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保政策将迎来一些新的变化,新规的出台将进一步影响你我的生活,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吧。
医保户籍限制放宽过去,医保的户籍限制给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带来不少困扰,随着新规逐渐打破户籍限制,这部分人群可以就近参保、报销,生活便利性提高。
1月7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者医疗保障权益维护工作的通知》,提出各地要推动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全面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保的户籍限制,确保广大劳动者基本医疗保险应参尽参。
通知要求,劳动者如果与用人单位有稳定劳动关系,应随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
其他劳动者可以灵活就业人员个人身份缴费参加职工医保,也可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个人缴费基础上享受财政补助,鼓励其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医保。
同时,各地要落实持居住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放开非本地户籍的灵活就业人员在常住地、就业地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
全国医保个人账户逐步实现跨省共济2024年12月2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在江苏苏州正式启动全国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以跨省用于本人近亲属缴纳居民医保和报销医疗费用。
目前已有江苏、河北等9个省份的31个地区(统筹区),能够进行个人账户的跨省共济。
我国职工医保参保人设有医保个人账户,缴纳的保费会有一定比例划入个人账户,原来只能由职工本人使用,主要用于支付就医购药时个人负担的费用等。
为满足大家的使用需求,国家积极推进医保个人账户共济政策,此次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的启动,意味着共济打破了省域的限制,将更加方便大家的使用。
不同省份医保共济范围限制不同2024年8月,国办印发文件,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亲属的范围由“配偶、父母、子女”扩大到“近亲属”。
这里的近亲属指的是民法典中规定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用于支付近亲属参加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近亲属,也可以在报销医疗费用时,使用关联的职工医保参保人的个人账户来结算。
不同地区办理职工医保个账共济的渠道和方式基本一致,参保人(一般是共济人)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地方专区、当地医保部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功能模块,实现线上办理,或在线下医保大厅办理。
不过,不同省份对于共济账户绑定近亲属限制要求具有差异,如:
天津市:
天津市医保局公布的办理流程中显示,亲属类型是子女、兄弟姐妹、孙子女、外孙子女最多可授权4位。
湖南省:
一名职工参保人则可同一时间最多绑定10名近亲属。
山东省:
职工医保参保人的个人账户可同时绑定多名省内参保的近亲属,但同一近亲属只能被一名职工医保参保人绑定,已被绑定的近亲属不能作为共济人绑定其他近亲属。
广西省:
支持“双相授权”,如配偶之间可以互相授权绑定,参保职工作为授权人可与多名近亲属同时建立授权绑定关系,使用人也可以同时绑定多名授权人。
截至目前,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23个省份,已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由“配偶、父母、子女”扩大至“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连续参保和基金零报销可享激励为鼓励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加强自我健康管理、连续参保缴费,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对连续参保缴费人员和基金零报销人员分别设置连续参保激励和基金零报销激励。
连续参保激励,是指自2025年起,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可享受连续参保激励,每年可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1000元,具体标准由各省制定。
如果中断参保,前期连续参保积累的年限自动清零,再参加居民医保时,年限需要重新计算。前期积累的奖励额度继续保留。
基金零报销激励,是指自2025年起,参加居民医保的群众,如果当年没有使用过包括门诊、住院在内的所有医疗费用的医保基金报销,那么可以在下一年度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最高支付限额,同样也是每年提高不低于1000元,具体标准由各省份制定。
参保约束措施《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中,还对参保约束措施进行了说明,设置了固定等待期和变动等待期“两个等待期”。
自2025年起,除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外,对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参保后固定等待期3个月。其中未连续参保的,每多断保1年,在3个月的固定等待期基础上再增加1个月的变动等待期。
需要注意的是,连续断缴4年及以上的,修复以后的变动等待期不少于3个月,加上原有3个月的固定等待期,则仍需至少等待6个月。待遇等待期间不能享受医保报销。