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的刘娥嫁给了一个银匠,可1年后,银匠却让她改嫁。没想到,她“2嫁”竟然嫁给了皇帝宋真宗,还用了一招,荣登皇后之位,把控朝权。
这太像古代版的“灰姑娘”了!
刘娥出身将门,可惜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她还是个婴儿时,就寄养在外祖父家。
寄人篱下,能有几个幸福的。所以,刘娥从小就被 迫学了许多谋生的手段,尤其擅长播鼗(一种类似拨浪鼓的乐器)。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六:龚美以锻银为业,纳邻倡妇刘氏为妻,善播鼗。)
后来,刘娥由家人做主,嫁给了当地的一个银匠龚美,并跟着龚美去了东京汴梁。
本想到汴梁能有更好的发展,可龚美没想到,却连生存都成了困难。于是,她决定让刘娥改嫁,其实就是把她卖了。
但世间的事情,有时候就是那么巧。
这韩王赵恒(就是后来的宋真宗)不知道从哪听说,蜀中盛产美 女,很想找一个放在自己身边,没事养养眼也行啊!
于是他便对人说,“我听说属地的女人长的又漂亮,而且还特聪明,给我找一个。”
赵恒的指挥使张耆一听,当场禀告,“属下听说,有个属地来的银匠,想把他的妻子卖了。那妇人长的相当标志。”韩王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就让他把人带来。
谁知,一见刘娥,赵恒简直就是老鼠爱大米一样喜欢。
于是,他便将15岁的刘娥接进了王 府,日日宠幸。
也许是宠幸得太过猛烈了,弄得韩王自己身心憔悴。宋太宗见到儿子这样,以为他生病了,便把赵恒身边的人叫来询问,一问之下,怒气中天。
他把韩王拎来臭骂了一顿,“你赶紧把这个来路不明的女人,给朕赶出去。”然后,着急忙慌的又给韩王说了门亲事,将开国功臣潘美的女儿赐婚给他。
韩王不敢违抗父命,但又舍不得刘娥。于是,他来了一招“金屋藏娇”,偷偷将刘娥藏到了指挥使张耆家。这下可害苦了指挥使张耆,为了避闲,有家不能回,不得不在外面重新买了个宅子,带着一家老小住了进去。
997年,宋太宗去世,太子赵恒,也就是韩王即位,史称宋真宗。
没想到,宋真宗一即位,就立即将刘娥接进了宫。
不得不说,着宋真宗对刘娥是真爱啊,既不嫌弃她出身平民,也不在乎她嫁过人,当了皇帝,都不忘了带上她。
但此时,宋真宗的后宫位份名额已经满了,皇后、妃嫔都已经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占好了。刘娥只能无名无份地呆在后宫中,好在,她并不与后宫其他人争宠,不过这并不影响宋真宗对她的宠爱。
但刘娥也是一个有心计的女子,她表面对人尊敬,暗中拉拢人心,以保她在后宫安 全。
1004年,刘娥正式得到册封,“以后宫刘氏为美人”。
然而3年后,郭皇后去世,刘娥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原来宋真宗竟然想立刘娥为后,众人一片哗然,大臣们纷纷站出来反对,“刘娥出身卑微,不能作为皇后。”参知政事赵安仁甚至给宋真宗准备了另外一个皇后,气得宋真宗直接把他发配边疆了。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八》:先是,上议立皇后,安仁谓刘德妃家世寒微,不如沈才人出於相门。……上默然,始有意斥安仁矣。)
1010年,宋真宗喝多了,宠幸了刘娥身边的侍女李氏,没成想一击即中,还生下了当时唯一的皇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
刘娥见状,就把李氏生孩子的事捂了下来,并把孩子抱过来,对外声称,自己生了皇子。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 一》:初,仁宗在襁褓,章献以为己子)
而这段就是为后人,津津乐道的“狸猫换太子”,当然电视剧还有民间故事有些杜撰的成分。
2年后,刘娥终于被册立为皇后。
刘娥的确聪明,她不仅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在宋真宗批阅奏章时,常陪左右,出谋划策。
1019年,突然出现“太白昼现”,经过当时推算,得出了“女主昌”的结论,此时宋真宗正和病魔抗争,于是朝政大权逐渐掌握在刘娥手中。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十三》:天禧三年,辛卯,太白昼见,占曰:“女主昌”。)
宋真宗为了不让刘娥危及赵氏江山,还引发了一场“天禧党争”,但却以刘娥胜利结束了。
可宋真宗去世时,却留下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
于是,宋仁宗虽然继承了皇位,却没有实权,刘娥垂帘听政,才是那个有决断权的人。
后来,有拍马屁的大臣让刘娥直接做皇帝,可刘娥却说,“我不做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刘娥虽然这么说,但从她后来身着帝王衮服,在太庙祭祀历代帝王,再到把控朝政11年来看,刘娥其实是一个有野心的女人。
所以“女主昌”,从某方面来说,不无道理。
最近的热播剧《梦华录》,一开始便是“太白昼现,女主昌,学武王。”虽然做了一些加工,但历史上,还真确有其事。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