江干的各种或阴险或窝囊的事情,但是,那些每天都被宋江领导着的梁山兄弟,更容易看到宋江的优点。

第一,宋江仁德。

先别急着反对,宋江要是和刘备比仁德,那差着四百多条街呢,可是架不住同行的衬托啊,看看高俅,看看方腊,宋江干的还真不错。

梁山兵马总共做过四次屠杀无辜的事,第一次是在青州坑秦明,第二次是江州劫法场,第三次是屠扈家庄,第四次是破大名府。这里面其实只有一次是宋江干的,就是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李逵全责,第四次是吴用干的,宋江不在场。另外,宋江原本准备屠祝家庄,但是被石秀劝阻,改成了发粮赈济。

宋江的经历其实和历史上所有比较优秀的农民起义者一样,包括刘邦、朱元璋在内,在起兵造反的早期都难免做一些杀人放火的事情。至于像杀黄文炳全家、杀各种官员全家,乃至杀扈家全家的事,那就更常见了,别说古代的农民起义者了,就是本朝开国的时候,杀地主全家的事难道做得少吗?

但是,比较优秀的农民起义者会在战争中不断学习,逐渐改变烧杀政策,开始收买人心,建立自己的统治秩序。刘邦、朱元璋明白得早,转型得好,所以他们最后胜利了,张士诚、陈友谅、孙可望、李密、窦建德、杜伏威这个级别的明白得晚一些,转型转得也差一些,所以能成一番事业,最后却坐不了天下。李自成1644年才明白,想转型也来不及了。黄巢、张献忠、洪秀全到死也没开始转型,所以他们的事业也都是兴也勃焉亡也忽焉。

宋江在不滥杀这方面可以达到和李密、张士诚差不多的水平,一开始也和普通的土匪一样烧杀抢掠,但是逐步认识到不杀可以带来更多的利益,在祝家庄经过石秀的劝阻之后,宋江指挥打仗的时候就再也不滥杀无辜了。

还有就是,宋江对待被擒敌将的做法也是极其仁德的,按照当时的惯常模式,关胜、呼延灼这样的都应该直接拉出去砍了才对。宋江不仅没有这么做,还对这些来杀自己的人尊敬有加,按照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宋江对他们的确是有大恩的。

宋江的残暴是和刘备比出来的,但是和绝大部分同行相比,宋江也算得上是仁德的人了。毕竟宋江也是开仓放粮赈济过百姓的人,古往今来劫富的人多了,能去济贫的又有几个?

第二,宋江讲义气。

不知道为什么这一点也总有人质疑,你要说李逵缺心眼傻了吧唧跟着宋江也就算了,吴用和花荣难道也缺心眼吗?如果宋江连义气都没有,他们会心甘情愿陪着宋江去死?

这些只知道张嘴就黑的人选择性地忽略了,一打祝家庄的时候,宋江和指挥先头部队的李逵一起冲到祝家庄下。二打祝家庄时,宋江让身边唯一的一个武将马麟去保护负伤的欧鹏,自己害怕花荣等断后的兄弟找不到路,敲着锣给他们指路,这才引来了扈三娘。在高唐州,宋江曾经站在队伍最前面和高廉斗法,捉秦明、呼延灼、董平的时候,宋江都是亲自诱敌。

征辽国、征方腊,宋江也从来都没躲在后面。解珍、解宝死后,宋江亲自去给他们收尸,张顺死后,宋江亲自去给他设祭,王英、扈三娘死后,暴怒的宋江要不是被李逵抢先了,甚至差一点和郑魔君单挑。宋江分明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这样的人能说没有义气吗?

宋江坑人上山的时候的确缺德万分,所以他和刘备肯定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是对待已经上了梁山的人,宋江从无亏欠,是对得起“义气”二字的。

第三,宋江有能力。

宋江自己总说“黑矮无能”,那是他客气客气,结果还有人当真了。就凭宋江上梁山之后,每一次军事行动都能获得最终胜利这一点,就让人不得不服。这里面确实有很多其他人的功劳,过程也很曲折,吃了很多亏,但最后终归是打赢了。不能把所有的功劳都给宋江,但宋江也绝对是功不可没。

宋江最大的成就,还是把梁山建立成了一支正规化的军团。王伦时期,梁山就是一伙纯正的土匪,火并王伦之后,晁盖和林冲把梁山的军事训练的底子打得很扎实,但是在其他方面依然是草台班子。

比如说纪律方面,晁盖只强调不许胡乱杀人,靠兄弟们给他面子来执行。但是宋江上山之后,梁山有了财政体系,有了完整的纪律,自己生产军事物资,自己酿酒,有医疗人员,还有最关键的就是情报系统,一百零八个头领有十三个专门搞情报的。当然,这些也同样不全是宋江的功劳,晁盖那会儿想搞这些也没有条件,没有侯健搞什么被服厂,没有孟康搞什么造船厂,但是同样不可否认,宋江在梁山的正规化上是有巨大的贡献的。把一个绿林山寨建成能打崩宋辽两国主力官军的军团,这样的成就是普通人根本无法企及的。

再看看宋江做地方官时的表现:

且说宋公明自从到楚州为安抚,兼管总领兵马。到任之后,惜军爱民,百姓敬之如父母,军校仰之若神明,讼庭肃然,六事俱备,人心既服,军民钦敬。

宋江的能力是比不上刘备,但是也绝对是排在当世前列的顶尖人才。

宋江有仁德、有义气,有能力,所以他理所当然有极强的人格魅力,只不过没有刘备仁德、没有刘备义气,也没有刘备有能力,所以人格魅力也没有刘备大。不过还是那句话,那是刘备啊,比不过就比不过吧,不丢人。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

0 阅读:21

子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